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柳永> 柳永詞兩首教學設計

柳永詞教學設計

柳永詞兩首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柳永詞兩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柳永詞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初步瞭解詞的章法和句法特點。

  2、瞭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3、訓練學生初步掌握讀詞誦詞的能力。

  4、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教學重難點

  1、從詞的章法入手,瞭解詞的內容;

  2、抓詞眼,詳細分析名句,有助學生深入詞中境界。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單元教學提示,匯入新課:

  本單元是宋詞學習單元,教材為我們編選了宋詞創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的作品。說他們是宋詞的代表人物,因為他們是宋詞的創作的兩大流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透過對他們的作品的學習,我們更能宋詞的魅力。

  二、詞的相關知識介紹:

  1、詞的起源:詞產生於隋唐,盛行於宋,是一種和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簡單的說就是歌曲中的歌詞。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餘”“曲子詞”“曲詞”等。

  2、“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詞人依詞牌填詞。詞原來一般是沒有標題的,後來人們填詞也加標題,如我們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沁園春”是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長沙”是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詞可以分段,叫“片”或者“闋”。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三、《柳永詞兩首》的匯入:

  現在娛樂圈流行一個詞語叫“粉絲”,就是指一些偶像人物的崇拜者,追隨者。其實粉絲一族,古已有之,由來已久。宋代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柳永,就有過無數的粉絲。

  論狂熱,柳永的“粉絲”也絲毫不輸於今天的“超女”。由於他寫得一手絕妙好詞,隨便給哪個歌妓寫上幾句,她就會身價倍增。於是,歌妓們對他愛得發狂,能和柳七親熱唱和,很多是倒貼銀子。

  論鐵桿,柳永的“粉絲”更是忠心不二,無人可匹。柳永死時家無餘財,是他的那幫歌妓“粉絲”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認識不認識的“粉絲”們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以至於相沿成習,稱之為“吊柳七”或“吊柳會”。

  論“副作用”,柳永的“粉絲”也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作。追捧偶像,總難免有一定副作用。傳說金主完顏亮在讀罷柳永的《望海潮》後非常羨慕錢塘的繁華,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後來就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讓他差點兒成為漢奸。

  那究竟險些讓柳永成為那個時代的“漢奸”的《望海潮》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

  四、柳永簡介:

  柳永(987—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老七,世稱柳七,福建崇安人。本熱心功名事業,但仕途坎坷。曾以詞拜謁宋相晏殊,因內容風格不為宴殊所喜,失意無聊,流連坊曲,樂工歌伎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作詞,這些詞開始只流行於世,後來漸漸的傳入宮中。嘗有《鶴沖天》詞雲:“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讓宋仁宗看了後又嫉妒又氣憤說:“何要浮名,且去填詞。”因此落榜。後來也就解嘲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直到54歲時改名應試,方於景佑元年中進士,歷餘杭令、鹽場大使,終於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

  五、學習《望海潮》

  (一)、相關背景

  宋真宗咸豐末年,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好任兩浙轉運使,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

  (二)、賞析:

  (1)教師範讀後作朗讀要求。

  ①感情飽滿,適度誇張,鏗鏘有力。

  ②上闕寫形勝之地和錢塘江潮的壯觀。詞句短小。“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的而有氣勢的詞語,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湧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③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優美,詞曲變長,節奏平和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

  (2)學生朗讀體味。

  (3)內容賞析:

  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東南形勝”,是從地理條件、自然條件著筆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風景很優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社會條件著筆寫的。它是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那裡人眾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下面就對“形勝”、“都會”和“自古繁華”進行鋪敘。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是對“三吳都會”的展開描寫。“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風聯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緻;“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表現都市戶口繁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是對“東南形勝”的展開描寫。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錢塘江堤上,綠樹環抱,遠遠望去,鬱郁蒼蒼,猶如雲霧一般。“怒濤”兩句,錢塘江潮的澎湃與浩蕩。“天塹”,願意為天然的深溝,這裡用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是對“錢塘自古繁華”的展開描寫。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貿易情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業的豐富、商業的繁榮;二是衣著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披羅著錦。“競豪奢”,又總括杭州的種種繁華景象。

