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清照> 李清照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

李清照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

李清照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知道這個人嗎?(板書:李白),背兩首他的詩。其實,李白不只是“詩仙”,他還是“百代詞曲之祖”。

  知道這個人嗎?(板書:李煜),背幾句他的詞。李煜被稱為“詞聖”。

  知道這個人嗎?(板書:李軍),這個人不是詩人,也不是詞人,但他對詩詞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詞,這個人就是——(生答:你)

  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詞人可不簡單,被稱為“詞國女皇”。有人用“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來評價她的詞學造詣,這個李易安就是李清照。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清照,走進李清照的詞,走進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進李清照的內心世界,一起研讀《如夢令》,與之一起徜徉於詞的世界。

  出示《如夢令》,讀詞。

  這首詞的題目是——(沒有題目,師相機指出“如夢令”是詞牌名,詞牌是填詞的曲調。同一詞牌可以填許多不同內容的詞,有的詞有題目,有的詞則沒有題目,沒有題目的,我們為示區分,往往以詞的第一句作為題目,如這首《如夢令》,我們就記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生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二、初讀課文,領悟大意

  1、一讀,讀通讀順

  要求:

  讀四遍,前兩遍讀準一個多音字“興”,認清一個生字“藕”的字形;後兩遍讀對停頓。

  檢查自讀情況。“興”讀第四聲,表興致,興趣。

  2、再讀,讀懂詞意

  學生自讀自悟,重點理解“興盡”。(師視情況補充“雪夜訪戴”——“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典故幫助學生理解)

  三、想象畫面,體味意境,品味語言

  1、三讀,想象畫面,體味意境

  師:古人有“詩中有畫”的說法,一首詩就是一幅畫,甚至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咱們自己再來讀讀這首詞,看看,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出哪些畫面?

  畫面1:“溪亭日暮”

  生讀“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想象畫面,並大膽描繪自己想象到的畫面。 師儘量用一些學生學過的詩文描繪,如:

  飛簷凌空; 溪上青青草;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曲徑通幽處,溪邊花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