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讀後感(通用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詞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詩詞的讀後感 篇1
中國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詩,也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她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她都像老師那樣教導著我們,關心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聞名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眾人所遺棄,不被眾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她們在幹些什麼呢?原來它們一直在等待著,等待我們的發現。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
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便會發現,每一首是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的流浪者重新成為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著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她而努力,為她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詩詞的讀後感 篇2
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語文教育專家顧振彪主編的《唐詩三百首》是教育部語文課標準編寫,青少年必讀的100部中外名著。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作為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總集,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的縮影和見證。唐詩取材豐富,體式多樣,格調高雅,所以我很喜歡讀唐詩。
《唐詩三百首》有幾首詩令我念念不忘。
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意思是說“慈母用乾枯的手拿著針線,顫抖地為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著冬衣。母親一針一線仔細地縫補著,心想著孩兒這次遠行將遲遲不會回來。正像小草難以報答陽光一樣,兒子又怎能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遊子吟》是一首歌頌母愛的詩,詩中真切地讚美了偉大的母愛。詩篇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牽掛不捨之情。雖無言語,雖無淚水,卻表現出濃濃的母子情深,扣人心絃,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昇華,以形象的比喻,寄託赤子內心對母愛的感激。全詩語言樸實無華,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
其外,諷喻詩《古從軍行》、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園風光詩《過故人莊》也是我愛讀的詩篇。
《唐詩三百首》真是一本好書。
詩詞的讀後感 篇3
在寒假裡,我讀了一本《詩詞中的科學》。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古詩裡也有科學知識。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為什麼會春眠不覺曉呢?原來這是季節變化的生理反應,和冬天相比,春天天氣暖和了,皮膚裡的毛細血管開始擴張,更多的血液流進毛細血管、流進大腦的血液就少了,血液供不夠,所以就容易打瞌睡。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為什麼霜葉紅於二月花?原來樹葉的顏色和它含有的色素有關係。葉綠素比別的色素驕氣,到了秋天就受不住低溫的影響,常常被破壞消失了。這時候樹葉裡留下了比較穩定的其它色素,樹葉就漸漸變成了別的顏色。如類胡蘿蔔素多,就變成了黃色。如果樹葉裡有大量紅色花青素,就變成美麗的紅葉了。除了楓葉外,還有葉子是紅色的樹,如槭樹、烏桕、黃櫨、漆樹和別的一些樹木,在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會生成美麗的紅葉。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處覓,不知轉入此中來”。為什麼山下四月的桃花已經謝了,山上的桃花才剛剛開呢?原來高度大約每上升100米,溫度平均下降0.6℃,這是垂直遞減率。所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這樣產生的。
原來語文和科學學習可以聯絡在一起。在學習中,我們可以把一個學科和另一個學科聯絡起來想想,也許你會有更多的發現。
詩詞的讀後感 篇4
唐詩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詩歌是中國文學中最古老的文學樣式。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中一共有三百首古詩,每一首古詩都蘊含著深刻的含義。對於四年級的我,讀完了一首古詩,我會明白這首詩的意思,但其中深刻的歷史意義還需我去慢慢體會,許多知識還需要我繼續去探討。唐詩,被譽為“中國詩歌顛峰”,讀了《唐詩三百首》一書,我從中感受到唐詩的絢麗多彩,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史是最璀璨的明珠,是中華民族的珠寶。唐代是詩人輩出的時代,令人驕傲的是盛唐出現了李白、杜甫二位最偉大的詩人。唐詩所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代,內涵十分豐富。
當我讀到“詩仙”李白《望廬山瀑布》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時,我體會到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有著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在讀到“詩聖”杜甫的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我為杜甫一心為國、為民的偉大情操而感動。從王昌齡《出塞》那句“但使龍城習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唱出了戰士們多少驚心動魄的軍旅生活,體現了唐代詩人慷慨激昂的男兒風度和建功邊塞的英雄氣慨。
從我所讀的唐詩中,我知道了中國傳統詩詞的博大精深,有我們的民族特色,同時讓我認識了一個道理:我們小學生從小要有遠大的抱負,做事情要腳踏實地,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詩詞的讀後感 篇5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是一本書,一本文化深淵的好書,一本成長必備的書。瞧,這一首喜人的古詩,那一首感人的優美詩詞,又有文學修養必備的東西,真是一本好書!可惜,沒有插圖。
這裡面全是詩,也有註解、譯文、詩人介紹、賞析等其他東西。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寫江南多美啊!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句道出了蜜蜂的辛勤,還暗喻了人們要學習蜜蜂這種難得“付出甚多而索取極少,不貪小便宜的精神”。
在這裡,我認識了許多詩人,並和他們交了朋友,有存詩最多的陸游、改革失敗的王安石、只活了26歲的林升、詩詞夫妻趙明誠和李清照……在這當中,只有王安石改過革,但失敗了,後憂憤而死,如不這樣,他也許還能活長點,他只活了65歲。
這裡面還有一些精彩的故事,比如說:尋求生花妙筆、老僧借竹、俏話連篇、謎語詩……蘇軾妙語拒友尤為有趣,講起了故事拒友,不懂的人還真以為他答應了呢!還挺有道理的。不挑明說,暗喻作比喻,太有意思了!