  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安靜的生活景象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這既是進一步描寫“東南形勝”,同時又是杭州人遊樂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蘇軾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也是寫了山河水量個方面。“重湖”,寫湖本身,西湖有裡湖和外湖;“疊巘”,寫湖岸,山峰重疊。西湖水碧山青,秀美異常,所以說“清嘉”。“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應“重湖”寫水裡荷花。紅花綠葉,蓮子清香,也是很能體現西湖特點的景物。南宋楊萬里說:“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三秋”,從時間著眼;“十里”,從空間著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的美景。

  西湖不論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是美的,所以就有遊人去遊玩。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羌管弄晴”寫的是白天人們悠揚的笛聲,“菱歌泛夜”寫的是人們晚上快樂歡快的歌聲,“嬉嬉釣叟蓮娃”時對前面兩句的總括,所以這一句寫的是杭州人民的遊樂。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寫的達官貴人到此遊樂的場景,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煊赫氣勢。詩人筆致灑落,音調雄渾,彷彿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最後兩句是寫給誰的?從哪裡看出來的?明確:詞中“圖將”是指把杭州美景畫出來,“鳳馳”指朝廷。這樣一來,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顯了。是說:希望長官把杭州美好的景色畫出來,等日後升遷,去朝廷做官時,可以把它拿出來,獻給朝廷,並誇示於同僚。這裡其實暗含對長官日後飛黃騰達、不斷高升的美好祝願。

  (4)亮點探究

  A、本詞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錢塘”的繁華?

  提示:歷史沿革、城市規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觀、生活圖景等方面。

  B、品味語言,鑑賞形象。

  ①。若把“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句中的“卷”改為“推”好不好,為什麼?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濤卷霜雪”表現了錢塘江潮來時波滾浪翻,排山倒海的氣勢,用“推”則顯得比較平板,力度與氣勢均沒有“卷”強,對浪花飛濺的情態描寫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②。“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表現了怎樣的生活情景?

  提示:這幾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菱舟泛夜,傳來陣陣歌聲;老叟怡然垂釣,幼童嘻嘻採蓮,好一派歌舞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③、“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加以賞析。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三秋桂子”就讓人聯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這美麗的傳說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

  六、總結:(主旨)

  這首詞著力描寫錢塘(杭州)的繁華,展現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藉以歌頌此地的地方長官治郡有方,政績卓著。

  第二課時

  一、匯入:

  一首《望海潮》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文才飛揚、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柳永。然而,考場接連的落第,仕途的失意,使他流連於勾欄瓦舍,為歌女填詞作曲,並與她們結下不解的情緣;但同時為了生計不得不到處宦遊,以期謀得一官半職,於是又不得不與佳人分離,浪跡江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最能代表柳永婉約詞風的《雨霖鈴》。

  《雨霖鈴》這首詞是作者離開汴京,與情人話別之作。此詞為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傑出代表。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悽婉動人。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麴”之一。

  二、學習《雨霖鈴》

  1、指導《雨霖鈴》朗讀。

  2、請同學們放聲朗誦詞作,邊讀邊思考:《雨霖鈴》抒寫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離愁別緒,情人間的傷離別。

  3、整體感知:不難看出,詞的上闋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對離人離別的過程,下闋作者透過想象為我們展示了“今宵酒醒處”和“此去經年”後的場景。

  4、請選出你感受最深的詞句來談談作者是如何深刻地展示他的內心情感的。

  教師引導歸納:

  (1)、“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寒蟬”——聽覺感受,一般是代表悲悽的形象,蟬叫聲淒厲,這淒厲的叫聲不僅打破離別環境的寂靜,更刺激著離別人的敏感神經,令人難以忍受,加重淒涼感受。

  “長亭”——送別地點,浸含著濃濃的離愁別緒;天色已晚,暮色漸起,人要回家鳥要歸巢,我卻要與心愛的人分離去浪跡江湖,前途未卜,迷茫失落,加重愁情。

  “驟雨初歇”——矛盾的心情:既想雨停,又不想雨停。雨停,他就可以離開這個傷心地去遠方尋求新的發展了;雨不停,正好又合了他的心意,想要再多留一會哪怕是一小會兒,再看戀人幾眼,再多說幾句綿綿的情話。

  這幾個意象的組合從聽覺視覺等方面把離別時的環境立體地描繪出來,營造出一種冷落淒涼的氛圍——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切。惜別的長亭,淒涼的深秋。壯士分別尚且悲傷,更何況這對一別可能成永訣的戀人呢?

