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李清照的婉約含蓄抒情詞

李清照的婉約含蓄抒情詞

李清照的婉約含蓄抒情詞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號易安居士,濟南人 。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清照的婉約含蓄抒情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男性文學世界裡,李清照一枝獨放,並且成為婉約詞派的集大成者。她婉約含蓄的風格讓無數讀者為之痴迷。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王國維先生將婉約詞派早期的幾位代表詞人溫庭筠、韋莊和李煜的作品進行比較,毫不掩飾對李煜詞的褒獎。清代沈謙則認為:“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以此來肯定李煜和李清照在婉約詞派的重要地位。可以說,李清照是婉約詞派的集大成者。這位在男性牢牢掌握話語權的古典文學世界裡佔有一席之地的柔弱女子是憑什麼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暗淡青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鷓鴣天》

  李清照本人在《鷓鴣天》中給出了最好的解釋。她認為,在色彩繽紛的鮮花世界中,花的驚世駭俗不是靠它的色和豔,而是靠它的高潔的品性和疏遠的意境。這首詞正是李清照詞的藝術個性的寫照。

  李清照與溫飛卿、李後主、柳耆卿、秦少游同為一代婉約詞人,以樸素清新之語,抒深沉婉約之情,比之溫、李、柳、秦是一種更為內在的醇厚之美。

  李清照詞集名為《漱玉詞》,存詞六十餘首,多半是抒情之作。她的抒情詞在我國抒情文學園中獨樹一幟,作為一代抒情聖手,她不僅秉承了前代“花間詞”派優點,更獨闢蹊徑地延續著惜春悲秋、生離死別的情感。李清照抒情的婉約含蓄在她的作品中主要有以下一些體現:

  一、借景抒情,巧用意象

  “景語”指對景物的描摹,“情語”指對情感的抒發和表達。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對景物的描寫其實旨在表達情感,而非單純的寫景,所以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抒情才是目的,而寫景只是手段。李清照將對於天氣變化的敏感,對於自然觀察的仔細很好地體現在作品中,並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她在《菩薩蠻》的開頭以“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來描寫告別酷冬迎來暖春時的愉悅心情。又比如,她在《醉花陰》開篇即以“薄霧濃雲愁永晝”一句營造出了濃重的感傷氛圍,可謂借景抒情的典範之作。

  意象是浸透作者主觀情感的物象。“審美意象,乃是包含著審美認識和審美感情的心理複合體……車爾尼雪夫斯基說:‘一個物象顯示出或者使我們憶起生活,一如我們所瞭解於生活的那樣,我們覺得它美;因此,要覺得物象是美的,我們就必須把它同我們對生活的瞭解對照起來。’”李清照透過選擇一些極為細小的意象,曲徑通幽地表現了自己獨特的審美體驗。

  比如: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從細小處著筆,選取了紅藕、玉簟、蘭舟、錦書、西樓、大雁、月等景物,細緻地描述了思念之情。紅藕的色彩、玉簟的涼都有特殊的美感。“紅藕香殘”描寫了紅荷花凋謝了,惟有餘香;“玉簟秋”點明瞭時節是秋天。蘭舟、錦書、西樓、月等都是與離別相關的景物,自然會引起詞人的離情別緒。這些景物的選取典型而富有藝術美。

  百花中被李清照採集於筆的往往是格高韻遠的,如秋菊、紅梅、雨荷、海棠等,清新淡雅。

  比如: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上闋寫秋涼情景,流露自己在陰沉濃郁的重陽佳節因丈夫外出而生的無限孤獨寂寞之感;下闋詞人賞菊把酒解愁,以滿袖的菊花幽香來描摹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此時詞人的情緒已較開篇的“薄霧濃雲”所渲染的強烈、揪心的情感有了變化,賞菊飲酒已暫解了剛才的揪心情緒,但隨之又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淡淡憂愁籠罩在心頭,詞人正是以菊花的幽香來細膩地抒發了內心的真實感受,情深韻遠。

  再如《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詞人以對丈夫的撒嬌來寫婚後的甜蜜,以花的美麗嬌豔來流露出她對自己美麗的自信,這也是詞人借意象委婉含蓄抒情的表現。

