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商隱的作文
篇一:
在我們現在這個榮的中國之前的古代是否也像現在這樣呢?若不是,那又是怎樣?我們可以從李商隱這位詩人來看出古代的興衰。
李商隱在晚唐與杜牧齊名。而晚唐又是動亂的時代,所以就算是進士的李商隱也遭遇坎坷,因此,他有感而發,作出了許多針對現實的詩。
李商隱的詩詠儀深隱,構境巧妙,也有過分消沉感傷之處。例如:《風雨》一詩中“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黃葉”和“青樓”相照應,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說黃葉加上風吹雨打,其實他把自己的身世比作黃葉,說明他的身世飄零就如同黃葉一般。詩題“風雨”正是作者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這首詩以兩個曾經落魄而後來發跡的同一朝代的人發端、收結,不僅在結構上前後照應,而且表現了詩人的自命不凡和對盛唐治世的嚮往。
李商隱為什麼能完全在詩中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呢?
在李商隱的詩中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比如“落花”一詩,他借詠落花寄遇自己的身世之感,競境渾厚、哀怨。其中有一句“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這句詩中的“芳心”就是詩人的品質、性格、思想和感情的寫照。
由此可見,李商隱的詩都表現了關心政治、憂慮國事、渴望有所作為的心情。這也正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唐朝時皇帝的不重人才的情形。
篇二:
這個詩人,他唱不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因為他沒有李白的豪情;這個詩人,也喊不出“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因為他沒有高適的氣魄;這個詩人他更吟不出“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因為他沒有王維的那份空靈。
又是這個詩人,他沒有柳宗元的傲骨去孤舟蓑衣釣江雪,也沒有杜甫的`胸襟餓著肚子吹著風雨還在思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更不用說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悻名”了。他有的只是帶著“江上幾人在,天涯獨還”的蕭瑟,靜靜地感嘆“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喜歡用典,還透著幾分朦朧:“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不熟悉唐史的人,很難讀懂其中的意思。其實他是繞了一大圈,在譏諷晚唐的皇帝為了長生不老而請方士煉丹,最後往往事與願違,一吃就死了。七拉八扯地講了一大堆,原來還是首政治諷刺詩。
這個詩人連他身上都散發著“紅樓望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的憂鬱,但他偶爾也會“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地樂觀一下,給他綺麗而灰暗的一生,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幾道陽光。
他的詩像“颯颯東風細雨來”一樣的柔軟,可偶然地竟也會像李白、高適那樣,噴出一句“心斷新豐酒,銷酒鬥十千”。雖然說,不可否認的,這半丈豪情中,還有一半他那特有的憂傷,但終究他不用一寸一寸地發牢騷了,對於他來說這已經是很豪放的了。
他的詩總是幽幽怨怨的。他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更象是一首五律的頸聯,而他卻在這裡?截然而止,只留下了一聲長長的嘆息。他在嘆息什麼,嘆息他那夾在兩個黨派之間,最後落得個裡外不是人的一生?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