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李白作文
導語: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眼中李白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眼中李白作文篇1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大唐”。余光中是這樣形容李白的。的確,李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第一無二的標誌。上下五千年,沒有哪個人在創作方面的才華可與他匹敵。用現在的話來說,李白是一個真正的偶像。無論是杜甫還是白居易,都是他的迷弟。我們讀李白,讀到是一個傳奇,看到的是一段恢弘的歷史,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的詩人是李白。我學的第一首詩不是李白的詩,我背的最多的詩也不是李白的詩。但每當讀李白,總有一種不能言語的興奮與暢快。事實上,那個時候的我並不懂得鑑賞其中的精妙,只單純地憑感覺罷了。漸漸長大後,再讀李白,發現他的詩理我越來越遠了,太過浪漫與誇張,讓我一度認為他只是一個沉浸在自我世界裡的理想主義者。可今日,我重新瞭解了他的一生,也重新認識了李白這個人,我再讀李白,彷彿看到了原來不曾看到的東西,重新找回了兒時讀他的詩的那份暢快,也平添了一份感動。《紙上的李白》中說道,唐朝與李白,是互相成就。我很認同這句話。我們總說大唐盛世,正是大唐的開放與包容,海納百川的氣度,賦予了李白這樣的大胸懷,他所有的悲,喜,是大悲,大喜,是超越了世俗,凌駕於物質之上的,同時在李白的筆下,我們感受到唐朝是這樣一個散發光彩,自由與恢弘的朝代。他的灑脫,他的格局之大,是其他詩人所不能比擬的。所以他的情感,所表達的意境,只有他能寫出來。我認為後人也並沒有刻意誇大李白的文學成就和提高他的地位,因為他就是中國文學史上那麼耀眼璀璨的一顆明珠。就像《如果沒有李白》中說,如果沒有李白,像白居易這樣的一些大文豪也能提升一個級別。
除了唐朝成就了李白,還有一個成就李白成為今天的李白的,是他金子般的靈魂。其實李白的人生並沒有我們想的那樣順利,他也有飢寒交迫,走投無路的時候,他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還因站錯隊被流放。但他並沒有如其他詩人一味表達自己的憤懣,發洩不滿。他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態度,即便鬱悶了,寫下的詩裡仍舊是一派豪氣,灑脫的氣息。李白與生俱來的藝術氣質,骨子裡透出的孤獨,是註定要成為詩人,藝術家。他浪漫多情,卻不敏感多疑;他玩世不恭,成日醉酒,卻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起也好,落也好,得意也好,失意也好,一壺香醇既盡,便都是過眼雲煙。
今天的我,作為一個現代人,很是羨慕他。李白的瀟灑,李白的才華,讓我欽佩。今天再讀李白,鼻尖不知怎的泛起一陣酸意,或許是他飽滿自由的詩歌填補了我們內心的空虛,也戳中了心中的痛處。
我眼中李白作文篇2
李白,是中國基因中一個偉大的名字,沒有哪個詩人像李白那樣為人熟知,併成為每個中國人印象中深刻的一部分。每個中國人像都與生俱來般在思鄉時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以說,李白和他的詩,是中國人的天生自帶的身份證明。
可是,深入瞭解李白之後,你會發現這位詩人的人生,卻顯得傳奇而孤獨。
從25歲離家後,這位詩人就獨自仗劍遠行,一步又一步走在他的理想之路上,慢慢走成了我所熟悉的李白。他的獨特人生經歷和時代背景造就了這位旅人的縱深和寬宏。他不像杜甫那樣憂國憂民,屋頂上那三重茅不足以牽動他的情感。他目光沉靜,他所在走的,所修行的是萬億年亙古不變的宇宙天地,就是超脫人社會性的最高理想。但這樣一位修行者,不同於經歷九九劫後的佛祖無情無念。李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詩人,困頓,愁苦,飢餓這些通通都可以從他的詩中找到。和同為唐代的許多大詩人相比較,李白多的是那點仙風道骨的俠氣。道家精神彌補了,也掩蓋了儒家的過分社會性。官場封閉了他的去路,他瀟灑一回頭,走向了更寬闊的路。
李白的孤獨是天生的,是形而上的。他一直在修行,找尋人的自由,拋棄掉社會的`框架,一步又一步解構社會。而在這個過程,也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到那種不被人理解的孤獨和痛苦。而狂妄自大的個性,也讓其在這條孤獨大道越走越遠。他不斷“吹噓”自己,朋友“吹噓”自己,粉絲“吹噓”自己,而自己也愈加成為一位狂熱修道者。也是這樣,在玄宗眼中的李白,就像永遠也只是一個偶像歌手,無論多有個性,也終究不是從政的人才。他自負狂傲,自視清高,不屑官場,也無心對抗險惡,以這樣的心態從政,只是讓矛盾激化,官場愈顯世俗,李白愈發清高罷了。
李白就是這麼一個人,矛盾而耦合。他的世界孤高遠大,身邊的朋友卻不少。他超脫放蕩,卻寫詩直言困於飢寒,他一生傳奇,最後卻以最普通的死法離開人世。現實中的李白可能遠不同於以往印象中的那個人。他終究無法擺脫人性的複雜。作為修行者,他沒有找到理想,雖才華錦繡,卻終為血肉之軀。但他的故事,遠未結束。無數人都在傳說這他的故事,他,還在修行。