  李清照作了大量詠花詞,用自己的筆描繪了一個獨特的女性眼中的百花王國。花是她少女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她少婦情腸、深情相思的寄託,也是她晚年孤苦、歷盡創傷心靈的外化,更是她女性意識和獨立人格的.真實寫照。

  二、煉字煉句,創設意境

  詞,原是配合隋唐以來燕樂而創作的歌辭。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詞曲本不相離,惟詞以文言,曲以聲言耳。”李清照的作品中充分發揮了詞的這一特點,並利用詞篇幅長、字數多的優勢將自己深藏的情感含蓄蘊藉地抒發了出來。

  比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

  李清照在開頭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中連續運用了七個疊音詞,構成七個均等的音步,我們讀起來彷彿可以聽到詞人那遲緩沉重的聲音。尋、覓、冷、清、悽、慘、戚,本是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詞,把它們重疊起來,集中在一起,就更增強了它們的藝術效果,濃郁、強烈,耐人尋味。而且,這七個字疊用能夠將詞人在南渡後的思鄉,特別是丈夫去世後的孤獨無依、百無聊賴、苦心尋找精神寄託的過程和心理狀態描摹了出來。

  李清照的晚年極其悽苦,顛沛流離,四處逃亡。大約在避難溫州時,她寫下一首《添字採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這是李清照南渡之初的作品,她借吟詠芭蕉抒發了懷戀故國、故土之幽情。上片描述芭蕉樹的“形”與“情”。芭蕉樹長在窗前,但卻能夠“陰滿中庭”,這就間接地寫出了它樹幹的高大,枝葉的繁茂,樹冠的伸展四垂。詞人反覆用“陰滿中庭”這句話來寫心中籠罩的孤獨壓抑愁感。下片寫夜聽雨打芭蕉聲。雨打在蕉葉上,如同滴落在詞人的心上。在她那早已被思念煎熬、被痛苦浸透了的心中,又添上了一股酸澀的苦汁,催落了她更多的傷心之淚。三更的冷雨霖霪不止,詞人的淚水更是傾瀉如注;雨打芭蕉聲是那樣地淒涼,詞人的啜泣聲更加悲切。詞人反覆寫“點滴霖霪”這句話,不但從音韻上造成連綿悄長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涼悽絕的氣氛。

  後人以“愁情瘦境鑄偉詞,清疏淡雅見風流”這句話來讚美李清照的藝術成就。其中,李清照營造的“瘦境”尤為引人注目。她在《如夢令》中以“綠肥紅瘦”曲折含蓄地表達了她的傷春情緒。在《醉花陰》中再次創設了“瘦境”,最後一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不僅寫出了秋菊的凋零,說出了自己的神情憔悴,而且委婉地表現了當時的一種黯然消魂、鬱鬱寡歡的心境。

  “人比黃花瘦”的“婉約”,可能是李清照受到普遍接受的原因。宋時的美麗標準迥異於唐朝,飛天那種豐滿和裸露完全不為宋人接受。一個時代的美學標準幾乎是其意識形態的臉孔。當李清照用詞描摹出自己的美麗和氣質,無意中反映了那個時代大環境的美學取向。

  三、留取空白,委婉抒情

  在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詩歌藝術中,作者往往藉助豐富的意象來抒情言理,不是把自己的意旨情趣直白於表,而是透過塑造出廣闊的藝術空間讓時人去咀嚼、吟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詩詞“留白”藝術。善用“留白”能使作品含蓄蘊藉,明白如話則使作品空洞無物。

  比如: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在有限的篇幅中透過增加與侍女關於風雨過後海棠花謝與否的對話來委婉抒發惜春惜花之情,一個“試”字,一個“卻”字,以及一個“應”字,表現了詞人感情豐富、心思細膩,意趣橫生。

  而反觀唐韓的《懶起》:“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同樣寫雨後賞海棠花,由於沒有“留白”,讓人讀了感到平淡無味。

  賙濟謂吳文英詞如“天光雲影,搖盪綠波,撫玩無致,追尋已遠”,言其境界之隱約悽迷。實則不但吳文英詞如此,凡佳詞無不如此。李清照的詞更是婉約含蓄類作品中的佼佼者。李清照的詞很好地體現了宋朝審美精緻化的特點。她透視生活世界之細小視角、心靈之細膩敏感、遣詞用句之藝術手法奠定了她婉約派集大成者的地位,並對後代婉約派詞人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