  (2)、“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這是離別時的場景描寫。面對美酒沒有情緒,內心充滿的是無限的依戀與不捨。為什麼要喝酒?一為餞別,二為借酒澆愁,三也可能是驅除心寒。“無緒”一是沒有好心情,二是心緒紛亂如麻,想走又不捨得走,矛盾痛苦可見一斑。“留戀處”是有情人依依不捨,“蘭舟催發”是船家偏偏不斷地催促上船;多麼尖銳的矛盾。一方怨時間過的太快,一方嫌時間耽擱太久。一急一緩,兩相映襯,生動地刻畫了分別時不同人物的心理神態,突出離人的不捨、無奈和隱隱的對船家催促的煩惱。——用字經濟,手法高明。

  (3)、“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寫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開始由表及裡逐層揭示離人的內心世界。此是特寫鏡頭,語言通俗感情真摯,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執手”之精妙:緊緊地抓住不願鬆開(能否換成握、牽)。“竟”字之妙:竟然,為什麼竟然說不出話來?這是對詞人心境最真實的描摹:本來有千言萬語可此時不知從何說起,唯聞哽咽聲,況且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之間的柔情蜜意和此刻的難捨難分。互相保重可離人要去漂泊前途未卜;早日團聚可山高水長路途遙遠不知何日能聚;祝願離人願望實現可江湖兇險無法預知……所以,這裡邊不僅有兒女情長還有個人的擔憂。“無語凝噎”是寫出了最後必須要動身時的難捨難分的情態,悲傷、難捨、痛苦到了極致。

  (4)、“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一個“念”字,告訴讀者下面寫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遠的意思。這二字用得極好,不願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離人無限悽楚和無奈。“去去”二字連用,顯示出低沉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路上又思念佳人,離恨無限,頓感“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的痛苦淒涼。“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可謂濃矣,既曰“千里”又曰“闊”,空間可謂廣矣。在如此廣闊遼遠的空間裡,充滿了如此濃密深沉的雲煙暮靄,使人透不過氣,給人無限壓抑,其離愁之深前途之茫茫,可以想見。也令人聯想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愁苦;同時也襯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見無期的迷惘惆悵,景無邊而情無限。離愁之深,別恨之苦,溢於言表。這不僅抒寫了別後悵然空虛的心情,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後迷茫的前程。——幾個意象組合的畫面色調灰暗,低沉壓抑,傳達出詞人苦悶孤獨壓抑迷惘的情感。

  (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直接抒情。“自古”兩字,從個別特殊的現象出發,提升為普遍、廣泛的現象,擴大了詞的意義。但接著“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則強調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傷情離別,自古皆然,可萬不該在這冷落清秋的時節,這叫人怎能忍受?作者似乎在自我安慰,實則突出自己的傷別更重。“清秋節”一辭,照應起首三句,前後照應,針線極為綿密;而冠以“更那堪”三個虛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開拓了詞的境界,深化主題,極寫離別之痛。

  (6)、“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兩句之所以成為名句,就在於它沒有一個字寫情,而又沒有一個字不寫情。詞人設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後,我將身在何方呢?我的身邊還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嗎?不會有了,陪伴我的將只有岸邊楊柳,耳畔清風,天邊殘月!)

  “酒醒”二字很值得玩味。在上闋,詞人已經寫到“都門帳飲無緒”,既然是沒有情緒,為什麼還要喝呢?無非是借酒澆愁而已。(詞人本指望一醉解千愁,卻不料“舉杯消愁愁更愁”,酒醒之後越發空茫茫愁緒更濃,這怎不令人潸然淚下呢?)

