夢遊天姥吟留別高考語文考點
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譯文:
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確實不易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雲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時可以看到。天姥山彷彿連線著天遮斷了天空,(它)山勢高過五嶽,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雖高一萬八千丈,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象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我想根據這(傳說),夢遊一趟越地(的天姥山),夢中,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溪。詩人謝靈運遊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盪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悽清。(我)腳穿謝公遊山時穿的木,親自攀登直入雲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可以聽到天雞啼鳴。無數山岩重疊,道路曲折迴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於)迷戀奇花,倚著山石,不覺已經天黑了。巖泉發出的響聲,象熊在怒吼,龍在長鳴,使幽靜的樹林戰慄使層層山岩震驚,烏雲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盪漾升起陣陣煙霧。閃電迅雷,使山巒崩裂。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築成的宮殿。雲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當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成群結隊多得象麻一樣。猛然間(我)心驚膽,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見到的只有枕頭床蓆還在,剛才夢中的煙霧雲消失了。
人世間行樂也是象夢中的幼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象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怎麼能低頭彎腰侍奉權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高高興興地過日子!
《夢遊天姥吟留別》重點字詞句
1.字詞:
(1)夢遊:在夢中游覽.
(2)吟yín ,此處指古體詩的一種體裁──-歌行體中的一種。“吟”重在吟詠情性。是一種抒情詩。
(3)留別:離開某地時贈送禮品或作詩詞贈給留在那裡的朋友。
(4)瀛::yíng,大海。
(5)語:yǔ,談論。又讀yù,告訴。
(6)姥:mǔ,年老的婦人。詩中是山名。又讀lǎo。
(7)或:或許,也許。一說,有時。
(8)睹:dǔ,看見。
(9)倒:dǎo,此處解作橫躺下來。又讀dào,另作別解。
(10)傾:qīng,歪,傾斜。
(11)度:此處解作透過(江河等)。又讀duó,另作別解。
(12)宿:sù,此處解作夜裡睡覺;過夜。又讀xiǔ,量詞,用於計算夜。又讀xiù,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體叫做宿。
(13)著:此處讀zhuó,穿,今寫作“著”。又讀zhù,另作別解。
(14)轉:zhuǎn,改變方向,位置,形勢,情況等。又讀zhuàn,如旋轉;又讀zhuǎi,如轉文。
(15)倚:yǐ,靠。
(16)暝:míng,日落;天黑。
(17)咆:páo,怒吼;嗥。
(18)殷:yǐn,擬聲詞,形容雷聲;詩中用做動詞,雷鳴般地震動。又讀yīn,yān,另作別解。
(19)慄:lì,發抖;哆。
(20)巒:luán,山(多指連綿的)。
(21)冥:míng。
(22)霓:ní,副虹。
(23)瑟:sè,古代一種絃樂器,像琴。
(24)鸞:luán,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
(25)悸:jì,因害怕而心跳得厲害。
(26)嗟:jiē,嘆息。
(27)覺:jiào,此處作“醒時”解。又讀 jué,另作別解。
(28)安:ān,此處作“怎麼,哪裡”解。
2.句子:
