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商隱作文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下面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走近李商隱作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走近李商隱作文1
這個詩人,他唱不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因為他沒有李白的豪情;這個詩人,也喊不出“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因為他沒有高適的氣魄;這個詩人他更吟不出“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因為他沒有王維的那份空靈。
又是這個詩人,他沒有柳宗元的傲骨去孤舟蓑衣釣江雪,也沒有杜甫的胸襟餓著肚子吹著風雨還在思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更不用說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悻名”了。他有的只是帶著“江上幾人在,天涯獨棹還”的蕭瑟,靜靜地感嘆“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他喜歡用典,還透著幾分朦朧:“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不熟悉唐史的人,很難讀懂其中的意思。其實他是繞了一大圈,在譏諷晚唐的皇帝為了長生不老而請方士煉丹,最後往往事與願違,一吃就死了。七拉八扯地講了一大堆,原來還是首政治諷刺詩。
這個詩人連他身上都散發著“紅樓望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的憂鬱,但他偶爾也會“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地樂觀一下,給他綺麗而灰暗的一生,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幾道陽光。
他的詩像“颯颯東風細雨來”一樣的柔軟,可偶然地竟也會像李白、高適那樣,噴出一句“心斷新豐酒,銷酒鬥十千”。雖然說,不可否認的,這半丈豪情中,還有一半他那特有的憂傷,但終究他不用一寸一寸地發牢騷了,對於他來說這已經是很豪放的了。
他的詩總是幽幽怨怨的。他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更象是一首五律的頸聯,而他卻在這裡?截然而止,只留下了一聲長長的嘆息。他在嘆息什麼,嘆息他那夾在兩個黨派之間,最後落得個裡外不是人的一生?或者……
走近李商隱作文2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留不住春色,詩人們常嘆一聲。再抬眼,他們只好去看“接天蓮葉無窮碧,日荷花別樣紅”的夏荷。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寒冬來臨之前,詩人的心裡,已被秋色的清愁塞滿。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秋,是一個思念故人的季節。絳血色的夕陽邊金雲環繞,一切落寂。晚霞和秋雨交織,為清秀的`山坡披上淡雅的輕羅裙裳,漠然地審視世間萬物,同百代過客,無需多言,不必留戀。赤色楓葉頂著細雨針眼的捶打,一如赤色驕陽,那本熱鬧紛擾的顏色,此時無比無孤單。星零枯葉無言地飄搖。即落,成塵。秋霜浮沉,降在了誰指尖?荷花枯萎去不回,憔悴地扶著蕭瑟秋風,猶如一別無音的遠方的故人。我不知你究竟置身何地,但你是否像我一樣,落寞地嘆著秋愁?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秋。是一個思念故園的季節。不知還有誰記得,在千里之遙,曾有未名的遊子,尋覓著故鄉?他踏著千篇一律的石土路,攥著粗糙的枯藤,靠著折了腰毫無生氣的老樹,而不懂事的昏鴉偏生斜睨他一眼賣弄嘶啞的喉嚨乍然飛過石橋旁的人家。也許他放眼望去,群山窈窕,雲霧妖嬈,人煙四遍,小路坎坷,江河顛簸。然而,這般幽景,無人共賞,唯留他獨自飄零,空斷腸。也許他眼中的路,繁花開遍,風華無限;但這清冷的美景,李煜他拿不走一絲澄澈的光輝,只是在這秋色間,注滿鄉愁的微光。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秋,是李商隱文中的惆悵;是馬志遠心中的鄉愁;是李煜詞中的愴痛;是李清照眼中的思念;是詩人們字裡行間悽美的哀怨與執念。
走近李商隱作文3
一盞孤燈,一杯香茗,一盈淺笑,憶著李商隱那清泠的身影,莫名的惆悵,莫名的失落,莫名的心痛。
初識李商隱時並不是瞭解他的任何事情,心中唯記得那句“青女素娥俱耐寒,月宮霜裡鬥嬋娟”。沒有浮華豔麗的詞藻,沒有盛唐廣漠的氣象,也沒有深沉低鬱的感情,有的只是淡雅平靜,如義山一般清清泠泠的姿態。從此,便記住了你的名字。
真正喜歡上李商隱是因為那一首晦澀難懂的《錦瑟》,那一首稍有常識的人都會吟誦的《錦瑟》。當時最愛的是那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千年的哀怨透紙而出,究竟有多少的感慨才能寫出這一首《錦瑟》呢?
