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七律牡丹亭詩詞

七律牡丹亭詩詞

七律牡丹亭詩詞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詩句吧,詩句是詩的句子,泛指詩作。你所見過的詩句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律牡丹亭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律牡丹亭詩詞 篇1

  一、驚夢

  撩人春色惹情憐,夢裡清風引蝶翩。折柳凝眸愁見晚,擷梅執手恨逢延。

  牡丹亭畔同柯夢,芍藥闌邊共枕眠。悔不攜君留錦句,相思不盡惹魂顛。

  二、尋夢

  羅浮再覓到亭邊,忽想前情醉戀牽。芍藥花旁曾海誓,牡丹亭畔再纏綿。

  本圖舊夢重尋見,卻道新愁又蔓延。緣短意長終遺恨,香魂寧守伴梅眠。

  三、寫真

  真個多情人易老,衣寬頻減損嬌妍。魂銷月夜羅浮夢,恨結東風鏡裡煙。

  一副丹青留倩影,兩行小字寫心篇。他年若得重相聚,執手梅邊與柳邊。

  四、離魂

  柳起東風惹病填,相思不盡夢如煙。春歸翠嶺鵑啼血,醉醒羅浮蝶翅纏。

  紫袖多愁憐薄命,青衫有意恨難延。痴情一縷香魂斷,願臥梅邊伴柳眠。

  五、拾畫

  似曾相識在他年,暈雨桃花玉貌嫣。秋剪瞳仁波水漾,春添嫵媚月嬋娟。

  芳心只在眉間鎖,倩影應曾柳下翩。敢問嬌娥何處女?情含欲語惹魂牽。

  六、魂遊

  一夢南柯魂已斷,故園再訪黯悽然。何年柳畔重攜手,此夜亭前獨對嬋。

  月下傾聽鶯燕語,風中漫憶蝶蜂翩。忽聞悄喚聲悲切,咫尺天涯路三千。

  七、還魂

  相思如水夜如年,藕斷應知絲也連。魂伴月斜丹青引,影隨窗倚燭紅牽。

  綵鸞舞后曾留夢,青鳥飛來再續緣。生死皆因真情在,春宵一刻醉纏綿。

  八、團圓

  金榜題名喜訊傳,連珠合璧贊良緣。妝臺映翠羅幃繡,燭影搖紅皎月圓。

  繾綣紅窗人早約,殷勤綠酒蝶新翩。今朝得傍蟾宮客,千里姻緣一夢牽。

  七律牡丹亭詩詞 篇2

  吟《牡丹亭記》(七律)

  文/暮色蒼松

  生生死死戲言事,幻幻真真詩意情。

  滾滾紅塵桃花水,幽幽綺夢牡丹亭。

  大千世界浮沉跡,數百年間褒貶聲。

  醒眼何須循古味,知心自有沐春風。

  湯顯祖《牡丹亭記題詞》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主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一, 牡丹亭簡介

  《牡丹亭》又稱《還魂記》,是一部文學史上及劇壇上極有名的鉅著。作者湯顯祖,明朝江西臨川人,才華絕代,學識淵博,借古代的傳說為故事梗概,發展成五十五出曲折動人的戲劇。劇中的女主角宋朝南安府太守杜寶的`女兒麗娘,遊園傷春,因夢生情,尋夢不得,為情而死,死後三年,又因情復活,雖然離奇荒誕,卻足以說明「情」的感人力量。

  湯顯祖著有玉茗堂四夢(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夢),都以「情」為主題。其中《牡丹亭》、《紫釵記》寫情之「痴」,是入於情之作;《南軻記》、《邯鄲夢》寫情之「空」,是出乎情之作。《牡丹亭》的文辭美,意境深,加上情感化的唱腔、文詞化的身段,配合了含蓄傳神的詞句,優雅動人的音樂,把杜麗娘的形象塑造得無比的感人,比「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境界更進了一層,是戲曲的經典之作。

