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賀>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5篇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5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透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賀小傳》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1

  閱讀《李賀小傳》,回答問題。

  李賀小傳

  李商隱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

  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驉,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始已耳!”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雲。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餘四卷而已。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一版,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雲:“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欻下榻叩頭,言:“阿媽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長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煙氣,聞行車嚖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競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宮室觀閣之玩耶?苟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直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獨眷眷於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時人亦多排擯毀斥之。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1.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 率如此( ) ②受囊出之( ) ③欻下榻叩頭( ) ④排擯毀斥之( )

  2. 第二段寫李賀出遊苦吟一事說明了什麼?

  3. 第三段寫“長吉將死時”的情景,有傳奇色彩,在全文中期什麼作用?

  4. 從末段可以看出作者對李賀短暫的一生寄寓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5. 你最喜歡李賀的哪些詩歌名句?說明理由。

  【參考譯文】

  京兆杜牧替李長吉集作序,描繪李長吉的奇特很是詳盡,這就是世上流傳的。長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說起長吉的事來尤其詳盡。

  李長吉為人纖瘦,雙眉相連,長手指,能苦吟詩,能快速書寫。最先被昌黎韓愈知道。與長吉一起交遊的,以王參元、揚敬之、權噱、崔植最為密切,長吉每天都與他們一同出遊。從沒有先確立題目然後再寫詩,如同他人按照法式連綴成篇那樣,以符合作詩的規範為意。常常騎弱馬,跟隨一個小書童,揹著古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取囊中所有,見所寫很多,就怨怒地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嗎?”說完就點燈,送上飯給長吉吃。長吉從婢女那裡取出書, 研墨拿紙補成完整的詩,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弔喪的日子全都如此,過後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參元、揚敬之等隨時來從囊中取出抄好帶走。長吉常常獨自騎驢來往於京城長安和洛陽之間,所到之處偶有詩作,隨意丟棄,放在沈子明家的僅是所剩四卷罷了。

  長吉快要死的時後,忽然大白天裡看見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人騎著紅色的有角的龍,拿著一塊木片,上面寫著遠古的篆體字或石鼓文,說是召喚長吉,長吉全都不認識,忽然下床來磕頭說:“我母親老了,而且生著病,我不願意前去。”紅衣人笑著說:“天帝剛剛建成一座白玉樓,立即召你為樓寫記。天上的差事很快樂,不苦啊!”長吉獨自哭泣,旁邊的人都看見了。一會兒,長吉氣絕。他平時臥室的窗子裡,有煙氣向上冒,還聽到行車的聲音和微微的奏樂聲。長吉的母親趕緊制止他人的哭聲,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麼長時間,長吉最終死了。長吉的姐姐是不會編造出長吉這些事來的,所見到的確實像這樣。

  唉,碧藍幽深的天啊,是那樣的高,天上確實有天帝嗎?天帝確實有林苑園圃、宮殿房屋、亭觀樓閣這些東西嗎?如果確實如此,那麼天的高遠,帝的尊嚴,也應該有人的文學才華超過這個世上的,為什麼唯獨對長吉眷顧而使他不長壽呢?噫,又難道是世上所說的奇才,不僅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嗎?長吉活了二十七歲,職位不過奉禮太常,當時的人也多排擠誹謗他,又難道是奇才,天帝特別重視他,而人們反到不重視嗎?又難道是人的見識會超過天帝嗎?

  參考答案

  1.①大概。②接過。③忽然。④擯斥。

  2.說明李賀能深入生活,認真觀察,選材創作,刻苦執著,創作態度嚴謹,才能寫出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詩篇。

  3.李賀短暫的一生,家庭困窘,仕途失意,不容於世。人們惋惜英才早逝,故有此傳說。對封建社會摧殘人才的不滿與憤恨。

  4. 對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控訴與抨擊,對詩人早逝寄予感嘆惋惜之情。

  5.①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強敵壓境,城摧勢危,將士英勇抗敵,誓死報國。“陣前實事,千古妙語”。②“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唐代徵丁採玉,民夫身歷危崖險溪,飢寒無食,身死溪水。抨擊時弊,入木三分。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2

  李賀小傳

  李商隱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去。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餘四卷而已。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雲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下榻叩頭言:“阿母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長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有煙氣,聞行車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宮室、觀閣之玩耶?苟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獨眷眷於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時人亦多排擯毀斥之,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狀長吉之奇甚盡

  狀:描述,描繪B.語長吉之事尤備

  備:戒備、小心C.恆從小奚奴,騎距驢

  從:跟從,使動用法D.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

  造作:編造,虛構小題2:下列句子分為四組,全都表現李賀之“奇”的`一組是(3分)

  ①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②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

  ③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④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

