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咀嚼魯迅讀後感

咀嚼魯迅讀後感

咀嚼魯迅讀後感

  丘陵如畫,山脈連綿;平原如繡,水網交織。那一片澄明如鏡的水鄉,或脈脈含情,或盈盈若睇,或淙淙細語,或浩浩無邊。魯迅就生在這“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的紹興。

  會稽山麓巍峨的大禹陵,龍山腳下蒼勁的越王臺,勾踐冶金鑄劍的若那溪,秦王東巡望海的秦望山,城南的秋瑾故宅和暢堂。魯迅就長在這人文薈萃的江南古鎮的紹興。

  月悠悠,復疆載土,儘管城廓更新,日遷月異,而風景依舊,不減古色古香。會把遊人的高山仰止之情,像一瓣心香,一路燃燒,從遠方直到現代。魯迅就駐足在自古為世所豔稱的紹興。

  許多人因為魯迅而知道了紹興,因為魯迅的文章而瞭解了紹興。

  魯迅的文章就如一杯上好的龍井。初品,覺得生澀難懂,似乎還有一些淺薄;細細品嚐,就覺得愈讀愈深,茶味也愈香愈濃,頗能感觸到先生文章的妙處。

  當我陷於《野草》的漩渦中無法自拔之時,魯迅先生的遊移、偏執、猶疑、叛逆,直至他懺悔般的自剖孤獨體驗,深深地震憾著真實。真實,是有力的。有時,面對的是一個世界的真實還是隻是一個人內心的真實?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是超越時空而魅力不朽。也就如同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對我們民族國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對人性弱點的大暴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自我審視的一面明鏡。

  《藥》透過先驅者“要救群眾,而反倒被群眾所迫害”的悲劇,體現了魯迅先生對“先驅者命運”的獨特思考,刻畫了國人的精神面貌。草園裡美女蛇的故事,社日狂歡的“無常”鬼世界,風流四散的《語絲》,盛極一時的《新青年》。這些常以一種倔強粗礪的質感出現的文字蘊涵著深切的悖論著。

  他堅實的良心、非凡的閱歷和冷峻的觀察,是他超然同時代人的`前提,有著難得的熱情和衝動,卻被囚困於死寂的技術官僚生涯和沉靜的浙江會館中;他有著陀夫妥耶夫斯基的聖徒心腸,卻被無數的敵對者、背叛者和自封革命者粗筆勾勒為有著怪癖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道德說教者;他有著足以批判整個世界且構建新世界的文學本體能力,卻被文壇上的無聊是非剝奪去了無從挽回的時間。

  彷彿讀魯迅的書是一次心路旅程,透過迷朦,愈來愈年輕,愈來愈本真,愈來愈好奇,也越來越體昧出他的深邃痛徹和博大情懷。我的心靈在這又絕對是必然的行進中洞悉文辭隱約的奧秘,直面目前的慘淡人生。感覺前面始終有一個巨大存在在催促我,催促我不停息自己的追求。

  魯迅曾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曾經“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曾經“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說到底,魯迅是在絕望中仍在掙扎的人。這些言語總在我放鬆自己的時候提醒我沉淪的可能,刺激我的平凡寧靜,使我常有一個警惕反省的內心。

  烏篷船上,那望天的眼眸、水的波光,耳畔若能覓得幾聲鳥鳴,心裡咀嚼著魯迅先生的文字,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偶爾的擱槳,在船的輕悠悠的顫動中,扯回了微漾的思緒。誰在彈箏?撥動心絃,一汪心緒甘願受著槳影的羈絆,不棄舟,亦不登岸了。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