這本書非常好,我向你們推薦它。我還給它作了一首詩:
《此書》
教吾悟道理,
淵倫難見以。
如言此物透,
深研其中理。
詩詞的讀後感 篇6
在最近的這些天裡,我學習了許多古詩詞,其中有婉轉動人的《洛神賦》,有雄渾壯闊的《離騷》;由毛澤東震撼人心的《滿江紅·與郭沫若同志》,也有范仲淹流傳千古的《岳陽樓記》。
然而,其中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屈原的《離騷》了。在一千多字的長篇史詩中,屈原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受盡屈辱,流離失所,卻依彭咸之遺則,為了使國君醒悟,屈原不顧讒言咒罵,毅然站在了皇帝的面前。
在充滿變詐與殘酷的仕途生涯中,屈原堅決不同流合汙。“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屈原為了國家存亡,雖身處高位,卻不畏生死,堅持原則,敢於鬥爭,懷著“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崇高思想,堅持到了最後。
《離騷》這首詩不僅寫出了屈原對國家的熱愛,也寫出了屈原潔身自好的高尚品格,體現出了屈原深深的人格魅力,同時《離騷》也是中國詩詞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然而,《離騷》只是屈原詩詞中的一小部分,還有許多類似《天問》,《九歌》都是詩中經典,這不僅是對詩詞巧妙的體現,更是體現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燦爛。
詩詞不但是對個人修養的體現,同時也能陶冶人的情操,所以,我們應該多讀古詩詞,細細品味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
詩詞的讀後感 篇7
這首古詩主要寫了陸游對收復失地、洗雪國恥、重新統一祖國的無比渴望。全詩28個字,字字珠璣,發自詩人肺腑,真摯感人。“家祭無忘告乃翁”寫出了陸游在彌留之際,卻還依然為祖國的安危、建設著想,表現出他執著而強烈的愛國熱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可以看出詩人豁達的生死觀,他並不怕死,只是為不能看到支離破碎的國家重新統一而悲傷,可見陸游是一個十分愛國的詩人。 古往今來,像陸游這樣的愛國人士還有很多。明朝鄭和七下西洋,為我國航海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促進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經濟來往;宋代岳飛,兒時母親就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他牢記心頭,最後為抗擊金兵作出了巨大貢獻;解放戰爭時代,黃繼光在十分危險的情況下,捨身炸碉堡,劉胡蘭不怕犧牲、英勇就義。
俗話說得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先人們都這麼愛國,何況我們這些後來人呢?如果沒有這些愛國人士,哪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牢記他們的豐功偉績,因為他們的存在,祖國才變得繁榮富強。
是他們讓我們的國家從弱小走向強大、從貧窮走向富裕、從黑暗走向光明,讓中國成為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者。我們這一代孩子生長在這麼優越的環境裡,一定要向愛國志士們學習,勤奮學好每一門功課,爭取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社會多做貢獻!