在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見過柳三變的多情,蘇東坡的專情,元縝的痴情,但情深者,平生所見,唯義山爾。那個寫下“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來寄託對亡妻思念的李商隱;那個低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才高八斗的李商隱;那個低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惆悵失落的李商隱;那個擁有“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清詞麗句的李商隱;那個我最愛的與杜牧並稱“小李杜”的李商隱。
幽心不獨傷離別,情深惟有李商隱。
深情二字,時義山詩的特點。劉熙載言義山的詩“深情綿邈”,張採田則雲其詩“哀感沉綿”。這其實是因為義山的一生有難言之痛,至苦之痛,鬱結於心,發為詩句。他的一生是不幸的,夾在牛、李二黨間的爭鬥中,懷才不遇,一直都鬱郁不得志,唐代有詩人在其詩《哭李商隱》中曰:“虛負凌雲壯志才,一生襟抱未曾開。”一生襟抱未曾開,不禁替這個自小嶄露頭角的義山可惜,他是屬於那種大器晚成的人,憑他的悟性,從娶了恩人敵黨的女兒時,就已料到了這樣的結局。可是悟到了又如何?他又能如何,他是一個不甘於寂寞的人!所以只能眼睜睜地捲入兩黨的鬥爭中。聰慧的人註定是悲哀的,尤其是在那個亂世中,因為比別人更清醒地看清楚了局勢,預見了未來。
古語有云:“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但是,義山終究是義山,七分深情,三分憂鬱,成就了這個我所愛的李商隱。固執的認為義山的憂鬱是深植於靈魂深處的,所以時常在想,如果他似陶潛般淡定恬靜、安貧樂道,或似李白般蔑視權貴、寄情山水,他會不會活得開心一些。但是他若真如這般,便不是我深愛的李商隱了。
義山年少時的才華為令狐楚所賞識,於是提拔義山,他的仕途一度很順暢,但令狐楚死後,在政治上失去了依傍,於是娶了王茂元的女兒,從此陷入牛李兩黨的鬥爭中,他本無意介入,卻無奈造化弄人,背上了“忘恩、背義”的罵名。這對他這樣清高孤傲的人來說怕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吧!而妻子的離世則是他心口一道永遠的傷疤,他不象太白般可以花間一壺酒可以邀得花月徘徊影凌亂。所以他的不甘、憤恨、無奈全都反映在他的詩裡,字字珠璣,行行血淚,傷懷而不泣,欲哭而無淚。
一直覺得很奇怪,當時才高八斗的義山被許多人愛慕著,卻為何在妻子離世後一直沒有再娶?原來深情的人也最為痴情啊!
858年,45歲的李商隱離開了這個他深愛並怨恨的世界。一直認為像李商隱那樣的人是註定不會長壽的,因為他太深情,太執著,太聰慧,太早洞察世情,他命定了的早逝,逃也逃不掉,他那樣的人,只適合活在後人仰望的高度中。
浮生若夢,透過泛黃的紙頁,彷彿可以看見千年前哪個落寂的李商隱身著一件青衫端坐於窗前,在明月清輝的對映下輕吟:“直道相思聊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一首《錦瑟》實為義山一生的寫照,他的一生都將如鏡花水月班,映入歷史的迴音中。寫到這裡,我才霎時明白:一弦一柱思華年
寄託了他多少心酸往事,不要責備義山“一生襟抱未曾開”因為在那個沉鬱的年代,獨愛這樣的李商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