  二,《牡丹亭》故事梗概

  南宋時期的南安太守杜寶只生一女,取名麗娘,年十六歲,尚未許配。杜寶為了使女兒成為識書達理的女中楷模,為她請了位年已六十的老秀才陳最良。因陳上《詩經·關雎》惹動了麗孃的情思。伴讀的使女春香,偶而發現了杜府後的花園,並引領麗娘偷偷遊了花園。久困閨房的麗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動了訪春之情。麗娘回屋後,忽作一夢。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後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雲雨之歡。麗娘醒來後,懨懨思睡,第二天又去花園,尋找夢境。失望之下相思成病,形容日漸消瘦下去。一日照鏡子,見自己一下瘦成那個樣子,忙叫春香拿來丹青、素絹,自畫春容,並題詩一首於上。她又把夢鏡說與春香,並讓春香把那畫叫裱畫匠裱好。杜寶夫婦聽說女兒病重,忙叫陳最良用藥,讓石道姑來唸經,但都不見效。

  中秋之夜,麗娘天逝。死前,囑咐春香把春容裝在紫檀木匣裡,藏於花園太湖山石下,又囑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牡丹亭邊的梅樹之下。這時,投降了金國的賊王李全,領兵圍淮、揚,朝廷升杜寶為淮、楊安撫使,立即動身。杜寶只得匆匆埋葬了女兒,並造了一座梅花庵供奉麗娘神位,又囑託石道姑和陳最良照料。杜寶即帶夫人和春香前往淮安,因軍事危急,半路上杜寶讓夫人和春香乘船回了臨安。

  廣州府秀才柳夢梅,原名柳春卿,因一天夢見一花園中,有一女立在梅樹下,說她與他有姻緣,才改名柳夢梅。柳夢梅去臨安考試,路得進寶臣苗舜賓援助。走到南安時,柳病宿梅花庵。柳病漸好時,偶遊花園,恰在太湖石邊,拾到麗孃的春容匣子,回到書房,把那春容掛在床頭前,夜夜燒香拜祝。麗娘在陰間裡一呆三年,閻王發付鬼魂時,查得麗娘陽壽未盡,令其自己回家。麗娘鬼魂游到梅花庵裡,恰遇柳生正在對著自己的真容拜求。麗娘大受感動,與柳生歡會,自稱是西鄰之女。他們兩人的夜夜說笑聲,驚動了石道姑。一天夜裡兩人正說笑,被突然來的石道姑衝散。第二天夜裡,麗娘只好得向柳生說出真情,並求柳生三天之間挖墳開棺。柳生只好把實情告訴了石道姑,並求她幫助。第二天,他們挖墳開棺,使麗娘還魂。道姑怕柳生與杜麗娘事情被發覺,當夜僱船,三人一道去了臨安。

  陳最良發現麗娘墳被盜,忙去揚州告訴杜安撫。陳最良還沒到淮安就被叛軍俘獲,李全聽說陳最良是杜家的家塾老師,又得知杜寶還有夫人和春香,就聽從妻子的計策,謊說已殺了杜夫人和春香,然後放了陳最良。陳到淮安見了杜寶,即把小姐墳被盜,老夫人、春香被殺的事稟知杜寶,杜寶聽後大慟。後杜寶忍痛修書兩封,讓陳最良送給李全和李的妻子,封官許錢、招降了李全,淮安圍解。

  麗娘他們到臨安,在錢塘江邊住下,等柳生知道考試時,考試時間已過,多虧主考官是苗舜賓,才得以補考。這時,因淮、揚兵事,朝廷延期放榜。麗娘讓柳生先去揚州看望她父母。柳生走後不久,來臨安的老夫人和春香因天晚找宿處恰與麗娘、石道姑相遇。柳生到了揚州,聽說杜在淮安,又去淮安見杜寶。杜寶以為女兒已死,何以有女婿,並以柳生假冒罪名,令人拿下押往臨安侯審。杜寶回到臨安,因軍功升為宰相,陳最良升為黃門奏事官。這時,榜下,柳中了狀元,可到處找柳不著。原來柳正被杜寶吊打,因為在柳身上搜出了麗孃的春容,在杜寶認為柳是盜墓賊。這時,苗舜賓聽說後,趕到杜府,救下了柳生。苗告訴杜寶,柳生已考中狀元。杜正氣惱時,陳最良來到,說小姐確實又活了,柳生就是女婿。杜認為是鬼妖之事,請奏皇上,滅除此事。

  陳把此事告訴皇上,皇上要宰相、小姐、柳生、老夫人都前來對證。金鑾殿裡,眾人齊到,皇上用鏡子照,看有無影子、斷定麗娘確實是活人。杜寶硬說麗娘、老夫人都是鬼魂所變的,後經皇上裁決讓他們父女、夫妻相認。麗娘又勸柳生拜認了岳父杜寶,全家人大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