詩詞的讀後感 篇8
中國文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忙其是古代詩詞。我喜歡讀詩,詩中描寫的山水、情猶如一幅美麗的圖景,從中我們可以悟出許多道理,我們不妨去欣賞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是一曲野草頌,也是生命的頌歌,同時也抒發了深深的離別之情。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緊緊拘住題目“古原草”三字。第二句“一歲一枯榮”,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迴圈的規律。三四兩句是一、二兩句詩意思的擴充套件,進一步寫野草頑強的生命力。不管烈火怎樣焚燒,只要春風一吹,野草就會蓬勃生長起來。五、六回句用“侵”、“接”兩個動詞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暗寓野草的繁衍不息,生機勃勃。“古道”、“荒城”應該是友人即將經歷的外所。最後兩句點明題中“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春草比喻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讀罷該詩,感悟頗深,詩中不僅描寫了草原的四季場景,而且給人的一種力量,一種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這正是我們新世紀一代應該學習和具備的精神,回首中國的歷史,不正是一部抗爭的史詩,一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壯麗詩篇。
我喜歡讀書,詩給人一種豪情,給人一種力量。振奮精神,明白事情,鼓勵我們前行。不畏懼前進中的困難。
詩詞的讀後感 篇9
“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軾雖被貶到密州,卻不以己悲,在鐵溝、黃茅岡盡顯雄姿。“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氤氳於蘇軾胸中,厚積薄發,彰顯自己馳騁沙場、殺敵報國的決心,不禁令人慨嘆。
廣闊的綠野,放眼望去,雄鷹展翅翱翔。蘇軾駕馭鐵騎,馬兒嘶鳴,疾馳而去,且學天驕彎弓射大雕。這,是灑脫的快樂!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莫聽穿林竹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蘇軾又被貶入了萬丈深淵。把酒獨飲,豈能自甘頹廢耶?此乃蘇軾也,雖屈於偏遠之地,豈可自棄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是不羈的,甩開不盡的煩惱,用最曠達的胸懷接納一切。在鄉間小院,他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于田間小路,他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自由豪放的快樂,在蘇軾心底蔓延……
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反覆的進宮與貶謫,蘇軾選擇了釋懷。心中保留了一方快樂的淨土,那是在鄉間修來的氣度。忘卻宮中的阿諛奉承、權權相爭,忘卻諸侯之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忘卻當年的烏臺詩案,只待閒看時,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這,是過眼煙雲的浮華萬千之下的超然的快樂!
蘇軾是錦繡大宋中的一代才子,自是一家的他,把煩惱拋之腦後,總會在詩詞之中渲洩心中的快樂。這快樂積攢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坦然,凝聚著“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激昂。把握這份快樂,我的心中也似有一股豪邁之氣盪漾開來……
賦是介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從戰國時荀卿的《賦篇》創其名開始,先後出現了宏篇鉅製的漢賦、駢偶講究的駢文。這篇《前赤壁賦》是韻文,從頭至尾換了十二次韻;像漢賦一樣,採用主客答問的方式來闡述作者的思想、認識;又似駢賦和律賦,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與對偶,具備了"賦"的基本特徵,但它又不為"賦"這種文體所拘泥,多處運用散文筆法,句式有時長短、有時整齊,參差錯落,可以稱得上是散韻巧妙結合、詩文和諧統一的佳篇,對辭賦體的發展與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以往的遊記散文,大多以紀遊寫景或於紀遊中借景抒情為主,而東坡的不少散文,卻開創了一種新的寫法。在這些文章中,作者並不著意寫景,而是以闡明哲理,發表議論為主。借題發揮,借景立論的獨特風貌貫串於字裡行間。《前赤壁賦》就是這種新型遊記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一葉小舟,來到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遊玩,明月一輪映于波平浪靜的江面,送爽的清風徐徐吹來,茫茫白露布滿大江,水光山色與中天夜月相輝映,主客對酌於舟中,酒酣耳熱後和著悽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然後又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傷和對人生如寄的慨嘆,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發到哲理的暢達,進而以蘇子的對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來,"變"與"不變"的理論和"物各有主"的觀點好似一劑"愀然"的靈丹妙藥,使客人終於"喜而笑"。
《前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於文中反覆再現風、月形象。歌中的"擊空明兮泝流光"則是由景入論的轉折。客的傷感起於曹操的"月明星稀",終於"抱明月而長終"、"託遺響於悲風"的悲哀,仍然不離"風"、"月"二字。蘇子的對答,亦從清風、明月入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後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覆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複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
之所以說《前赤壁賦》是蘇軾散文的代表作,是因為這篇文章幾乎包攬了蘇文的主要風格特點。宋元明清以來,不少文人紛紛指出,蘇文的風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說是"汗漫",是"暢達",是"一瀉千里、純以氣勝",確實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夠全面、確切。從《前赤壁賦》來看,蘇文的風格乃是一種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陽剛之美。文中無論說理,還是敘事、抒情,都能"隨物賦形"、窮形盡相,寫歡快時可以羽化登仙、飄然世外;述哀傷時,又能拿動蛟龍、泣嫠婦作比;而蘇文的舒捲自如、活潑流暢,在《前赤壁賦》中也不難發現,像"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樣的句子真是一氣呵成,如同"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至於語言的精練生動、詞簡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舉來,毫不費力。"徘徊於斗牛之間"的"徘徊";"渺滄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鈞,讀來似鏗鏘作金石聲。《前赤壁賦》一文還充分體現了蘇軾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暢的特色,那種純真自然之美給古往今來的無數讀者帶來了多麼難忘的藝術享受。
詩詞的讀後感 篇10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裡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淨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絡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迴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託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遊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裡“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愛人嗎?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飛也徒勞;看江面,魚兒在深水裡躍動,只是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用。“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如今也無法傳遞音訊——該又憑添幾重愁苦!