  “楊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古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楊柳,楊柳依依,心中更湧起一縷縷離愁別緒。因而“楊柳岸”三個字明寫眼前景,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韻味。

  “曉風殘月”也是最能觸動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風是涼的,秋天早晨的風更涼;月光是清冷的,殘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殘月就顯得特別淒涼。所以“曉風殘月”給人一種特別濃重的悽清冷落之感。這樣,作者就透過寫景,很有韻味地點染出那種說不完訴不盡的離愁別緒。在這短短的兩句詞裡,作者集中寫了這麼多最能觸動離愁的物象,又寫得那麼鮮明那麼生動。這,正是它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7)、“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人進一步設想一年之後的情況。一年之後,詩人仍羈旅他鄉,形單影隻,縱使眼前一片奼紫嫣紅,繁華無限,也因無人共賞而如同虛設;即使有千種的風情萬般的情意也因無人共語而倍感痛楚。“更”和“縱”使情感更進一層,表明念之心切,愛之情深。以虛景、虛情的設想結尾,說明離別後的痛苦將與日俱增。結尾問句,更留有無窮意味,將離情推向高潮。

  三、本詞的寫作特色

  (1)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這首詞以冷落的秋景作襯托,精心刻畫難分難捨的惜別場景,進而想象別後的離愁別恨,情景相生。作為封建時代的文人,自傷身世,慨嘆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儘管真實,而情調未免悽愴;對現實儘管憂憤,而意志未免消沉,這是受時代侷限的反映。

  (2)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上闕重點在記別,下闕重點在述懷,前後呼應,渾然一體。作者善於運用鋪敘手法在前後呼應對照中逐步深入。下闕想象部分與上闕的寫實部分有一定內在聯絡。

  (3)白描的藝術手法:詞作在表現離人分別時,透過離別場面的描寫、鋪敘,讓讀者深切感悟離情。

柳永詞兩首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知識和能力:瞭解柳永詞的特點,感受評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學習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的手法;

  2、過程和方法:反覆吟詠,感受兩首詞的節奏美、音韻美;感受柳永慢詞的意境美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領會作者的真摯感情和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

  學習重、難點:

  領悟作者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感受詞的意境,情韻;學習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學習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望海潮》

  一、匯入,介紹作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自古吟詠杭州西湖的詩詞特別多,今天我們就來領略其中一篇,看看柳永筆下杭州西湖又具有怎樣的特色。

  介紹作者,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屬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鬱不得志,獨以詞著稱於世。他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生活的繁華,歌妓悲歡、願望及男女戀情,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有《樂章集》。

  寫作背景,歷來認為,這首《望海潮》是作者獻給兩浙轉運使孫何的。孫何是柳永的友人,當時駐節杭州。文中表現杭州繁華富庶的題旨,是為了稱頌祝願。來日升遷到朝廷做官,雖然杭州城無法帶去,但把這西湖美景繪成圖畫,可帶回京城去欣賞。

  相傳,後來金主完顏亮聽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後,便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更加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為此,宋人謝驛還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見羅大經《鶴林玉露》)說金主亮因受一首詞的影響而萌發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產生這一傳說,卻可以印證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是很強的。

  二、整體感知:

  讀、背,感悟詞的美。方法:範讀、學生齊讀、自由朗讀。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竟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囊,歸去鳳池誇。”

  思考:詞從哪些方面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三、細讀探究

  1、詞從哪些方面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

  ——上片重在寫杭州形勢之勝,從湖山秀美,江海壯麗,錢塘江潮的壯觀及街市繁華,士民殷富來描寫。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起首三句從地理和歷史兩個方面,抓住“形勝”和“繁華”兩個特點,對杭州做了高度概括。“形勝”“三吳都會”,杭州是這一地區的最大的城市。“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這幾句,具體寫“形勝”。“雲樹”,“怒濤”,“天塹”三句,是寫壯闊雄奇的錢塘江景色,高大茂密的樹木,護繞著江堤,堤外,奔騰的江水翻卷起狂波怒濤,真是一道寬闊險阻的天然屏障。

