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柳宗元> 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的註釋與翻譯

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的註釋與翻譯

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的註釋與翻譯

  《鈷鉧潭西小丘記》是唐代的柳宗元創作的一篇山水遊記散文,選自其代表作《永州八記》,是其中的第三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的註釋與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明】

  柳宗元被貶在永州時寫了一組共八篇山水遊記散文,即著名的永州八記。本文是八記中的第三篇。

  【原文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沿著山口西北走二百步。尋,沿著。道,行走),又得鈷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正當水流急而深的地方有一個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yǎnjiǎn傲慢不馴的樣子),負土而出(揹著土而冒出來),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幾乎多到數不清石頭高峻傾斜而相互連疊向下的),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石頭突起向前排列而有向上之勢的),若熊羆之登于山(像熊羆那樣往山上爬)

  丘之小不能(不足,不到)一畝,可以籠而有之(可以整個地佔有它。籠,包舉)。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標價出賣卻賣不出去。貨,作動詞,出賣)問其價,曰:“止四百。”餘憐而售(買)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遊,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剷刈(yì)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魚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都和樂地呈獻出種種巧妙的技藝)以效(效勞)。茲丘之下。枕蓆而臥(墊著枕頭、鋪著席而躺著),則清泠之狀與目謀(清澈明淨的景色調和好看),瀅瀅之聲與耳謀(淙淙的迴旋水聲,和諧好聽),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悠閒而開闊的境界正好和神思相投合),淵然而靜者與心謀(深沉而幽靜的氣氛正好和心思相謀合)。不匝旬(不滿十天。匝,周,滿)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指熱愛山水景物的人)或未能至焉(也許未能達到這樣的理想,指不滿十天而得名勝二處)。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鄠、杜(地名,都在長安附近,是當時名勝之地),則貴遊之士(愛好遊玩的貴族人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看輕它),價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是它果然有遭遇嗎?遭,遇合,指得到賞識)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唉!憑著這小丘優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灃、鎬、鄠、杜等地,那麼,喜歡遊覽觀賞的人士爭先恐後地來買它的,每天增加重價恐怕更加買不到。如今被拋棄在這荒僻的永州,連農民、漁夫走過也瞧不上眼,售價只有四百文錢,一連幾年也賣不出去。而我和深源、克己獨獨為了得到它而高興,這大概是它真的走運吧!我把這篇文章寫在石碑上,用來祝賀這小丘的好運道。

  【簡析】

  一個普通的小丘,在作者的筆下,卻描繪得異常生動,物態人情畢現。作者善於抓住具有特徵的景物,再根據景物的不同狀態,不僅“肖其貌”,而且“傳其神”,展現了悠閒自在、寄託深遠的意境。

  作者以工巧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鈷鉧潭上小丘的美景,透過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自己身懷奇才異能卻因橫遭貶逐而不得施展的鬱抑心情。文中著重刻劃嶒磊落的奇峰怪石,正是作者性格才能的自我寫照。景色佳勝的小丘成為唐氏之棄地,雖賤價出售卻連年無人問津,但最終還是有人賞識;正隱喻作者自己被唐王朝擯棄蠻荒,長期得不到有力者的同情援引的痛苦。

  譯文

  (我)找到西山後的第八天,沿著山口向西北走兩百步,又發現了鈷鉧潭。鈷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處是一道壩。壩頂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長著竹子和樹木。小丘上的石頭突出隆起、高然聳立,破土而出、爭奇鬥怪的,幾乎(多得)數不清。那些重疊著、相負而下的石頭,好像是(俯身)在小溪裡喝水的牛馬;那些高聳突出、如獸角斜列往上衝的石頭,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畝,可以把它裝到籠子裡佔有它。(我)打聽它的主人是誰,(有人)說:“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卻賣不出去。”(我)問它的價錢,(有人)說:“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歡(這個小丘),就(把它)買了下來。李深源、元克己這時和我一起遊覽,(他們)都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出乎意料的收穫。(我們)隨即輪流拿起工具,鏟割雜草,砍伐雜樹,點燃大火把它們燒掉。美好的樹木樹立起來了,秀美的`竹子顯露出來了,奇峭的石頭呈現出來了。(我們)站在小丘中間眺望,(只見)高高的山嶺、漂浮的雲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遊玩的飛鳥走獸,全都歡快地呈巧獻技,來為這個小丘效力。(我們在小丘上)枕著石頭席地而臥,眼睛觸及的是清澈明淨的景色,耳朵觸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聲,精神感受到的是悠遠空曠的浩然之氣,心靈感受到的是恬靜幽深的境界。不滿十天(我)就得到了兩處風景勝地,即使古代愛好山水的人士,也許沒有到過這地方吧。

  唉!憑著這小丘優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灃、鎬、鄠、杜(等這些繁華的地方),那麼喜歡遊賞的、爭相購買的人每天增加幾千文錢(購買)反而(恐怕)更加買不到。如今(它)被拋棄在(這荒僻的)永州,連農民、漁夫走過也鄙視它,售價(只有)四百文錢,一連幾年也賣不出去。而唯獨我和李深源、元克己因為得到它了而高興,難道遇到這個小丘真的要靠運氣嗎?(我)把這篇文章寫在石碑上,用來祝賀(我和)這小丘的遇合。

  創作背景

  公元805年,柳宗元在其參加的唐宋古文運動中失敗,遭到政敵的迫害,被貶到永州當司馬。柳宗元名義上雖是政府官員,但沒有任何權力、不能過問政事,實際上跟罪人一樣。永州是個偏僻的山溝,柳宗元在此整整住了十年。其間,柳宗元隨遇感懷,發憤讀書,寄情山水,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其中,著名的《永州八記》就是柳宗元在永州時寫成的,《永州八記》運用“入乎其內”的景物描寫手法表達使景物描寫變得形象生動、富有生機,運用“出乎其外”的景物描寫手法表達使景物描寫變得意蘊深厚、耐人尋味。《鈷鉧潭西小丘記》是八記中的第三篇,屬於山水遊記。

  鈷鉧潭是瀟水的一條支流冉溪的一個深潭,“潭”就是“淵”,南方方言叫“潭”。鈷鉧意為熨斗,鈷鉧潭的形狀是圓的,像一個鈷(圓形的熨斗),故取名為“鈷鉧潭”。西山在今湖南零陵縣西,是一座山。小丘,就是一個小山包。這個小山包沒有名字,所以只用臨近地區的名字或者方位來說明它的存在(鈷鉧潭西面的那個小丘)。後來柳宗元在《愚溪詩序》中,給這個小丘起了一個名字叫“愚丘”。

  文中述及的“灃”、“鎬”、“鄠”、“杜”均是古地名,分別在陝西戶縣東(周文王建都處)、西安市西南(周武王建都處)、陝西戶縣北、陝西長安縣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