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柳宗元> 柳宗元詩詞讀後感

柳宗元詩詞讀後感

柳宗元詩詞讀後感

  篇一:柳宗元小石潭記讀後感

  青色的藤蔓相互纏繞,小石潭的流水“叮咚”作響,偶有風吹過竹林,發出“沙沙沙”輕快的旋律,柳宗元便是在這樣的美景中漸行,漸遠。畫面定格在這一瞬間,如果我是畫家,我會用黑白詮釋這幅景色。不需要鮮豔的色彩,不需要細緻的表情刻畫,只一片黑白,一個背影,足以觸動人心。

  他的背影,是落寞的,亦是感性的。

  儘管同行六人,他的樂卻仍只流於表面,而內心,更多的是人潮襯托出的孤單。孤單或許不能更準確地表達他的心境,因我對他了解不深。但我能想象,面對仕途的失意,對未來的彷徨和內心的壓抑已緊緊包圍著他,心底長久潛伏著的悲傷也許就在那一瞬間,迸發……

  於情於景,到處透露著悽清,本能使他選擇了逃避。

  也許悲傷是會長久潛伏於心的,但快樂一樣也能夠,豁然面對吧!如詩中所云:“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篇二:柳宗元傳讀後感

  手邊的這一本《柳宗元傳》終於讀完了。張俊綸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當初買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一併買了一本《柳宗元評傳》,計劃好好對這位唐宋八大家中我比較喜歡的散文大家做一番研究的,但是現在,我已經沒有信心再去讀那本書了。關於柳宗元,就到此為止吧。

  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從孔老夫子開始,普遍信奉所謂經世致用哲學,所以寫起文章來,要麼雄辯滔滔,要麼恣肆跋扈,滿紙仁義道德,總讓人覺得說教的意味太濃。所以我都不大喜歡。我這人讀文章、寫文章,不喜歡立論,也不喜歡辯論,我喜歡自說自話,孤芳自賞,所以,我喜歡散文、喜歡遊記、喜歡極私人的文字。唐宋八大家中,我極喜歡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完全一副自得其樂,孤芳自賞的姿態,十分合我的胃口。從文章而推測人生,我以為柳宗元的人生,大概和謫居或者貶謫中的陶淵明、蘇東坡一樣,一定是灑脫、安逸,充滿浪漫和靈性,並且是豐富多彩的,我以為他會是另外一個蘇東坡。我特別想了解的是,一個歷史人物,是怎樣在他平凡甚至有些困頓的人生中,反而活得特別有聲有色,就好比蘇東坡一樣。

  但是,我失望了。或者說,相對比較失望。

  柳宗元的人生,概括起來,實在乏善可陳,少年聰慧,求學,考取功名,然後是參加了僅僅持續了一百多天的所謂永貞革新,然後便是流放,先是流放永州,再然後流放柳州,再然後死掉,死的時候年僅47歲。

  作為一個歷史名人而言,柳宗元人生的輝煌時刻實在太過短暫和可憐了。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裡,伴隨著他的,都是生活中無窮無盡的苦難、不幸。剛剛走上社會,短短九年時間內,父親,妻子,兩個姐姐,叔父,五位親人就相繼去世,妻子去世以後,囿於士庶之見,竟然連一個正兒八經的妻子都娶不到了。後來好容易和另外兩位女子結成實際婚姻(這兩位女子都沒有名份,甚至連個姓氏都沒有保留下來),但享受到的人倫之樂也實在有限,因為一個實際上一直不在身邊,另一個和柳宗元在一起沒多久柳就死掉了,她們所生的子女也是要麼夭折、要麼病死,所以柳宗元簡直是馬不停蹄地一篇接一篇地給自己的親人寫祭文。柳宗元的母親隨他一起流放到永州後沒多久也過世了,死後柳宗元竟然還不能親自護送母親的靈柩歸葬故里,最後還是他的表弟和堂弟替他行孝,護送老人的靈柩回了家。在流放之地好不容易有個朋友呂溫可以依恃,可好景不長,朋友也過世了。他的伯姐夫剛被任命為永州刺史,還沒到任,就被誣告貪腐,發配至越南地方,去了不到一年就死,兩個侄子去迎接父親的靈柩,過海的時候遇上風暴,也雙雙喪命,柳宗元本身已經夠慘的了,在這種情況下,還得為伯姐夫一家三口辦理後事,並贍養他們的子女。總之一句話,這個人的一生簡直就是倒黴透頂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柳宗元此人的性格不屬於那種曠達豪放的型別,對於不開心的事情,也並不是都能看得透,因此心境始終比較悽苦。在這一點上,柳宗元和蘇東坡的區別非常大。蘇東坡屬於那種性情比較曠達的人,對人生的榮耀、悽苦、生死榮辱看得比較淡,或者說,能夠比較容易從不幸中得到解脫,因此其人生的主色調,是活得非常灑脫,而柳宗元則比較沒有那麼曠達,許多事情都看不開,所以其生活的主色調基本都是悽悽慘慘,所以活得尤其辛苦。他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說:“自遭責逐,繼以大故,荒亂耗竭,又常積憂恐,神志少矣。”常積憂恐,人生在現實的不幸之上恐怕又要多許多精神方面的不幸吧。

