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在中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詞人,她在詞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她與李後主李煜、李白並稱“詞家三李”,與辛棄疾合稱為“濟南二安”,她就是婉約派詞風的代表人物李清照。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父李格非是著名學者,受知於蘇軾。其母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能詩能文。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薰陶,小小年紀就才華顯露,能詩詞、善書畫、通音樂,多才多藝。十八歲時嫁給了宰相趙挺之之子趙明誠,兩人感情至篤。明城精通金石考古,夫婦共同校勘古書,唱和詩詞,鑑賞書畫,夫妻和睦美滿。靖康之變,戰亂中夫妻攜金石古書南下,後丈夫又病死,攜帶的文物也損失殆盡。李清照孤身一人輾轉於杭州、越州、金華一帶,晚年生活顛沛流離、悽苦不堪。

  一、李清照詞的表現內容

  李清照的詞大多與其生活境遇有直接關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寫詞多描寫她在少女、少婦的生活,比如《如夢令》、《點絳唇》等表現了她少女生活的活潑、天真甚至有點淘氣的情意。婚後的少婦生活同樣洋溢著溫馨的氣息,雖不免也有夫妻分離之苦,但不過是淡淡的愁思和感傷。如《一剪梅》、《醉花陰》:寫丈夫外出,作者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詞中委婉而含蓄地表達了閨中的'寂寞和離情。李清照的詞均是本人內心情愫的自然流露,比那些“男人而作閨字”的作品更細膩、真切。從靖康元年起,是李清照的後期,她連續遭到國破、家亡、夫死的苦難,過著長期的流亡生活,此時的作品主要表達的個人的不幸遭遇,詞風也從前期的妍麗、清新變為纏綿淒涼沉哀入骨,如《永遇樂》等。李清照曾在《詞論》中主張詞要協律、要典雅、有風致。而《詞論》是宋人最早的一篇論詞專文。

  二、李清照詞的藝術特徵

  李清照詞的藝術成就很高,她的詞自成一家,被後人譽為“易安體”。有很多作品都從不同的方面體現其特點:

  1.李清照詞多用白描手法,描寫人物細膩、自然、真實

  如《如夢令》中:“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首小令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暮春的一個早晨,女主人和侍女關於花事問答的普通生活圖景。寥寥數語,女主人公惜花的心情被曲折而傳神地表達出來。再如《永遇樂》:“如今憔悴,風寰霧鬢,怕見夜間出去”。此處用洗練簡潔的白描,活現出憂患餘生的那種形容憔悴,鬢髮散亂,神情慵懶的形象,此形象與昔日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 李清照詞常用比喻,並且新奇、新穎而貼切

  如《醉花陰》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處將人和黃花相比,自然、新穎,從菊花獨放、作者獨居、菊花瘦和人弱這些相似點,把人和物連續起來,讀起來感覺自然形象。菊花以幽雅高潔為品,正好和作者精神上有相同之處:時值重陽,黃昏菊花更顯憔悴,借本地風光寫“人比黃花瘦”,既新奇又可見其形,亦能傳其神。以此句來寫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蘊藉,恰到好處。試想:人比黃花還瘦,可見其相思之深,時間之長,茶飯不思、坐臥不寧。再如《武陵春》中寫道:“只恐雙浮起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詞人把“愁”這種內心情緒物質化,用船載不動來比喻其愁緒之沉重。這是詞人在詩歌語言上的一大創新,獨具特色。

  3. 李清照詞善於運用疊詞來加強語氣,渲染氣氛

  如《聲聲慢》可堪稱其典範之作:“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首句即用了十四個疊詞,後又用了“點點滴滴”四個疊詞,是前無古人的創舉。這一連串的疊詞加強了詞的節奏感,起到了急促、鏗鏘的藝術效果。這前後共用的十四個疊詞,從人物動作到周圍環境,又從環境深入到人物心境,層層深入,淋漓盡致地道出了詞人晚年孤獨悽清的處境和悽慘愁苦的心境,營造出濃重的抒情氣氛。作者創造性地運用大量生動確切的疊詞,意圖在於加強感情的宣洩而毫無造作之感,可稱一絕。

