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集》後序閱讀答案
《李白詩集》二十卷,舊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雜著六十篇者,知制誥常山宋敏求①字次道之所廣也。次道既已類廣白詩,自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後。餘得其書,乃考其先後而次第之。
蓋白蜀郡人,初隱岷山,出居襄漢之間,南遊江淮,至楚觀雲夢。雲夢許氏者,高宗時宰相圉師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雲夢者三年。去,之齊魯,居徂徠山竹溪。入吳,至長安,明皇聞其名,召見以為翰林供奉。頃之,不合去。北抵趙、魏、燕、晉,西涉歧、邠,歷商於,至洛陽,遊梁最久,復之齊、魯,南浮淮、泗,再入吳,轉徙金陵,上秋浦、潯陽。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節度東南,白時臥廬山,璘迫致之。璘軍敗丹陽,白奔亡宿松,坐系潯陽獄。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驗治白,以為罪薄宜貰,而若思軍赴河南,遂釋白囚,使謀其軍事,上書肅宗,薦白材可用,不報。是時,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終以汙璘事長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峽江,至巫山,以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如潯陽,過金陵,徘徊於歷陽、宣城二郡。其族人李陽冰為當塗令,白過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時寶應元年也。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
範傳正為白墓誌,稱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勝景,終年不移”。則見於白之自敘者,蓋亦其略也。《舊史》②稱白山東人,為翰林待詔;又稱永王璘節度揚州,白在宣城謁見,遂闢為從事。而《新書》又稱白流夜郎,還潯陽,坐事下獄,宋若思釋之者,皆不合於白之自敘。蓋史誤也。
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於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餘以為實錄。而《新書》不著其語,故錄之,使覽者得詳焉。
(選自《曾鞏文集》,有刪改)
【注】①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書家。②《舊史》:指《舊唐書》,下文《新書》指《新唐書》。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久之,復如潯陽到……去
B.白過之,以病卒經過
C.或遇勝景,終年不移優美,美好
D.遂闢為從事徵召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因留雲夢者三年復之齊、魯,南浮淮、泗
A.B.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至巫山,以赦得釋則見於白之自敘者
C.D.
不賂者以賂者喪而君幸於趙王
7.從詞類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和“以女妻白”中的“妻”相同的一項是:()
A.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B.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
C.餘自齊安舟行至臨汝D.秦王恐其破璧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白詩集》二十卷本來只有七百七十六篇,透過北宋著名藏書家宋敏求的增補變成了一千零一篇、雜著六十篇,宋敏求還親自撰寫了序言。
B.李白因李璘的牽連被拘押,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認為李白罪過很輕,應當赦免,並向皇帝上奏章推薦李白,但皇帝沒有答覆,李白最終被判流放。
C.李白是蜀郡人,最初隱居在岷山,但《舊唐書》記載李白是山東人。作者認為,《舊唐書》的記載和李白的自述不相吻合,因而大概是錯誤的。
D.和一般序言不同,這篇後序沒有涉及對李白詩歌的評價,而是對李白的生平及蹤跡進行考辨,尤其是對李白被李璘徵召和流放一事的考證更為詳細。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列文段斷句。(4分)
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於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餘以為實錄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餘得其書,乃考其先後而次第之。(3分)
②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3分)
參考答案:
5.B應解釋為“拜訪。
6.D(D、介詞,在/介詞,被。A、連詞,於是,就。B、動詞,到,往。C、介詞,因為。)
7.B(B、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A、形容詞意動用法。C、名詞作狀語。D、形容詞使動用法)
8.D“沒有涉及”錯,原文最後一段也對李白的詩歌進行了簡短的評價。
9.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於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餘以為實錄。
①我得到這本書,於是考證各篇創作年代的先後,按順序進行編排。(得分點:乃、考、次第)
②他一生的經歷就是這樣,這些從李白詩作、文章的自述中可以考證出來。(得分點:更涉、語意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