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柳永> 雨霖鈴柳永的詩詞

雨霖鈴柳永的詩詞

雨霖鈴柳永的詩詞

  雨霖鈴詞的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下片主要寫別後情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麴”之一。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雨霖鈴柳永的詩詞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註釋

  ①悽切:淒涼急促。

  ②都門:指汴京。 帳飲:設帳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嚨哽塞,欲語不出的樣子。

  ④經年:經過一年或若干年。

  ⑤風情:男女相愛之情,深情蜜意。

  譯文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簡析

  《雨霖鈴》(寒蟬悽切)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上片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下片著重摹寫想象中別後的悽楚情狀。全詞遣詞造句不著痕跡,繪景直白自然,場面栩栩如生,起承轉合優雅從容,情景交融,蘊藉深沉,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

  柳永介紹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雨霖鈴》藝術特色鑑賞

  北宋婉約大家柳永之所以能被歷代讀者牢牢記住,《雨霖鈴》這首詞功不可沒。為滲透自己的離情別意,柳永在婉約色彩的抒寫中盡情地展露了自己的藝術才華。離情婉約,壯志繾綣,他運用烘托渲染的手法、虛擬想象的方式和細節描摹的表達,來含蓄委婉地表現自己對心上人的離別之感,又潛隱地想要表達自己欲大展宏圖卻不能的壯志和心懷,這種矛盾式的描寫和抒發,尤能給世人留下無法抹去的深刻印記。

  渲染,展現離情的前奏

  柳永在詞《雨霖鈴》的開篇中,以“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來渲染離別時的情景和烘托自己在後文裡所要委婉抒發的情感。離別的環境是深秋驟雨剛剛停歇的長亭旁,一對情侶難離難別、難捨難棄。

  在深秋黃昏別離的時候,耳邊傳來陣陣淒涼悲切的蟬鳴聲。“蟬鳴”被賦予了“寒”的寓意,可謂其情感是多麼的悽切。柳永在“寒”這個字的鍛造和凝練上,寄寓了很精巧的用心,他把人的感情楔入到蟬鳴裡,使得悲涼的離別環境給很好地渲染和烘托出來了。

  再看,兩人“對”長亭而無語,天色即將暗下來。他們面對深秋暮色,雙雙依戀長亭,因為驟雨而暫時推遲了離別,捱到了日斜天晚。雨洗萬物,環境更加冷落。雨歇後,船伕喚“我”登舟,別離就在眼前了,整個景象就顯得更加淒涼寒冷和落寞了。

  這三句詩裡,作者把敘事、寫景、狀物、摹人、融為一體,既點明瞭別離的時間、地點和環境,又渲染出了一種足以觸動悲愁情懷的氣氛,有力地烘托了離情別緒,成為一個情景交融而含蓄深沉的好開篇。

  細節,凸顯離情的力度

  離情別緒難表達,但在柳永筆下,離情別緒是很不難表達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兩句詩,詩人別開生面地用細節描寫的形式,將離情別緒呈現得精緻而感人。

  唐代孟郊在《古怨別》詩中寫道:“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柳永《雨霖鈴》詞大概是受這首詩的啟發,因而概括為兩句,抓住“蘭舟催發”、行將分袂登舟的場面,刻畫他們在離別的最後一刻的行動和情態,寫得十分細緻和簡練。“執手”、“相看”而且是“淚眼”相看,細節描寫顯現出毫端和細微。“無語”寫外在的表現,“凝噎”狀內心的感情。離別之時,本來應該是“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但由於過於悲傷,萬千情思全部都凝結在胸中,許多的話語竟然一句也說不出來,咽在喉間。

  用細節描寫來展現兩人離別的外在情態和內在的心理,透過人物的行動細節和情態的刻畫,《雨霖鈴》表現了男女主人公他們極其複雜卻又真摯的內心活動。真可謂細膩純真,妙到毫巔。

  擬想,抒寫離情的華章

  在《雨霖鈴》上片即將收束之處,柳永以“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這二句來虛擬和想象別後的情景,把感情注入到景象當中,貫穿到詞的上下片裡。

  我們看,“念”字的運用就是作者對人物形象“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這也是擬想方式的集中表現。“去去”兩字重疊說出,作者對離去的情感被渲染得委婉隱約,包含著越去越遠的心理。再配以“千里煙波”和“暮靄沉沉楚天闊”這些景象的襯托,作者所擬想的別後情形也就構成了整首詞最為豔麗的華章。

  在擬想的情形裡,“煙波”指江波浩渺,這就好像江面被輕煙籠罩著一般,襯以“暮靄”,景象中的朦朧之感也就油然而生。在傍晚的雲霧裡,主人公遙望廣闊的楚湘天地,無垠的波濤在蒼茫的雲靄下,恰恰像是被煙霧籠罩著,給人以陰沉沉的感覺。

  這兩句詩是詩人在想象中極力描寫出的景和抒發出的情的表現。行程之遼遠,天地之空曠,前途之迷濛,心境之黯淡,無不在這字裡行間滲透出來了。

  內心繾綣於那段難割捨的感情,主人公的真實想法也就被作者濃縮在了擬想的方法當中。放眼再看,全首詞裡“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三句的景象擬想,是柳永婉約詞中的藝術精華,因歷代很多的評論家都對此分析得周全,我也就不多言了。

  離情是難以描摹和抒發的,但若能從藝術價值的角度去研讀柳永《雨霖鈴》的內蘊,或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們在賞讀柳永的《雨霖鈴》時,又設若能抓住其藝術表達方面的渲染、擬想和細節等特點來展開,或許就會有新穎的體悟和深遠的借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