  “錢塘自古繁華”一句縱觀今古,交代了杭州悠久的歷史。杭州是一座歷史古城,早先春秋時代,它就是吳、越爭霸之地,秦代設定錢塘縣,隋朝改設杭州,五代時吳越國建都於此,發展為東南第一州,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以及“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這幾句,側重描繪“繁華”;選取了畫橋、翠幕、珠璣、綺羅等形容“三吳都會”的物阜民豐。“煙柳畫橋”是說柳色如煙,彩橋如畫。春日的柳樹,像一片嫩綠的薄薄的輕紗,掩映著一座座精美的橋樑。“風簾”,擋風的簾子。“翠幕”,綠色的帷幕。“參差”,長短高低不齊,這裡是形容城市房屋鱗次櫛比,高矮不一。“十萬人家”是說人煙稠密。雖說是個約數,但並非誇張。“市列珠璣”,是說市面上陳列著各種珍貴的物品。“市”,指貿易的場所。“戶盈羅綺”,是說家家戶戶盈箱滿櫃的綾羅綢緞。羅綺,有花紋的絲織品。“竟豪奢”是說人人競誇精美的服飾,比賽豪華闊氣。

  ——下片寫西湖的美景,遊人的歡快,歌吹盛況,最後以誇耀作結,歸美州將。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三句從湖山風光落筆。“重湖”,指西湖,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在錢塘門外築了一條長堤,世稱白堤。西湖以白堤為界,分為外湖和裡湖,所以詞人稱為重湖。“疊巘”,重疊的山峰。“重湖疊巘清嘉”一句,十分準確地抓住了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特色。“清嘉”,是清新,秀麗的意思。“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承“清嘉”而來,“三秋”,秋季三個月。“桂子”,桂花。這句是寫桂花飄香,時間很長,與“疊巘”相呼應。“十里荷花”,是寫荷花種植很廣,與“重湖”相呼應。這八個字,攝住了西湖“清嘉”之神,它點到即止,不施重彩,不做刻繪,留下了聯想的餘地。接下去,詞人換轉筆墨,從自然轉向人物。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羌管,就是笛子,“弄”,吹奏。“菱歌”,採蓮女子所唱的歌。“泛”,指聲音的飄揚。“嬉嬉”,形容很快活的樣子。“釣叟”,釣魚的老翁。“蓮娃”,採蓮的少女。這幾句寫西湖遊賞之樂。垂釣老翁和採蓮女娃是這幅遊賞圖中的人物。白天,笛聲在晴空裡盪漾,晚上,萎歌在夜空中漂浮,童顏鶴髮的老翁在釣魚,貌美如花的少女在採蓮,他們一個個都是那樣的歡快,真是一派晝夜笙歌的太平景象。

  2、很多人到過杭州,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杭州的美。

  沒有到過的同學引用一些詩歌文章,說說想象中的杭州之美。

  三、體悟藝術特色:

  1、作者抓住具有特徵的事物,用飽蘸激情而又帶有誇張的筆調,寥寥數語便筆底風生,迷人的西湖與錢塘勝景便展現在讀者面前。前片,主要勾畫錢塘的“形勝”與“繁華”,大筆濃墨,高屋建瓴,氣象萬千。寫法上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化。如,開篇三句點出了“形勝”、“都會”與“繁華”,但終究是概括性的直陳,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繼之而來的下面九句,便緊緊圍繞這六個字,做形象的鋪寫,境界立即展開:“煙柳畫橋”三句寫的是“都會”,“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等則側重於刻畫“形勝”,而“市列殊璣,戶盈羅綺”則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下片,側重於描繪西湖的美景、歡樂的遊賞與勞動生活。寫法上著眼於“好景”二字,尤其側重於“好景”中出現的人。“重湖”三句描繪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語,是千古迷人的麗句。“羌管弄晴”三句寫的是下層人民,“千騎擁高牙”三句寫的是州郡長官。結尾又以讚美的口吻收束。

  2、除飽滿的感情與適度的誇張以外,詞的語言,音律,詞調也與詞的內容結合得恰到好處。《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創的,詞牌與詞的內容以及地域性特點密切結合。上片寫形勝之地和錢江潮的壯觀,詞中用“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有氣勢的語言,詞句短小,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湧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而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時,文字優美,詞句變長,節奏平和舒緩,終於出現了“三秋桂子”這樣幹秋傳誦的佳句,繼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斷地加以點染,美麗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曠神怡了。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關於離別的詞很多,但情感卻有不少的差異,請你查詢資料,略加分類後,寫一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