(1)海客讀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明滅或可睹。
詩的主體是描寫夢遊天姥的幻境,開頭段卻寫現實中的天姥,但又不直接落筆,而是用這麼個對偶句,由“海客”所讀,引出“越人”之語。起興寫法,一虛一實,仙境難求,實景可睹,筆意曲折,文氣跌。以海客仙山與天姥類比,給天姥塗上神秘的色彩。“雲明天或可睹”,“或”字加重了天姥的神奇色彩。
(2)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連用“連”“橫”“拔”“掩”“倒”“傾”六個動詞,把天姥與“天”相聯絡;與以高著稱的“五嶽”,與跟它相鄰而名聲遠揚的“天台”“赤城”相對比,描寫天姥的雄偉高大。這種誇張的手法下的天姥,已不是現實生活中天姥的再現,而是詩人的思想和現實相結合的產物,從詩中反映看,是“越人”說的,詩人言之是有據的。這既體現出詩人下面以夢幻神遊的形式寫天姥的必要,表明了夢遊天姥的緣由,從而喚起讀者對天姥的嚮往,隨詩人飛向那夢幻之境。
(3)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我欲因之夢吳越”是過渡句,由現實過渡到夢幻。這句也是點題句,“夢”與題中“夢遊”相照應。“之”指“越人”之“語”,是“夢”的根據。“吳越”,從修辭看是借代,指天姥山;從語言學角度,是個偏義複詞,此處指“天姥”所在的“越”。
“一夜飛度鏡湖月”,“飛”,顯示了業已入夢,否則,人豈能飛。也寫出急欲遊歷天姥的迫切心情。
(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溪
“影”借代“身”,“我影”即“我身”即“我”。“送我”,以擬人手法寫月,從月亮對自己非常親切的感受中,表現詩人無限喜悅的心情。
(5)謝公宿處今尚在,水盪漾清猿啼
“尚在”,事實上本不可能,夢幻中就不足為奇了。這是為後面仙境出現作鋪墊的.。“清猿啼”,即“猿清啼”或“猿啼清”,把聲音的特點放在前面說,可以造成一種特殊的意境:未見其物,僅聞其聲,更扣人心絃。用猿猴清脆的叫聲反襯環境的幽靜。面對幽雅,靜謐的環境,自然遊興更濃了。
(6)腳著謝公,身登青雲梯。
“著”“登”,以動作寫心情。“謝公”“青雲梯”,或引史書,或引詩章;“青雲梯”,兼為比喻指高入雲天的山路。既突出了天姥山聳入雲天,又表現登山的輕快和喜悅。對偶句。
(7)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見奇景,聞異聲,引人繼續攀登。“半壁”,半山腰就能見海日,再次突出天姥的高大。對偶句。
(8)迷花倚石忽已暝
“忽”,突然。寫出山景綺麗,令人流連忘返,迷戀陶醉;帶過時間的推移。
(9)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分驚層巔
用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山上夜景令人恐懼戰慄的畫面和氛圍。為仙境之出作過渡。
(10)忽魂悸以魄動,悅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
這是由夢幻回到現實的過渡句。與由現實到夢幻的過渡相比,這裡寫的比較詳細。因為第一段已伏下“夢”的契機,所以那裡點出一個“夢”字即可;而夢中幻境表明了詩人的嚮往和追求,以後一過渡就得寫得細些。從“魂悸”“魄動”“驚起”“長嗟”這些詞語可以看出詩人好夢不長,悵然若失的豐富感情。“惟覺時”二句更包含了無限嘆惋之意。“惟”,突出醒來時現實環境的冷冷清清。夢境在詩句中以“煙”作指代,仙人生活在空中,以此表現仙府圖景十分恰切。增強了奇幻之感;且與第一段“煙濤微茫信難求”“雲明滅或可睹”相照應。夢境奇特美好,詩人陡然收筆,大抒“驚夢”之憾,對比鮮明地表現了現實的黑暗醜惡,有力地表達了他對自由光明的追求。
(1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亦”承接上文,“萬事”回映夢境,以虛帶實,互相照映,感慨萬千。“東流水”既是比喻,又是引用。
(12)別君去兮何時還
點題“留別”,由此引出全詩主旨句,且引起讀者重視下面的句子。
(13)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這是照應全篇的句子。“名山”既指天姥,也指其它名山。“白鹿”照應第二段所寫遊仙的經歷。“別君”句自問,這兩句作答,但又似答非所問。正是本詩不同於一般留別詩寫傷離惜別老調之處。詩人借別抒懷,另有寄託,故以設問句之答句抒情表態,申明心跡,以不似答話之答作答,意味深長,耐人捉摸,別開生面。
(1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反話句式,分外有力,畫龍點睛地揭示了全詩主旨。卒章顯志,表現詩人傲岸的性格,崇高的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