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譯本《夜雨寄北》中詩歌翻譯的意境體現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著名的傷感詩人,45年的人生為後人留下了無數動人的詩歌瑰寶,他的詩歌現存世約有600餘首。
李商隱的詩歌主要分為詠史類、詠物抒懷類、交友應酬類和夫妻情感類等,這幾類中,當屬夫妻情感類的詩歌最具特色,不僅辭藻清麗、意蘊深刻,而且獨具鮮明的藝術特色,被後人廣為傳頌。賞析《夜雨寄北》,可以得窺其情感詩“措辭婉而寄託深”之風貌。這首詩是詩人遠在異鄉寄居時寫給愛妻的情感詩,因其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語言而被傳頌至今。這首愛情詩所表達出來的詩人的刻骨柔情讓人不禁想到他的另一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詩人在《夜雨寄北》中借景抒情,將無數的柔情融合在細膩而樸素的詞語中,情景交融,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
一、 《夜雨寄北》賞析
詩人在第一句用夫妻問答的形式開篇,“君問歸期未有期”,稱妻為“君”,為讀者展現出一幅夫妻相互掛念的款款深情的畫面,視角獨特而鮮明,這句話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啊。”從審美的角度賞析,這句詩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畫中有詩,情在畫中,情與景在這裡實現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詩的意境。詩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換位思考,表面是寫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實表現的是詩人自己的相思。這種意境和情感的表達方式與杜甫的《月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杜甫在這首詩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實則傳達的是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君問歸期未有期”用簡單的問答形式傳達了思念愛妻的深情厚誼,每一個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僅形象動人,而且深情、婉約。第二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對客觀事物的描寫,是詩人當時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現實處境。詩人對特定的環境進行了描繪,語言簡單而凝練。短短七個字,詩人為大家展現出一個秋雨綿綿的巴山景象,將異鄉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緒展現得淋漓盡致:綿綿巴山,不可斷絕,冰涼的秋夜,大雨淋淋,不僅有天上之雨,還有池中之水。讀這句詩,人們彷彿穿過了詩人描繪的景物,置身於一個這樣的環境中:茫茫秋夜,寒意襲人,綿綿巴山,到處都是一片雨幕,地上的池水很快漲滿並溢了出來,詩人身處異鄉,周圍是險峻而綿延的巴山,風狂雨急,孤獨與寂寥纏繞在詩人的心頭,此景此情是何等的淒涼與孤寂。秋雨綿綿,使人如愁絲纏繞,空虛而焦慮,池水盈盈,又使人情意滿溢,無法自控,詩人的內心在愁緒滿懷的同時也情意綿綿,洶湧激盪。在巴山秋夜,陰雨綿綿,詩人觸景生情,透過自然景觀展開聯想,在描繪客觀事物和處境的同時表達出夫妻的恩愛。“何當共剪西窗燭”,詩人先用細膩的筆法給人們展現出一個充滿溫馨與恩愛的和諧家庭生活,“共”字無限傳神地表達出夫妻之間的恩愛與親暱,然後用“何當”將這個美好的期望推向了遙不可及的境地。詩人才發現這不過是自己的想象,是自己美好的願望,何時能實現呢?這裡與首句遙相呼應,“未有期”已經給出答案,理想多麼美好,而現實又是如此殘酷與無奈。整句詩沒有一個“情”字,卻洋溢著無限情意。
二、《夜雨寄北》英譯本中的詩歌意境
(一) 詩歌的意象與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審美情趣以及思維方式的決定性因素,而每個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表現在語言運用方面。在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播過程中,文學作品是一種最常見而且最有效的傳播方式,因其語言的書面特徵,使得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含義和審美意蘊更為豐富,所以,譯者在對一種語言的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不僅僅要理解語言文字表面的內容,更要去理解文字背後的深層次蘊涵。這樣才能譯出原作真正的意義。所以,我們的翻譯研究工作要放在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下進行,因為翻譯涉及的語言文化背景更廣。從某種意義上講,翻譯不僅僅是文化作品在不同語言間的轉述,而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在今天,這種文化傳播的意義越來越得到重視。文化是詩歌意象的基礎,詩歌意象更是文化的體現,它來源於其所在的文化環境。例如,水這個意象在我國的古典詩歌中多與愁絲相關聯,表達出命運多舛,人生苦短的無奈與感傷情懷。就像李白的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就是這個意義,在下句就直接點出了其核心的思想情感:“舉杯消愁愁更愁。”這裡的水是以“雨”的形式出現的。還有一個意象――“秋天”也是離愁或者思念的情感表現,這個更多是來源於中華民族的“中秋節”和“重陽節”這兩個重大節日。如“每逢佳節倍思親”描寫的是重陽節,而“月是故鄉明”則是指中秋時節。
