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陋室銘> 《陋室銘》聽課心得

《陋室銘》聽課心得

《陋室銘》聽課心得

  很榮幸我校的劉莉莉老師承擔了本次青年教師的交流課的授課任務。聽評完這堂課,我有一些感觸。

  1.多媒體的適度使用。

  現代教育媒體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教學的“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單調。但一些老師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在上課尤其有人來聽課就會刻意去使用多媒體,為了“創新”而使用,用途不過是為出示字詞、問題,或者大量的圖片的展示,有時反而適得其反使學生無法集中精力聽老師的教授。但劉老師的課很好地使用了多媒體,背景音樂古箏的樂曲很好地烘托出雅緻的意蘊,更易讓學生投入到課文中。似房屋的板書框架不僅讓人耳目一新,而且凸顯了課文的結構。應該說本堂課的多媒體使用時恰到好處的。

  2.切入點的巧妙選擇。

  好的教學設計,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切不可流於追求課堂氣氛是否活躍這一簡單的層面之上。因此,教學設計時要善於抓住教材與課文的切入點帶動全篇,要立足於教材與單元的宏觀背景,聯絡實際,選準突破口,力求提綱挈領,舉一反三,讓學生主體性在特定的課文所能提供的最大空間中得到有效的發揮,啟用學生思維,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師真正起到主導性的作用。在授課時劉老師從文章中“陋室”卻“不陋”這看似矛盾的問題談起一下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巧妙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所以說切入點的選擇至關重要。

  3.相互交流和自我的學習不可忽視。

  聽完今天的評課活動我真是受益匪淺,很多老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很多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也為我今後上好《陋室銘》提供了許多可以借鑑的好方法。不由讓我想起了蕭伯納的一句話:“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麼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人將有兩種思想。” 這種交流活動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幫助和指導授課教師總結教學經驗,同時也促進了評課教師教育思想。就我而言覺得自己欠缺的東西很多,生命不止學習不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