  4. 李清照詞還慣用對比手法,以表現詞人情緒上的巨大反差

  如《永遇樂》其原題為《元宵》,寫元宵節的今夕盛衰之感。表現節日的氛圍和詞人情緒之間的巨大反差,深深透出了憂愁餘生的惆悵、愁苦之情。這裡有個人情緒與節日氛圍、昔日元宵與今日元宵的對比,其目的在於更有力地表現了主題。同樣是過元宵節,但往昔作者是與丈夫同遊、歡喜愜意、氛圍和諧;而今日作者是孤身一人、淒涼慘淡,心中非但沒有過節的喜悅,有的卻只是滿腔的惆悵與無奈。回憶當初、今夕相比更覺孤苦無依、百無聊賴、愁腸百轉。所以此時的詞人完全與節日的氣氛脫節,完全是個局外人。這充分顯示出對比手法的深刻用意和突出作用。

  5. 李清照詞常運用側面、點染之筆來塑造自我形象,頗具特色

  如《醉花陰》一詞,詞中雖未著一字作容貌、服飾的自我描繪,但一個閨閣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上篇的“晝永夜長”是虛――寫感情是側寫筆法,下篇的“東籬把酒”漸實――情中有態,筆轉正,以上可謂“染”。“人比黃花瘦”則是實筆,正寫人,儀態形象盡現,這可謂“點”。但是這一正筆、點筆又是實中有虛,不是描形,而是意念暗示,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6. 李清照詞另有一特色就是感情的宣洩具有含蓄與直率相結合,相得益彰

  如《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首句之“風吹花落”不是從正面描寫,只著筆於“風停花盡”的後果。“風住塵香”四字正由於未正面寫風之狂暴、花之狼藉,但以“花已盡”點明,使人從含蓄中體會到豐富的感情內涵。且先說風住,再說塵香,而花已盡,這樣一句三折,可見細膩蘊藉。由於花落春去,情景不堪,故“日晚梳頭”。三、四句一轉而為放筆直書,說明悲苦的情由在於“物是人非”,而且並非是百無聊賴的傷春悲秋,而是國家之變,身世之痛,故而“事事休”,自然就“欲語淚先流”。

  7. 李清照詞的一大亮點是善於運用淺近、清新語句,創造一些新詞且意蘊恰當、創意出奇,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說無人可比。如《如夢令》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其中“綠肥紅瘦”前人從未有過,但讀起來讓人既淺顯易懂,又生動形象,十分逼真,耐人尋味。這充分體現出李清照對語言的創造能力和駕馭能力。

  8. 李清照的詞一向是音律協調、典雅風致

  詞人曾批評蘇軾詞“往往不協音律”又“長短不葺”,批評柳永詞“詞語塵下”,不夠典雅。而李清照每詞均押韻角,讀起來必音律協調,聲聲和韻,清新雅緻。如《鳳凰臺上憶吹簫》中第一、二、六、七、八句均押韻角“ou”,第三、四句均押韻角“iu”。《武陵春》中第一三、四句均押韻角“ou”。《點絳唇》中第一、二、四句均押韻角“ou”。《一剪梅》中第一、三、四、五句均押韻角“ou”。《醉花陰》中第一、二、三、四句全押韻角“ou”。《永遇樂》中第二、三、四、六、七句均押韻角“ü”,第一、五句均押韻角“u”。《如夢令》中第一、二句押韻角“iu”,第一句上半句和第四句押韻角“ou”。《聲聲慢》上半部分四句全押韻角“i”。從上述例子能看出李清照詞可謂句句有韻,甚至一韻到底,音韻和諧,均具有韻律美,令人回味無窮。

  李清照詞情真意切,纏綿婉轉,令人動容動情。她被後人視為婉約派的正宗。清代王士�說:“婉約以易安為崇,豪放惟幼安稱首”。沈謙也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李清照以她傑出的創作成就,取得了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是許多詞人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