最後八句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悽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麼遙遠。“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嫋嫋,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藉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詩的韻律節奏也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盪,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律,有節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迴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互動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後應,既迴環反覆,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
詩詞的讀後感 篇1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首聯開門見山讚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詩的藝術基調。它是全詩精神的開端,也是全詩意境的結穴。 “不怕”二字是全詩的詩眼,“只等閒”強化、重申了“不怕”;“遠征難”包舉了這一段非凡的歷史過程,“萬水千山”則概寫了“難”的內外蘊涵。這一聯如高山墜石,滾滾而下,牽動著全篇,也籠罩著全詩。“只等閒”舉重若輕,顯示了詩人視自然之敵若梯米,玩社會之敵於股掌的統帥風度。“只”加強了堅定的語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它對紅軍蔑視困難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強調,表現了紅軍在刀劍叢中從容不迫,應付自如,無往不勝的鐵軍風貌。首聯是全詩的總領,以下三聯則緊扣首聯展開。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聯是寫山,也是寫紅軍對山的征服。五嶺、烏蒙本是客觀的存在物,但當它進入詩人的視野,也就成了審美的物件。所以它不再是單純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物件。“逶迤”、“磅礴”極言山之高大綿亙,這是紅軍也是詩人心中的山,極大和極小正是詩人對山的感知,這裡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則愈顯紅軍長征之難;愈則愈縣紅軍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紅軍對困難的蔑視。透過兩組極大於極小的對立關係,詩人充分地表現了紅軍的頑強豪邁的英雄氣概。從藝術手法上說,這是誇張和對比。寫山是明線,寫紅軍是暗線,動靜結合,明暗結合,反襯對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聯是寫水,也是寫紅軍對水的征服。紅軍渡過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長征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沙江寬闊而湍急,蔣介石夢想利用這一天險圍殲紅軍於川、滇、黔邊境。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如果說巧渡金沙江是紅軍戰略戰術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戰鬥,那麼強渡大渡河則是紅軍表現最勇敢、最頑強的一次戰鬥。大渡河的險惡也不亞於金沙江,且有敵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敵人還拆掉河上瀘定橋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鐵索。但是英勇的紅軍硬是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闖過了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企圖使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陰謀。所以這兩句所寫的戰鬥都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五嶺”“烏蒙”兩句透過紅軍的主觀感受直接表現了紅軍的英雄氣概,這兩句則是透過寫景來記事,透過記事來表現紅軍的英雄事蹟。
頸聯中的“暖”和“寒”這一對反義詞,是詩人精心設計的兩個感情穴位。“暖”字溫馨喜悅,表現的是戰勝困難的歡快;“寒”字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後的回味。兩個形容詞是精神的鉅變,又是感情的裂變,含不盡之意於其中,顯無窮之趣於其外,搖曳多姿,起伏跌宕,張馳有致。