  ⑤長吉將死時,忽晝見……,雲當召長吉⑥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A.①②⑤B.②④⑥ C.③④⑤D.①③⑥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賀寫詩時先苦心推敲,反覆吟詠,然後則揮筆而就,最早為大詩人韓愈所瞭解。B.晚飯後,李賀的女僕將他白天寫的詩補充完整,就放在另外的袋子裡,就不再翻看。C.李賀常往來於京、洛之間,所寫的詩隨意亂丟,所以他的朋友沈子明家裡僅存四卷。D.李商隱對李賀的文學才華非常欽佩,同時對他的英年早逝和不為時人所重感到嘆惋。小題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 (3分)

  (2)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 (3分)

  (3)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1:C

  小題1:B

  小題1:(1) 見寫的稿子很多,就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停下來啊!(3分)

  (2)長吉的母親趕緊制止他人的哭聲,等了大約能煮熟五斗小米那麼長的時間,長吉最終死了。(4分)

  (3)又難道是世上所說的奇才,不僅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嗎?(3分)

  小題1:完備,全面

  小題1:②介紹李賀交遊的情況,⑥說明李賀的壽命及曾任官職;①③④⑤分別從形象、行為、創作、傳說等方面說明李賀的“奇異”之處。

  小題1:不是由女僕補充完整,而是由李賀自己補充整理。

  小題1:本題考查翻譯能力。採分點為:(1) “所書”1分;“輒”1分;“乃始”譯為“才”1分(2) 止、待、竟各1分(3) “才而奇”1分;“獨”1分;“即”1分;反問句1分。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3

  長吉(李賀)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①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去。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餘四卷而已。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雲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歘②下榻叩頭,言:“阿母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長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有煙氣,聞行車嘒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宮室觀閣之玩耶?苟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獨眷眷於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③,時人亦多排擯毀斥之,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注:①程限:規矩法則。②欻:突然。③奉禮太常:唐代官職,從九品上。

  18.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4分)

  (1)恆從小奚奴(2)率如此(3)少之,長吉氣絕(4)苟信然

  19.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的句子。(6分)

  (1)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

  (2)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

  20.下面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李賀寫詩善於捕捉靈感,隨時記錄所見所得,不拘泥規矩約束。

  B.太夫人贊同李賀的創作態度,認為唯有嘔心瀝血才能寫出佳作。

  C.關於李賀臨終前的故事雖然荒誕離奇,但作者卻以為真實可信。

  D.李賀英年早逝,懷才不遇,本文表達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21.文章最後一段感情深摯濃烈,請對其寫作特點作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8.(1)使……跟從(2)大多,一般(3)不久(4)確實

  19.(1)(李賀)能夠費盡心思創作詩歌,而且寫得很快,最早被韓愈瞭解。

  (2)等了大概有煮熟五斗小米那麼長的時間,李賀最終還是死了。

  20.B

  21.最後一段作者連續提出了六個問題,前三問是問天,後三問則專問李賀的遭遇,層層遞進,反覆呼號,與前文平和的敘述形成鮮明反差。像李賀這樣“才而奇者”世所罕見,卻遭到世人的排斥,作者積鬱的悲憤透過連續的質問噴薄而出,將文章的情感推向高潮。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4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去。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餘四卷而已。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雲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下榻叩頭言:“阿母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長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有煙氣,聞行車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宮室、觀閣之玩耶?苟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獨眷眷於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時人亦多排擯毀斥之,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狀長吉之奇甚盡

  狀:描述,描繪

  B.語長吉之事尤備

  備:戒備、小心

  C.恆從小奚奴,騎距驢

  從:跟從,使動用法

  D.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

  造作:編造,虛構小題2:下列句子分為四組,全都表現李賀之“奇”的一組是(3分)

  ①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

  ②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

  ③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

  ④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

  ⑤長吉將死時,忽晝見……,雲當召長吉

  ⑥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賀寫詩時先苦心推敲,反覆吟詠,然後則揮筆而就,最早為大詩人韓愈所瞭解。

  B.晚飯後,李賀的女僕將他白天寫的詩補充完整,就放在另外的袋子裡,就不再翻看。

  C.李賀常往來於京、洛之間,所寫的詩隨意亂丟,所以他的朋友沈子明家裡僅存四卷。

  D.李商隱對李賀的文學才華非常欽佩,同時對他的英年早逝和不為時人所重感到嘆惋。小題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始已爾。”(3分)

  (2)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3分)

  (3)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1:C

  小題1:B

  小題1:(1)見寫的稿子很多,就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停下來啊!(3分)

  (2)長吉的母親趕緊制止他人的哭聲,等了大約能煮熟五斗小米那麼長的時間,長吉最終死了。(4分)

  (3)又難道是世上所說的奇才,不僅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嗎?(3分)

  小題1:完備,全面

  小題1:②介紹李賀交遊的情況,⑥說明李賀的壽命及曾任官職;①③④⑤分別從形象、行為、創作、傳說等方面說明李賀的“奇異”之處。

  小題1:不是由女僕補充完整,而是由李賀自己補充整理。

  小題1:本題考查翻譯能力。採分點為:

  (1)“所書”1分;“輒”1分;“乃始”譯為“才”1分

  (2)止、待、竟各1分

  (3) “才而奇”1分;“獨”1分;“即”1分;反問句1分。

《李賀小傳》閱讀答案5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19分)

  李賀小傳

  李商隱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①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始已耳!”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去。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餘四卷而已。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一版,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雲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歘②下榻叩頭言:“阿 ③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長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有煙氣,聞行車嘒④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宮室、觀閣之玩耶?苟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獨眷眷於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時人亦多排擯毀斥之,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選自上海辭書出版社《古文鑑賞辭典》)

  〔注〕 ①程限:讓人遵循的標準、規範。②歘(xū):迅速。③阿 :母親。④嘒huì,擬聲詞。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狀長吉之奇甚盡 狀:描述

  B.急止人哭 止:停止

  C.天之高邈 邈:遙遠

  D.排擯毀斥 擯:排擠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與”字,與“每旦日出與諸公遊”的“與”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秦伯說,與鄭人盟

  B.谷與魚鱉不可勝食

  C.無乃爾是過與

  D.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13.文章首段說“狀長吉之奇甚盡”,而“奇”也正是本文的主脈。請結合文字,概括李賀之“奇”。(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獨眷眷於長吉,而使其不壽耶?(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斷句(3分)

  15.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A.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B.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C.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D.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答案:

  11.B [解析] 止:使動用法,制止。

  12.A [解析] A項,和、跟,介詞,與例句相同。B項,和,連詞,表並列;C項,通“歟”,語氣助詞;D項,孰與:固定結構,與……相比,誰更……

  13. ①李賀長相奇;②李賀作詩奇;③李賀之死奇;④李賀之才奇。(答出3點計滿分)

  14. (1)長吉嫁給王家的姐姐,說起長吉的事來特別詳盡。(“語”“尤”“備”、定語後置句式各1分)

  (2)最先被昌黎韓愈瞭解(或“知道”)。(“知”、被動句式各1分)

  (3)為什麼唯獨對長吉眷顧卻不使他長壽呢?(“獨”“眷”“何……耶”、狀語後置各1分)

  15.C [解析] 注意語意的完整和句式的對應。

  [參考譯文]

  京兆杜牧替《李長吉集》作序,描繪李長吉的奇特很是詳盡,這就是世上流傳的。長吉嫁給王家的姐姐,說起長吉的事來特別詳盡。

  李長吉為人纖瘦,雙眉相連,長手指。能苦吟詩,能快速書寫,最先被昌黎韓愈知道。與長吉一起交遊的,以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最為密切。長吉每天都與他們一同出遊,從沒有先確立題目然後再寫詩,如同他人按照法式連綴成篇那樣,以符合作詩的規範為意。常常騎弱驢,一個小書童跟隨身邊,揹著古破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就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取囊中所有,見所寫很多,就怨怒地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嗎?”說完就點燈,送上飯給長吉吃。長吉從婢女那裡取出書,研墨拿紙補成完整的詩,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弔喪的日子全都如此,過後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參元、楊敬之等隨時來從囊中取出抄好帶走。長吉常常獨自騎驢來往於京城長安和洛陽之間,所到之處偶有詩作,隨意丟棄,所以在沈子明家的僅是所剩四卷罷了。

  長吉快要死的時候,忽然大白天裡看見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人騎著紅色的有角的龍,拿著一塊木片,上面寫著遠古的篆體字或石鼓文,說是應當召喚長吉。長吉全都不認識,迅速下床來磕頭,說:“我母親老了,而且生著病,我不願意前去。”紅衣人笑著說:“天帝剛剛建成一座白玉樓,立即召你為樓寫記。天上的差事很快樂,不苦啊!”李長吉獨自哭泣,旁邊的人都看見了。一會兒,長吉氣絕。他平時臥室的窗子裡,有煙氣向上冒,還聽到行車的聲音和微微的奏樂聲。長吉的母親趕緊制止他人的哭聲,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麼長時間,長吉最終死了。長吉的姐姐是不會編造出長吉這些事來的,所見到的確實像這樣。

  唉,碧藍幽深的天啊,是那樣的高,天上確實有天帝嗎?天帝確實有林苑園圃、宮殿房屋、亭觀樓閣這些東西嗎?如果確實如此,那麼天的高遠,帝的尊嚴,也應該有人的文學才華超過這個世上的,為什麼唯獨對長吉眷顧卻不使他長壽呢?噫,又難道是世上所說的奇才,不僅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嗎?長吉活了二十七歲,職位不過奉禮太常,當時的人也多排擠誹謗他,又難道是奇才,天帝特別重視他,而人們反倒不重視嗎?又難道是人的見識會超過天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