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清照>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精選3篇)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精選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透過學習,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3.初步瞭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學習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品讀字詞,想象詞境,領悟情感,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2.有感情地吟誦詞,並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現在是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季節,這樣的季節往往會使人詩性大發,此時此刻,你最想為大家朗誦哪首詩詞?

  請生朗誦……

  2、同學們為大家帶來了這麼多優美的詩詞,今天我也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首詩《夏日絕句》,是同學們在練習二中接觸的一首詩歌。多媒體出示:《夏日絕句》

  請生讀詩歌,說說作者是誰?從這首詩歌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清照?生回答……

  師介紹:這首詩歌是李清照40多歲時寫的,那時兵荒馬亂,國破家亡,她和丈夫在逃亡途中經過項羽兵敗自刎的烏江渡口,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句。生齊讀詩歌。

  今天我們要一同學習的就是李清照的一首詞。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李清照和詞的相關知識。多媒體出示:李清照和詞的相關介紹

  3、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清照,走進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進李清照的內心世界。多媒體出示《如夢令》

  二、讀詞

  1、詞,是古代的一種歌詞,它有著很強的節奏感,請同學們拿出筆,用雙斜線給詞分分節奏。然後請生按照節奏讀詞,要求讀出節奏美。

  2.說說為什麼這首詞很順口,讓人讀來朗朗上口?——+押韻,那這首詞押的什麼韻?——暮、路、處、渡和鷺的韻母都是U。請生齊讀這首詞。

  三、品詞

  1、其實一首詞也就講述了一個故事,(板書:故事)自由讀詞,同桌交流一下,說說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師相機板書:沉醉、誤入、驚起

  A、“沉醉”僅僅是因為喝醉酒了嗎?還被這無限的夕陽美景給沉醉了,想想,李清照可能和誰在喝酒?生自由回答……請生讀第一句話。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們會幹些什麼?品讀“沉醉”:還有什麼也醉人呢?請生讀出濃濃的醉意。請生也來醉一次,讀第一句話。

  B、喝呀喝,聊呀聊,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李清照也該回家了,乘興而來,興盡而歸——“興盡”是什麼意思?盡美酒、盡美景,也可以說是盡興……請生也來盡興一次,請生讀第二句話。

  過渡:為什麼會誤入藕花深處?因為酒喝的大醉,還因為天色在逐漸變黑。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2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知道這個人嗎?(板書:李白),背兩首他的詩。其實,李白不只是“詩仙”,他還是“百代詞曲之祖”。

  知道這個人嗎?(板書:李煜),背幾句他的詞。李煜被稱為“詞聖”。

  知道這個人嗎?(板書:李明),這個人不是詩人,也不是詞人,但他對詩詞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詞,這個人就是——(生答:你)

  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詞人可不簡單,被稱為“詞國女皇”。有人用“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來評價她的詞學造詣,這個李易安就是李清照。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清照,走進李清照的詞,走進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進李清照的內心世界,一起研讀《如夢令》,與之一起徜徉於詞的世界。

  出示《如夢令》,讀詞。

  這首詞的題目是——(沒有題目,師相機指出“如夢令”是詞牌名,詞牌是填詞的曲調。同一詞牌可以填許多不同內容的詞,有的詞有題目,有的詞則沒有題目,沒有題目的',我們為示區分,往往以詞的第一句作為題目,如這首《如夢令》,我們就記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生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二、初讀課文,領悟大意

  1、一讀,讀通讀順

  要求:

  讀四遍,前兩遍讀準一個多音字“興”,認清一個生字“藕”的字形;後兩遍讀對停頓。

  檢查自讀情況。“興”讀第四聲,表興致,興趣。

  2、再讀,讀懂詞意

  學生自讀自悟,重點理解“興盡”。(師視情況補充“雪夜訪戴”——“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典故幫助學生理解)

  三、想象畫面,體味意境,品味語言

  1、三讀,想象畫面,體味意境

  師:古人有“詩中有畫”的說法,一首詩就是一幅畫,甚至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咱們自己再來讀讀這首詞,看看,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出哪些畫面?

  畫面1:“溪亭日暮”

  生讀“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想象畫面,並大膽描繪自己想象到的畫面。 師儘量用一些學生學過的詩文描繪,如:

  飛簷凌空; 溪上青青草;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曲徑通幽處,溪邊花木深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透過學習,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3、初步瞭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學習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品讀字詞,想象詞境,領悟情感,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吟誦詞,並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通讀全詞。

  1、瞭解詩與詞的不同

  出示李清照的詞,比較詩與詞有什麼不同?