足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是對首聯的回應。開端言“不怕”,結尾壓“更喜”,強化了主題,昇華了詩旨。“更喜”承上文而來,也是對上文的感情收束。紅軍過五嶺、越烏蒙、度金沙、搶大渡,從敵人的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現在,紅軍又翻岷山,進陝北,勝利大會師已為時不遠,戰略大轉移的目的已基本實現,與前面的種種喜悅相比,它自然更勝一籌 。“盡開顏”寫三軍的歡笑,這是最後勝利即將到來的歡笑,以此作結,遂使全詩的樂觀主義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突現。
詩詞的讀後感 篇12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
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赤壁之戰的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其三十四歲的孫吳軍事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篇開頭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蹟的慨嘆。在赤壁大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經過了六百多年,還沒有被時光銷蝕掉,現在被人發現了。經過自己一番磨洗,鑑定了它的確是赤壁戰役的遺物,不禁引起了“懷古之幽情”。由這件小小的東西,詩人想到了漢末那個分裂動亂的年代,想到那次重大意義的戰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鬥中的主要人物。
詩的前兩句是寫其興感之由。後兩句是議論。在赤壁戰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戰勝了數量上遠遠超過己方的敵人,而其能用火攻則是因為在決戰的時刻,恰好颳起了強勁的東風,所以詩人評論這次戰爭成敗的原因,只選擇當時的勝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勝的因素東風――來寫,而且因為這次勝利的關鍵,最後不能不歸到東風,所以又將東風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並不從正面來描摹東風如何幫助周郎取得了勝利,卻從反面落筆:假使這次東風不給周郎以方便,那麼,勝敗雙方就要易位,歷史形勢將完全改觀。因此,接著就寫出假想中曹軍勝利,孫、劉失敗之後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鋪敘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只間接地描繪兩個東吳著名美女將要承受的命運。如果曹操成了勝利者,那麼,大喬和小喬就必然要被搶去,關在銅雀臺上,以供他享受了。銅雀臺在鄴縣,鄴是曹操封魏王時魏國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詩詞的讀後感 篇13
在讀完這篇宋詞後,感慨萬千,眼淚竟從心裡流了出來。這人世間多少生離死別在不同地方上演,古人用悲愴的聲音向我們傾訴著千古哀思。
本人最愛蘇軾詩詞,還幻想過若能穿越古今去一睹真容,但這種念頭自然是要打消的,八零後的我整日把胡思亂想當作每日必修課,卻恍惚的在虛度自己的青春年華,不曾留下自己滿意的作品跟別人分享。我連自己把什麼目標放在第一位都不清楚,更別談怎樣讓人生活的精彩且更有價值。古人和今人有何不同,都逃不過一個情字糾纏,回頭已不見深愛的人那熟悉的面孔,即使那人已在他的世界從此化作一縷星光,只能遠遠觀望。我們都有不甘心的時候,那糾結的心情恨不得一次被深埋起來。我們會在最失意的時候想起那些曾給過自己安慰的人,那也許是給自己的傷痛用的一劑良藥。蘇東坡和愛妻離別時的痛楚世人都可體會,那是永別,而十年中那空蕩蕩的思念究竟能寄往何處,吟一曲千古離歌,飲一壺愁緒任往事紛飛。誰沒有此生最難割捨的相思,也枉在這人世走一遭,多情人總能給世人留下千古絕句,讓後人去體會和醒悟,那不是十年相思苦而是餘生的難忘。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是否會覺得狂躁不安,或是滿腹情愁卻不能傾倒在這虛偽的人世,活的苦不堪言。我們在掙扎著,想咆哮,想痛哭,想狂笑,不知作何是好,最後不得不平靜下來坦然接受這可惡的一切。人類存在於這世界有多久悲歡離愁就有多長,鬢如霜又怎樣,夢裡的你依然如往常,在淚眼朦朧中是那麼清晰。有時會想放任自己儘管讓腦子一片空白,糊塗度日算了,卻又沒法控制思想仍舊掛念他,想必會有許多人和我有同樣感覺。
蘇軾縱然才華蓋世為官清廉也難逃奸臣迫害,兩度被貶飽受離鄉之痛,在人生大起大落的狂流中淘洗著靈魂,仍然以苦為樂坦然面對一切。很難想象這位以豪放著稱而感情細膩的大才子是怎樣承受的,而今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類卻不同,稍受些委屈就大呼其不堪忍受的程度,真不知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是抵抗災難的本能的退化。我們在墜入低谷時會想去做什麼,任命運的擺佈還是頑強的對抗,不畏懼一切或把一切看作如風一樣,就隨它去吧,沒什麼放不下的。
我很欣賞古代那些英雄豪傑如鋼一般的氣節,如水一般的柔情,不得不令人折服。就如同在嚴寒中還能從容綻放的梅花,散發著獨有的芬芳令人醉在其中,任冰雪在看似柔弱的花瓣上層層覆蓋……
詩詞的讀後感 篇14
