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夢遊天姥吟留別> 夢遊天姥吟留別的教案設計

夢遊天姥吟留別的教案設計

夢遊天姥吟留別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深入體會詩的主旨和內涵,體會作者蔑視權貴,反抗現實,嚮往仙境,追求個人精神解放的思想感情。

  2、鑑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

  教學重點

  1、理解夢境與詩歌主旨的內在聯絡。

  2、在理解詩歌的抒情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仿寫,邊說邊讀。

  教學過程

  一、走進作者

  1.匯入:背誦有關記夢的詩句,體會、談論感情。(選背)

  A.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錦瑟》)

  B.曉夢隨疏鍾,飄然躡雲霞。 (李清照.《曉夢》)

  C.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蘇軾.《江城子》)

  D.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李煜.《浪淘沙》)

  E.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李煜.《子夜歌》)

  F.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 (李煜.《望江南》)

  G.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H.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學生簡述情感,老師小結過渡。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這首記夢詩,看不到淚眼,感受不到纏綿。它滿溢豪情浪漫,它飄揚粗獷雄壯。它就是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2、李白給我們的印象是豪放,是浪漫。難怪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懷李白》中這樣寫到“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盛唐,一個偉大的時代,李白,一個偉大的詩人,他們應該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和諧統一,但事實卻如何呢?或許,我們讀了這首詩,會有所發現。

  3、創作背景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經友人吳筠的推薦,被玄宗徵召入京,李白以為實現自己"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負的時機來到了,於是他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興高采烈地到了長安,但僅被任命為供奉翰林,這只是一個御用閒職,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才幹,卻有幸目睹了最高封建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敗,他那種蔑視權貴、不趨炎附勢的處世態度,和桀驁不馴的頑強性格,招致了權貴們對他的讒毀。不到三年,便以"賜金還山"為名,被玄宗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社會現實無情地粉碎了他那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是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長安的。之後,他又繼續他的漫遊生活。天寶四年秋,當他離開山東魯南遊吳越時,寫下了這首詩,留贈給他的朋友。整個題目的意思是:把夢遊天姥山的情景寫成詩,留給朋友作別。

  二、美讀全詩,初步感知。

  (一)齊讀,讀準字音

  (二)一生讀,讀準句讀

  (三)讀出感情

  1.結合題目,理清思路,把握感情

  思路:①夢之由 ② 夢之旅 ③ 夢之感

  感情:嚮往--------陶醉--------驚異--------失落-------豁達

  2.掌握技巧,讀出韻律。

  A.劃分多變音節,讀出節奏

  B.標出韻腳,讀得響亮和諧

  C.標出重音語調語氣等

  3.試讀一遍

  4.聽音樂範讀,仿讀。

  5.誦讀大比拼。

  三、賞析全詩

  (一 )分析①段------夢之由

  1.齊讀①段

  2.詩人先談了哪個地方?標出其特徵的詞語。

  明確:“煙濤微茫”------信難求

  3.接著寫到什麼地方?其特徵是。

  明確:“雲霞明滅”-----或可睹

  “煙濤微茫”的瀛洲與“雲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 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

  4. 除了這裡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還提到了五嶽、赤城和天台,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強烈願望。(遊天姥山緣由)

  小結:瀛洲-----“煙濤微茫”,天姥-----“雲霞明滅”。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 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形成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念頭。

  (二)分析②段-------夢之景

  1.齊讀第二節

  2.標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3.標出夢醒時的語句。

  4..中間部分為夢境,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共描繪了幾幅圖景,並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月夜——剡溪(清幽 )

  白晝——山中(壯美 )

  傍晚——洞外(恐怖)

  仙境——洞中(仙樂,仙人 富麗堂皇,光明一片,濟濟一堂,相敬相愛,雍雍穆穆)

  5.這幾幅畫面,哪是作者所追求?

  明確:仙境

  A. 請男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

  B. 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繪

  參考:電閃雷鳴,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 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砌成的宮闕,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輕 風 為駿馬,雲裡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著琴瑟啊鸞鳥駕著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 也數不清,多麼其樂融融的場面啊。

  6.齊讀夢境部分

  7.請標出你認為用得好的重點字詞,寫一段賞析文字。

  參考:飛、送、殷、慄、驚等。

  明確:A.“飛”“送”兩字先後運用了誇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了 詩人夢遊路上 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

  “B.殷”“慄”“驚”分別活用為動詞、使動、使動。

  8.自由熟讀“夢遊天姥”部分,力求背誦。

  小結: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 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地消失了-------夢醒,面對現實, 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麼呢? 請同學們自由發表不同看法。

  (三)分析③段-------夢之感

  1.請一位同學誦讀③段

  2.哪一詞語照應題目

  明確:“別君”。

  3.反映了李白怎樣的思想性格?

  明確:A.不滿現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

  B.同時也流露出人生如夢的虛無感傷的情緒和逃避現實的消極避世的思想。

  4.作者為什麼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

  明確:A.夢中仙境象徵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B.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實的醜惡。

  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嚮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後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後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邊說邊讀。仿照下面方法,運用第二人稱,發揮想象,在本節詩中,與李白對話。

  A.示例:原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 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與詩人的對話:

  生1:啊,詩人,你是否聽說了王昌齡左遷龍標的訊息?他是你的朋友,你是否為他感到特別傷心?

  生2:詩人啊,楊花落盡,杜鵑啼鳴,在這樣一個暮春時節,你的朋友遠離了你,從此相見無期,你將怎樣表達你對他的心意?

  生3:詩人啊,王昌齡是一個多好的人啊。他曾經寫了一首詩,表達他的內心,“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樣一個冰清玉潔的人,竟然受到權貴的詆譭,真叫人不平!

  生4:詩人啊,你為什麼要託付明月,是因為“明月千里寄相思”嗎?

  生5:啊,詩人,從此以後有明月相照,你和朋友都不再孤單了。這真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啊!詩人啊,祝你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生6:詩人啊,你也要放開朗些,有朝一日,你和朋友一定能夠相聚一堂。

  B.學生寫作,整理,交流。(略)

  四、遷移 ,讀李白幾首詩歌,感知詩人寫作風格

  1.齊讀

  《秋浦歌 》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夜宿山寺 》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2.交流小結:

  主要藝術特色是:大膽的誇張、奇特的想象。

  3. 返回課文

  劃出“大膽的誇張”和“奇特的想象”詩句。

  A.以第一節為例明確,學生讀出。

  B.類比創作,選一個自己心目中的景點,仿照本節詩句,寫一首短詩。

  (仿作略)

  五、試著齊聲背誦全詩。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