  還有一個方面,當人生際遇走向比較背的方面的時候,柳宗元的名聲、身份、社會地位還相當有限,所以在後來的生活中能夠得到的關注與幫助也很有限。不像蘇東坡在被貶官之前,已經是朝中大臣,而且在書法、文章、詩詞方面都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成就,其地位、社會影響力也要大得多,所以當他後來處在逆境中時,所受到的關注和資助也要豐厚得多。

  另一方面,柳宗元在個人品行修養方面,和蘇東坡相比,還是要差一些。雖然大多時候,他還是能和古代的`士大夫們一樣,非常看重自己的名節,忍受貧窮困苦,保持士大夫基本的尊嚴和體面。但是,在另外一些時候,他卻可以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頻頻為一些人寫各種稱頌文章,然後還到處寫信,向人家哭訴自己的苦難,希望得到幫助,這一點倒是和杜甫老先生有的一拼。甚至有些時候,為了巴結某些人,已經有點善惡不分的意思了,比如他對自己的上司,桂州刺史裴行立的評價,就和歷史現實有比較大的出入。

  當然,柳宗元在中國歷史上的名望,主要還是因為他的文章,而不是因為他的人格,或者他的身世,或者他在政治上的作為。如果用歷史、辯證的眼光來審視柳宗元,他就是一個大文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寫了許多非常漂亮的文章,如此而已。至於他人生中其他的方面,我們知道了可能覺得窩心,可能覺得可惜,甚至還有些失望,但是並不損害他文章的漂亮、精緻,雋永。所以,拋開柳宗元並不那麼有聲有色的人生,拋開這本《柳宗元傳》,單單去欣賞他的文章,我想,還是會大有收穫的。

  篇三:黔之驢讀後感

  《黔之驢》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豐富、大膽,在詼諧中帶著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今天有空閒的時間,我又翻開了《三戒》,去品讀《黔之驢》蘊含的智慧與哲理。

  《黔之驢》這則寓言,講的是一隻驢被一個好事者帶入貴州又放到山下最後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一切都起源於好事者的想法。如果好事者沒有這個奇怪的想法,驢的命運就不會有這麼悲慘了。說不定,驢仍然過著雖然平淡但屬於自己的生活。

  好事者突發奇想,把驢帶入了貴州,卻沒有讓驢去做它擅長的事情,這分明就是不識材、不會用材了!人家伯樂都可以發現馱車之馬是可用之材,使馱車之馬脫離大材小用的困境,而好事者卻沒有發現驢的長處,還覺得驢一無是處。這個道理,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道理上是一樣的。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透過好事者告誡統治者們不要不識才,而是要用人之長。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他擅長的事情。只有讓每一個人都去做他擅長的事情,才是人盡其才。

  話又說回來,這好事者就是要將驢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應該事先將保護自己的技能傳授給驢,使驢不會落入老虎的利爪,成為老虎的食物。不然的話,驢也不會因為“技窮”成為千古笑談了。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