我眼中李白作文篇3
李白青壯年時期,正是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不僅政治、經濟繁榮,文化的包容性更顯淋漓盡致。從唐朝出的書法作品字跡也可看到大唐的興盛。“莊嚴、敦厚、飽滿、圓健”是唐代沒血的真實寫照之一。且當時唐朝開放相容的政策孕育了唐代浩大明亮的文化境界,這些都可以從歷史書上尋到。讀了祝勇的《紙上的李白》,我方知原來唐代藝術之自由與浩蕩,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前朝的紛亂與當朝的安定的差距所帶來的變化。“到了唐代,曾經的悲慘和痛苦,都由負面價值神奇地轉化成了正面價值,成為鍛造大唐文化性格的大熔爐。”如此好的時代,正給予了文人一個大放異彩的舞臺,包容四海,相容幷蓄,摒棄了秦朝粗暴的思想統一,也不同於明清的思想專制,從而造就了唐代文學的時空感。大唐盛世,恢弘浩大,正是我心儀的朝代。
經歷
李白也算是位富二代,5歲隨父前往四川生活。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5歲的李白就開啟了驢友生涯。年少時的經歷使他眼界大開,此後的一生,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看過山河川流,期間也嘗過途中之艱苦,這種經歷在諸位有盛名的詩人中已屬難得。“從千里霜雪、萬里長風中脫胎而出,所以他的生命裡,有龜茲舞、西涼樂的奔放,也有關山月、陽關雪的蒼茫。”李白並不囿於所謂寒窗,而是從走四方的流浪,一定程度上也鑄就了他愛自由、浪漫,足夠灑脫的豪性。這樣的經歷已足夠吸引我,使我心生羨慕。
品格
風流瀟灑,放蕩不羈。李白在《韓荊州書中》寫到“自幼好任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劍術,二十而懷縱橫之策,欲遍幹諸侯。”這種獨屬於他的暴力美學在“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體現得淋漓盡致。
豪放任性,自信進取。李白曾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的一生也正是這樣做的,他更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豁達和自信。
坦蕩自然,待人真誠。當好友王昌齡被貶,其他人都避之不及,李白卻寫詩送行“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如此真摯,令人為之動容。
李白的盛唐時代,李白的浪跡經歷,李白的有趣靈魂,是他的特別之處。壯志難酬不能困住他,他有賜金放還的=瀟灑,更有乘風破浪濟滄海的排遣。李白的氣魄觸動我至極,要是能重來,我願體會李白這傳奇色彩的人生,即便有床前明月光的孤獨,但只有這樣,人生才會完整。
我眼中李白作文篇4
我眼中的李白,是矛盾的集合體,他是將儒仙俠三者合以為氣的第一人,他有那種天上地下獨來獨往的氣概,又有用世濟時,汲汲於功名的壯志。這種矛盾並沒有困惑他的心志,而是勾勒出李白的稜角分明,狂放豪邁的真性情。
我眼中的李白,特例獨行,淡泊名利。曾幾何時,他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昂首挺胸走進皇宮,在他的眼裡沒有功名利祿的誘惑。有的只是一展才華,報效國家的豪情。然而事與願違,不可一世的李白怎能卑屈地作個“御用文人”?“安能捶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的開心顏。”只有李白這般狂放的人吐的出這樣的詩句,也只有他,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他驕傲,因此不會向任何人卑躬屈膝,因而在他的筆下,無數的“若垂天之雲”的詩篇留於後世也,千古不朽。
我眼中的李白,對酒當歌,享受人生。他的狂放,他的才氣,終遭人妒;但即使仕途受挫,即使孤獨寂寞,即使懷才不遇,他也仍可以高唱“天生我才畢有用”,仍可以“舉杯邀明月”,也仍可以“一醉累月輕王侯”。酒的清冽張顯了李白的狂放,李白的豪邁給酒添了幾分魅力。失意時借酒消愁,的意的時候飲酒助興,酒陪伴李白走過人生的大起大落,無論何時何地,李白都是“人生的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他固然有愁苦,他固然有寂寞,可他從沒放棄過,他知道人生短暫,轉眼就“青絲如雪”。一去不復返,面對無限的時間與有限的矛盾,他懂的享受人生,懂的抓住生命中每一個瞬間。
我眼中的李白,追求理想,嚮往自由。他眼中的長江,不僅僅是滔滔江水,而且有“白波九道流雪山”的氣勢;他眼中的天姥山,可以“勢拔五嶽掩赤城”;他眼中的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切高山大川都就像是他的內心世界,他追求沒有阻隔的大地,他將自己的感情融于山水,將豪氣賦予景物,一吞一吐道出他崇高的理想,沒有矯揉造作,有的只是真實,真摯。
他是空中的一輪明月,月光所及的地方都有他浪漫的氣息,他並沒有隕落,他只是永不安於現狀,永不停止追求的尋覓了另一個世界繼續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