  ——詩每行字數一樣,詞不一樣,有長有短。

  ——讀起來的氣勢不一樣。

  ——題目的不同。(瞭解詞牌名)

  2、認識詩人——李清照(課件出示:李清照生平簡介)

  二、初讀體會,把詞讀“胖”

  1、播放音訊:聽讀

  2、自己試讀,挑生朗讀。

  3、把詞讀“胖”

  根據課件提示的註釋,理解詞意,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讀懂了那句詞或哪個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讀品味,把詞讀“瘦”

  1、我們能不能把這首詞讀成一個字?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裡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小聲地讀一讀,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圍繞“醉”字美讀全詞,想象畫面。(板書:醉)

  ——醉態一:醺醺沉醉,忘記了回家:“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醉態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1)你強調了“晚”,為什麼強調它?①喝酒喝了很長時間②天色晚,看不清。

  (2)你強調了“深處”,說說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會感覺……

  詩人真的是喝醉了,(板書:酒醉)

  ——醉態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讓我們想象一下:

  視覺上,那時的天空……荷塘……鷗鷺……(關注色彩:綠葉、紅花、白鷺、餘霞,落霞與鷗鷺齊飛,荷塘與天空同色,這是一種夢幻的色彩)

  聽覺上,你的耳邊縈繞著……(鷗鷺撲稜聲、鳴叫聲;水聲,驚叫聲、划槳聲、嘻笑聲、歌聲、岸邊的偷笑聲……)

  深深地聞一聞,沁入心脾的是……;皮膚上感受到的還有……甚至,還有驚起一灘鷗鷺之後的無限遐想。

  哦,詩人在這美景中被陶醉了。(板書:景醉)

  (3)當我們的感覺這樣流動著,交織著,你的心底,瀰漫著一種什麼情緒?(歡樂的,輕鬆的,愉悅的,美好的,沉醉的,夢幻的……)

  美酒加美景,給了她美麗的心情,這種心情,讓我們讀著,看著,也跟著陶醉了。

  齊背《如夢令》。(板書:人醉)

  3、你聽——(《如夢令》歌詞)播放蔡琴《如夢令》,嘗試跟著唱和。

  四、對照比讀,延伸課外課件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比較:這兩首詞有什麼相似的地方?生仔細觀察後交流。

  這就是《如夢令》這種詞牌名的詞的特點。字數、句式和韻律都是一樣的。這首詞咱們以後還有機會細細地品味。

  五、課後作業

  推薦朗讀:李清照的《聲聲慢》。走進李清照,瞭解李清照前後期作品的不同。

  板書設計 如 夢 令

  酒醉、景醉、人醉

  【《如夢令》教後反思】

  在教學《如夢令》一課時,我認真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古詩詞的教學建議:“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景,體會詩歌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詩與詞的對比。在課堂開始,我先讓學生了解了詩與詞的不同,從而更好的認識詞、學習詞。

  二、朗讀全詞,讀出節奏。詩詞具有音律美,讀來抑揚頓挫。透過配樂配圖範讀,再讓學生自讀、指名讀等方式,使學生能讀出詞的節奏、初步瞭解詞的情感。

  三、結合註解理解內容。古詩詞的教學,最忌逐句串講。由於這首詞的意思淺白,貼近生活,學生易於理解,再加上學生課前已經預習過,因此,教學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首先讓學生在註釋的幫助下,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接著全班交流,請學生說說哪些句子的意思,讓學生明白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讀懂了詞的內容,而作者卻只用33個字就把一次郊遊的經歷寫清楚了,感悟古詩詞語言的凝練、含蓄。

  四、把握重點品味語言。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品讀,發現哪個詞最能概括表達詞的意境,並聯系詞的內容說出自己的體會。要求學生不僅要感悟哪個詞用得好,還要說明為什麼好,具體表現在哪裡。

  在尊重學生獨特體驗的基礎上,我再結合自身對文字解讀,引導緊扣詞眼,欣賞 “醉”字,分析詞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並感悟“醉”字和整首詞意的關聯,以及作者為何對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進而體會語言運用的精煉、巧妙,進一步感悟詞的意境、情感。像這樣憑藉情境,讓學生咀嚼詩句、品味詩句的語言的豐富內涵和情味,學生就有了很具體的感受調適。此時鼓勵學生把這首詞背下來,於永正曾這樣說過:誰擁有語言,誰就擁有了智慧。好的古詩文,好的現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記就不是學語文。

  在這節課上,學生輕鬆愉快地學了這首詞,也能有感情的背誦,但是由於教師的激情不夠,沒有很好的將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出來,所以學生在描繪詞的意境的時候,表達的不是很好。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也要繼續努力,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