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你是人間四月天詩歌賞析

你是人間四月天詩歌賞析

你是人間四月天詩歌賞析

  導讀:這首詩發表於1934年的《學文》上。關於這首詩有兩種說法:一是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為兒子的出生而作,以表達心中對兒子的希望和兒子的出生帶來的喜悅。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你是人間四月天詩歌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1、走進作者瞭解創作背景

  建築學家林徽因

  林徽因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作家林徽因

  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民國文化想象”中的林徽因

  她經常見諸在各種詩歌、小說、影視等作品中,代表的有黃磊、周迅主演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

  總之,林徽因,這個傳奇女性,在歷史上留下屬於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林徽因學習她的代表作——詩歌《你是人間四月天》。

  2、初讀全詩,感知文字

  好的詩是要讀的,正如蘇東坡雲:“三分詩七分讀”。帶著問題讀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3、自由朗誦,創造性誦讀

  (1)、透過這首詩歌,你頭腦中產生出哪些畫面。

  (2)、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這樣的季節裡,詩人要寫下心中的愛,寫下一季的心情。詩人要將這樣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這樣的季節有著什麼樣的春景呢?

  4、合作探究

  (1)、文字分析

  詩歌共分五節,聲音可以點亮周圍的風,而輕靈是由聲音的脆質導向畫面的光豔&,在通感中,交舞著變的是春天的面相,這一組文字中,由對人的懷想引向聲音,又藉助聲音引向春光,交舞的變是寫場景,構成了一個熱鬧的開端

  接著換了一個場面,其實是一個黃昏,但是不是淒冷的黃昏,而是溫暖微醺的黃昏,“風吹”、“星閃”和“雨灑”是一種溼潤的感覺,是早春的感覺。

  下面兩節轉入春天和人的雙重讚美,這實際上是詩的主題的呈現,即歌頌心目中的你。把“你的喜悅”和春天的“輕”、“娉婷”、“鵝黃”、“新鮮初放芽的綠”揉在一起,那春的特質便是你的面貌,於是你獲得了“鮮妍”、“天真,莊嚴”、“柔嫩喜悅”的讚美,最關鍵的兩組意象在這裡出現“你是夜夜的月圓”和“你夢期待中的白蓮”。

  第五節的聲音很清晰’很明朗。“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我們會注意到,在這一節中,不同的意象得到了統一,“一樹一樹的花開”、“你”還有“四月天”,他們統一在“愛”、“暖”、和“希望”這三個詞中。

  四月是溫暖的季節,詩歌中,出現了十一處“你”字,只出現了開始的一處“我”字。但是,“我”和“你”才是主題,這一主題在最後一節落在愛與暖上,這是這首詩的一層秘密。在表面的“鮮豔”、“輕靈”和溫醺的四月天裡,說“愛”與“暖”的是“我”和“你”。

  (2)、色彩感分析

  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鮮妍、鵝黃、綠、白蓮,我們對這些色彩進行光譜分析會發現,它們給人類視覺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與人的溫暖的心理感受相關,帶給人們一種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