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晚桃花原文及賞析

晚桃花原文及賞析

晚桃花原文及賞析

  原文:

  晚桃花

  [唐代]白居易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閒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譯文

  一株盛開的桃樹,花枝斜垂在水面上,因為被茂盛的松竹遮蔽,開放得晚一些。

  若不是傾斜的夕陽透入林中,還沒辦法發下它,不過也只有我這樣喜歡尋幽探勝的閒人,才會過來一探究竟。

  可惜這棵桃花長得不是地方,就像出生寒門的人才容易被忽視,貧窮人家的女兒總是比常人要遲些才能出嫁。

  可憐這桃花在這春意正濃的時候,快要凋零了也沒有享受到春光和遊人的賞識,今天機緣巧合被我發現,就折一枝回去欣賞。

  註釋

  亞:通“壓”。

  無由見:沒有辦法看見。

  寒地生材:這裡指出身寒門的人才。

  校:通較,比較,較為。

  春深:春意濃郁。

  白侍郎:白居易時為刑部侍郎。

  賞析:

  這首詩借景言情,情因景生。正是晚放的“一樹紅桃”觸發了詩人的創作機緣,才使他生髮出那麼深長的聯想與感慨。它不僅描繪了“春深欲落”的“晚開”桃花的冷清與孤寂,而且透過對桃花的憐惜和詠歎,抒發了詩人的珍愛人才之情。

  “一樹紅桃椏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先勾畫桃花灼灼盛開、綽約動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環境。滿樹桃花,紅豔似火,它的枝椏伸向池塘的水面,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翠竹掩映,青松遮蓋,它雖然遠離百花又開放得較晚,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個性。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閒人豈得知”,是從首聯描寫轉人三聯議論的自然過渡。詩人感嘆,這美麗的花只因偶然的機緣才被人發現,若不是斜日臨照,與紅花相映,人們便觀賞不到這“一樹紅桃”;若不是作者自己是一個投閒置散的人,就不會知道在這“竹遮松蔭”的幽靜之處,還會有豔麗動人的桃花。

  “寒地生材遺較易,貧家養女嫁常遲”是詩中的警句,也是全詩的主旨所在。詩人把警策的議論和形象化的比喻結合起來,既顯露出銳利的諷諭,批判的鋒芒,又含蓄蘊藉,發人深思。因為生長在貧寒的地方,便容易受到冷落和輕視,花木是這樣,人亦如此。作者用貧家女兒的遲嫁,這一常見的社會現象,生動譬比,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十分重大的問題:識別人才和選拔人才的問題。不應因為家世貧寒,便棄而不用,選拔人才應當唯賢是舉,廣為蒐羅,這正是詩人要抒寫的真正思想。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灼來折一枝”便緊緊承接著第三聯的議論和慨嘆,寫出了詩人對桃花的憐惜與珍愛。他獨具慧眼,折取一枝,這種與眾不同的惜花之情,正反映出詩人對人才問題不同流俗的見解。

  前人論白居易之詩時說:“善言情者,吞吐深淺,欲露還藏,便覺此衷無限。”(陸時雍《詩鏡總論》)白居易的詩雅俗共賞,富有情味,他所運用的語言大都淺顯平易,接近口語,但又十分注意語言的加工和提煉,以便使通俗的字句,表達出深厚的情致。這首詩中的“一樹紅桃椏拂池”、“貧家養女嫁常遲”等詩句,既自然流出,不覺晦澀,又不同於生活中的口語,顯然經過了詩人的選擇、提煉和藝術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