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年級語文上冊詩詞鑑賞題集錦
1.閱讀杜甫的《望嶽》,按要求回答問題。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人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這首詩頷聯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景物,其中“鍾”“割”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裡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3)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作。全詩緊扣題目中的 字展開,熱情讚美了泰山的 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下面是對這首詩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是杜甫現存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著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氣。
B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
C頷聯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詩的前六句在“望”字下功夫,後兩句是詩人登上泰山後的感受。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體現了青年杜甫英姿勃發的情懷,讀了這千古名句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7)“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泰山 的特點。
(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含的人生哲理是什麼?
(9)請從“鍾”字人手,對“造化鍾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
2.閱讀杜甫的《春望》,完成下列各題。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 ”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
(2).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3)這首詩寓情於寫景敘事之中,句句都有言外之意,深沉含蓄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古人論詩“凡景語,皆情語”請你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聯作簡要賞析。
3.閱讀王維的《使至塞上》回答問題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人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詩的首聯敘事,交代了 ,頸聯實寫塞上秋景,也寫出了詩人
的感受。
(2)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妙處。
(3)詩中表明作者身份的字是 ,表明作者此行目的一個短語是 ,表明這首詩寫的是塞外風光的`詞有 , , , 等。
(4)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頸聯所寫的奇異景色。
4.閱讀陸游的詩《遊山西村》回答問題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從詩體上看,這是一首 。全詩緊扣一個“ ”字,按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換來敘述。
(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中的意思是詩人經過一番尋找,終於來到了山西村,現在人們常用來理解為
1.答案:(1)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筏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寫出了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的精神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3)望 高大雄偉 (4)不怕困難,誓要攀登自己人生的頂峰,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的雄心壯志 (5)D (6)有理即可(7)高大巍峨 (8)站的高才看的遠, (9)鍾是聚集的意思本自然集神奇秀麗於泰山。
2.答案:(1)望(2)參考示例: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髮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3)憂國傷時,念家悲己 (4)這一聯詩運用融情於景的寫法,詩人觸景生情,因感時而恨別,見花而落淚聽到鳥鳴而驚心。 詩人運用擬人的手法,以花,鳥擬人,花感時而落淚,鳥恨別而驚心,移情於物表達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思想感情。
3.答案:(1)出使路線 身世浮沉漂泊,(2)以十分工整的對仗,描繪出塞外雄奇壯觀的獨特風光。(3)使問邊 居延 漢塞 胡天 蕭關 (4)沙漠上一支孤零零的煙柱嫋嫋直上雲霄,河邊水連天處是赤江滾圓的落日。
4.答案:(1)七言律詩 遊 (2)困境中蘊含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