在Herbert A. Giles的譯本中沒有譯出秋天的含義,自然也就無法表達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民族特色。而散宜生的譯本中“In this night of rain pools along Ba Rige o’ erflow”也沒有譯出“秋天”的意思。雖然他可能是為了追求音律上的完美而故意沒有譯出,但是從翻譯的文化傳播角度去分析,這兩者都不盡完美。不過,中外的許多讀者對他們的翻譯都比較認可,認為他們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的貢獻不可磨滅,所以,整體上講,他們的譯文還是相對成功的。而且,由於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情感表達習慣也有所不同,中國人比較含蓄,而西方人比較直接。如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用“巴山夜雨漲秋池”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就非常的含蓄,而這種含蓄是西方那些直接和大膽的讀者難以理解的。
(二) 不同譯本意象還原中譯者主體性的體現
我過著名翻譯家許淵衝教授將自己多年的翻譯經驗進行整理,總結出一套獨有的翻譯學理論。在許教授的理論中有“三美原則”,即詩歌翻譯時要注重意美、形美、音美。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形美最次。翻譯時,首先要做到意美,然後再儘量實現音美和形美,最終達到三美齊備的最高境界。在對這首詩的首句進行翻譯時,首先用“when”對應原文的“期”,然後用“but”來匯出後面的“未有期”,這是許教授意譯法的典型體現,雖然是直敘原話,但是並沒有失去原文中應有的意味,那種離愁別緒、憂傷無奈完全展現在讀者面前。第二句將原文中的巴山意譯作“western hills”是指川東一帶的山脈,而用“pools in western hills”來翻譯“秋池”就有點偏頗了,因為這裡譯作是巴山的.水池,而失去的“秋”的意味。好在後面用“autumn rain o’ erflow”來譯“夜雨”,聯想起來解讀,還是能體會到原詩中那種秋雨蕭瑟、池水滿溢的意象。而原文中的“巴山夜雨”譯作“enless reary night of rain”倒是非常貼切,將原詩的意象神韻表現得非常完美,讀者在解讀時能體會到詩人那種身在異鄉秋雨蕭瑟的夜裡,對愛妻的思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譯文完整地表達了詩人那種滿懷的“愁緒”和“憂鬱”,讓人讀來彷彿歷歷在目。譯者在翻譯這首詩的主要意象時都遵循了許教授“三美原則”中的“意美”,很好地還原了原詩的意境。然而,美中不足,譯文沒有將原詩的“夜”翻譯出來,有失原詩意境。第三句用“can”帶出了“trim the wicks”,雖然在原詩中沒有相應的意象,但是更好地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對整體意境也有很大的提升。譯文以“trim the wicks”表現原詩中的“共剪燭”,將此刻的愁苦及未來的憧憬都完整地表現出來。譯文中用“again”和“rain”分別作三四句的結尾詞,充分體現了“音美”的原則。從整體上看,譯文分為四行,每行都是12個音節,然後遵循AABB的形式押韻,這充分體現了“形美”原則。許教授按照他的三美原則意譯全詩,運用他豐富的人生經驗及深厚的中外文化修養來翻譯此詩,完整地表達了原詩的意境,是《夜雨寄北》英譯本的典範。 我們再來分析著名翻譯家孫大雨先生的譯本。孫大雨先生曾翻譯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後期多翻譯唐詩和《楚辭》。孫先生曾在美國留學,後在國內多所大學任教,翻譯了很多作品。孫大雨先生的翻譯理論是:翻譯詩歌和文學作品,譯者不僅要完全解讀原詩的意境,而且要對目標語的文化以及文字都有很高的造詣,唯有如此才能將原文的風貌和精神翻譯出來,翻譯過程相當於一次完整的再創作。孫先生在翻譯時以詩譯詩,用詞非常精美,不同於原詩的簡潔明朗,孫譯本的風格比較沉鬱。首句中,孫先生用“home-coming”表現歸心似箭,然後又用“not sure”展現出詩人想回去又不能的無奈。孫先生在用詞方面非常嚴謹,在翻譯第二句時,用“not sure”對應“夜雨”,用“autumn pools”對應“秋池”,非常工整,而且充分表現出了原詩中那種惆悵孤獨的情感,實現了中英文化的完美轉換。受性格和經歷的影響,孫先生在譯文的情感表達上也是嚴謹的,用“Ba mounts”來翻譯“巴山”會有損原詩的意象,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應譯作“bashan mountains”或者是“bashan mounts”。在翻譯第三句的時候,沒有直譯“何當”和“共”兩詞,而是用了“west winow”與“clipping the canle wick”,這也對原詩中所要表達的意象有很大的遺失,譯文沒有表達出原詩想要表達的對將來的重逢的一種強烈嚮往和憧憬,不僅在整體上顯得平淡,而且沒有完整表達原詩的意境,翻譯得不是很到位。末句用“mute elight”來結尾,詞語表現得過於含蓄內斂,沒有完全傳神地表達出“巴山夜雨”的意象和場景,也沒有表達出詩人那種孤寂、期盼、焦慮以及矛盾的心理。然而,孫大雨先生在翻譯時多運用古英語單詞來體現原詩的節奏與形式美,體現了他獨特的翻譯風格。
三、結 語
透過賞析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我們瞭解到,對於中國古典詩歌的英譯,譯者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對原詩中的意象進行操作,既不能失去原文的內涵和精神,還要傳達原詩的情感和意蘊。因此,在古詩歌的英譯中,譯者的主體性作用非常明顯,只有經驗豐富、語言功底紮實的譯者才能譯出精美的作品,才能將我國的文化瑰寶傳播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