唐詩之美,美在風韻和酒香,似春風十里,捲上珠簾。宋詞之美,在情懷,美得感性,美得足以讓人陶醉。《孩子們喜愛的詩詞故事》這本書,帶領我領略詩詞韻味,瞭解有趣的與詩詞有關的故事、感受詩詞之美和詩詞之韻。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是余光中先生在《尋李白》中的詩句。這本書中李白的故事也都與酒有著密切的關係,“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謫仙人嗜酒,小小一樽金盃裡,盛下了李青蓮多少心事多少愁!李白既是酒仙又是詩仙,他的詩歌中始終洋溢著濃郁的酒香。在喝醉時,李白的個性能得到釋放,心裡的憤慨不平也唯有此時才能毫無保留地流露。故事描寫得生動,形象。它用我們熟悉的《贈汪倫》開始創編了汪倫給李白送行的故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李白的豪爽和灑脫。故事還描寫了李白醉倒在花叢裡為楊貴妃寫詩,可見他人氣之高。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千古傳誦的《虞美人》竟是李煜的絕筆,流水落花春去也。詩詞往往也是和詩人的生活、處境息息相關。從南唐後主到違命侯,再到一代詞宗,命運賦予了李煜獨特的人生軌跡,他的詞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由“尋春須是先春早”“風格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夢”,到“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最後反覆吟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在想,若是現在的我們只顧“行樂須及春”,那麼便也會“老大徒傷悲”了!
《孩子們喜愛的詩詞故事》這本書就像一位引路人,激起我去深入瞭解一首首詩詞的興趣,讓我愛上了詩詞。在這本書的影響下,我在學習強國的“經典詠流傳”吟唱經典;我在“詩詞大會”聽賞詩詞的美好;我在“百度”裡搜尋比較;我在《唐詩》《宋詞》《人間詞話》《李煜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詞》暢讀遨遊……
在學習吟誦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映)春臺”“月如無恨月長(常)圓”“晝出耕(耘)田夜績麻”“山抹微雲,天粘(連)衰草”,這些詩詞中用詞不同,意境也不同。
我愛上了詩詞!
詩詞的讀後感 篇15
《孩子們喜愛的詩詞故事》是一本我喜歡的書。書中介紹了很多包括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大詩人的故事,都很生動有趣。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詩人高適“兩次大敗仗成就大將軍”的故事,講述他如何透過自己的努力思考一步步成為大將軍的。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說起高適大家可能不熟悉,可說起這首高適經典的送別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高適先投奔張守珪,夢想和吐蕃人大幹一場。誰知吐蕃來勢洶洶已到城下,張將軍卻還在城樓飲酒觀舞不想迎戰,高適難以理解,一氣之下離去轉投哥舒翰。
哥舒翰鎮守潼關,吐蕃人對他聞風喪膽。皇帝唐玄宗讓他攻打安祿山,但哥舒翰只守不攻,高適覺得很奇怪。看高適納悶,哥舒翰這才告知他守城的重要和兩面夾擊的戰略,並向他闡述當年張守珪是仿效諸葛亮的“空城計”使吐蕃人心生怯意調頭離去,高適恍然大悟。但唐玄宗不明白哥舒翰的想法,一道聖旨下令他出關攻打。哥舒翰只能硬著頭皮出戰,結果中了埋伏慘敗。潼關失守,叛軍直逼長安,這時高適憑藉自己的智慧幫助唐玄宗逃出了長安城。從這之後,高適做任何事情都會動腦子好好思考,也因此打了很多勝仗,立下赫赫戰功,最終當上了大將軍。
看到這裡,平時學古箏的場景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練習的時候我一心只想著練琴時間達標,只動手不動腦,不及時總結回顧老師教的要點,結果速度上去了但練琴效果直線下降考級只得了合格。看我沮喪的樣子,媽媽讓我及時反省,陪我一起總結經驗,這時想到老師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我才茅塞頓開。在平時的學習中,遇到困惑,我也是急著完成任務不願意多思考。語文題意理解力差是我最大的弱點,讀了一遍看不懂,再讀一遍我就不耐煩了,其實多讀幾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古人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高適的故事讓我深受啟發。平時遇到困難我們可以努力思考各種方法試試看,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也可以多向別人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閃光點。只有這樣,學習路上的“攔路虎”才會逐漸被我們吃掉,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如果一直不想辦法,問題越積越多,離成功就會越來越遠。生活中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