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再遊玄都觀並引唐詩
再遊玄都觀並引
劉禹錫
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
是歲出牧連州,尋改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
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大和三年二月。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比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詩鑑賞
劉禹錫在憲宗元和十年( 815)春被召還京,寫下了前一首遊玄都觀詩。由於語含譏諷,觸怒了當權者,又被貶出京,到連州去作刺史。十四年後,由於宰相裴度的薦拔,他再回京城長安,重遊玄都觀。撫今追昔,無限感慨,於是,又寫下了這首《再遊玄都觀》詩。
此詩是前一詩的繼續,詩人有意舊事重提,借再遊玄都觀一事,對政敵又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和前詩一樣,用的仍是比體。先從表面上看。頭兩句描寫的是玄都觀的落敗景象:玄都觀廣闊的庭院中,已經一半長滿了青苔,紅極一時的千數桃花,已蕩然無存,點綴春光的是一片黃色的菜花,遊人絕跡,景象淒涼,與昔日的繁榮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後兩句抒發感慨。詩人由桃花淨盡菜花開,聯想到當年的種桃道士,他到哪裡去了呢?可是,前次遊觀看花題詩,因而被貶南荒的劉郎,現在又回到京城,並又舊地重遊了。
言下有無窮的感慨,但詩人卻是自豪的。
再就其寓意看。詩中仍以桃花比新貴,以種桃道士比作當年迫害王叔文、貶黜作者和柳宗元等人的'當權者。當年新貴也和紅極一時的桃花一樣,也都淨盡了,炙手可熱、得勢一時的當權者,也不知歸何處了,玄都觀的遊人也絕跡了。詩人也想到了自己,十四年前就因看花題詩被逐出京,遠謫南荒十四年,這十四年中,人事滄桑,光皇帝就換了三個,朝政翻覆無常,政治鬥爭一直沒有停息,此起彼伏,真是不堪回首。雖然這樣,詩人還是勝利地回到了長安,又舊地重遊了。前度劉郎今又來一句,充滿了自豪感。
此詩透過玄都觀的盛衰變化,表達了詩人對當年顯赫一時的官僚權貴們的厭惡和蔑視之情,對他們一個個進行了挖苦和嘲笑,這說明詩人並不因十四年前寫了前詩被排擠出京而有所懊悔和畏懼,相反,他又繼續戰鬥,揮筆寫下了這首毫不妥協的詩篇,並在引中說:以俟再遊,表現了詩人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
據《舊唐書·劉禹錫傳》說,執政者看了這首詩及序後,更不高興,因此,詩人又被派到東都洛陽做了太子賓客這樣的閒散宮職。由此可見此詩的戰鬥作用。
兩首遊玄都觀的絕句,都寫得相當尖銳、潑辣,嬉笑怒罵,酣暢淋漓,諷刺深刻。白居易曾給劉禹錫的詩作序,稱他為詩豪,贊評說:其鋒森然,少敢當者。雖是論詩,實在也是對詩人人格的品評。由此觀之,此評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