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練習題
一.基礎知識填空。
1.《陋室銘》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上 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 的文體。這種文體有 的特點。
3.《陋室銘》大量使用"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樣的句子,句式整齊,音韻和諧,使用的是 的修辭方法。
二.解釋句子黑體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 )( )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 )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
三.譯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別是
之的用法: A、助詞"的" B、代詞 C、動詞,"往,到"
D、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E、賓語提前的標誌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遠近( ) C.漁人甚異之(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膚( )G.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五.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
2.主人在陋室的活動有
3.來陋室的有哪些人?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透過描寫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願望和
的生活情趣。這這篇短文采用了 的寫法。
二、閱讀題
(一)閱讀《陋室銘》回答問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 A ,
B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________
②解釋下列畫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則名( ) 2)談笑有鴻儒( )
3)無案牘之勞形( ) 4)惟吾德( )
③解釋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原文填空: 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
⑤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的道德情操?
⑥在橫線上寫出原文,並劃出朗讀的節奏。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奧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_________________。 2.用"/"線給畫線文字斷句。(注意:此題不要求加標點) 3.解釋下列畫線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則名( ) ②惟吾德( )
③談笑有鴻儒( ) ④無案牘之勞形( ) 4.用原文語句回答。
①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②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請寫出你的居室(無論你是有自己獨居的`小天地,還是和家人或親戚、同學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驕傲的地方,並說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的道德情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下面兩個問題。
①寫出本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個句。
②完成下面的對偶句創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後面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詩人______________。
2、將文章中空缺的語句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 :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調: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則名 ( ) ②惟吾德 ( )
③談笑有鴻儒( ) ④無案牘之勞形( )
2.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語句回答問題。
①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②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陋室的?
5.選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
A."龍"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渲染了居室恬靜的氣氛。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表現了作者對知識分子的歌頌,對無學問之人的薄。
D."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反映了室主人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6.文中說"斯是陋室",而結尾卻說"何陋之有",到底這屋子陋還是不陋呢?
(五)閱讀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璣吳縣人,父嘗夜坐憑窗,月陰中,見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誰家嗜狂藥若此?"逼近叩門,乃璣也,父置不言。
後登第,赴選,父戒以前日狀,遂受嚴教,終身不飲酒。
後為河南道御史,焚黃[注①]先[注②],撫軍親詣前,酌酒半以慶,且曰:"榮先矣,可飲此,九泉之下,已樂有榮封,少輟戒,無傷也。"璣流涕卻之,卒不飲。
注①:焚黃:古人升官時焚疏表以告祖先,用來顯祖德,表示孝道。
注②:先:指祖墳。
1. 甲文透過對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願望和生活情趣。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 ⑵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⑶欠嘗夜坐憑窗( ) ⑷逼近叩門,乃璣也。( )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璣流涕卻之,卒不飲。
4.甲文中既說"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又說"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否矛盾,為什麼?
5.甲乙兩文都涉及到修養身心的問題,請你簡要評夏璣其人,然後反省自己,從小父母給過你哪些教誨,你是否能始終奉行不渝?並舉例說明。(不超過100字)
《陋室銘》輔助練習答案:
一、基礎知識。
1.劉錫,夢得,唐朝人
2.用來記述事實、功德的文字,述公記行、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用韻
3.對偶
二.
1.斯:這;惟:只;:香氣,這裡指品德高尚
2.鴻:大;白丁:封建社會里沒有功名的人。
3.素:素樸;金經:佛經
4.絲竹:奏樂的聲音;案牘:官府的公文;勞:使勞累
5.在:在於;名:著名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
2.談笑往來有淵博的學者,沒有粗俗的人。
3.沒有嘈雜的管樂之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4.有什麼簡陋的呢?
四.E A B B A A A
五: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調素琴,閱金經
3.鴻儒
4.斯是陋室,惟吾德
5.保持高尚節操;安貧樂道;借物抒情
一、①劉錫
②1)著名 2)大 3)政府公文 4)品德高尚,流傳久遠
③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④惟吾德。
⑤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效的典型。
這種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個社會都應重視並學習的,這樣我們才能在物質上,在精神上統 一的提高,完善的發展。
⑥A、苔痕/上/階綠 B、草色/入/簾青 )
(三)1.劉錫。
2.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3.①:香氣,這裡指品德高尚。②調:調弄,這裡指彈。
4.①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人簾裡。②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5.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陋室銘
(四)《陋室銘》
1.①出名,著名 ②品德高尚 ③大 ④官府的公文
2.D
3.①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②惟吾德
4.陋室的環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個方面 5.C 6.從建築和室內佈置看是簡陋的,但由於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這小屋就不顯得簡陋了
(五)1.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意思對即可)
2.⑴出名 ⑵身體 ⑶曾經 ⑷是
3.⑴孔子說:有什麼簡陋呢?
⑵夏璣流著眼淚辭謝,終究沒有喝下那半杯酒。
4.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後者是說沒有俚語擾耳俗務纏身。(意思對即可)
5.聞過即改,終身奉行父訓。(其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