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靜夜思》漢譯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透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白《靜夜思》漢譯賞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作品評述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註解】:
1、舉:抬。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麼逼真,那麼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說是 “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於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用“空裡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給人以立體感,尤見構思之妙。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這詩的 “疑是地上霜”,是敘述,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象,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淨!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裡,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賞析】
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客居他鄉的遊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不想念親人呢?如此一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關於“床”的釋義:
1、指井臺。參考資料:《新課堂作文》 。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退休教師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靜夜思>詩意圖》 。
2、魏明倫表示,《靜夜思》家喻戶曉,但研究者對這首詩卻一直爭論不休,焦點就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上。有的認為“床”應作坐具解釋,有的認為“床”應作睡眠之床,學者認為“床”應作井欄解。其實,《靜夜思》中的“床”確為井欄,而且“井 ”這一民俗意象是全詩的核心意象。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一個字來指稱,即“ 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牆之意。
3、“床”即“窗”的通假字
4、駁以上觀點床之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床”,《易·剝床·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5、馬未都先生提出觀點: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 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 ”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紮,一種坐具),而不是指我們現在的睡覺的床(寢具)。澄清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的詩文。如果解釋為我們睡的床,那麼就很難看見月光。所以,用胡床更確切。
賞析
《靜夜思》這首是唐朝李白的詩,是一首全國老少皆知,老少皆會脫口而出通俗易懂的一首名詩。這首詩寫出月明人靜的景色,李白在他鄉做客在寂靜的月明之夜,孤獨思鄉的故事。
詩的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疑字在這裡表現出詩人李白的.錯覺,獨自一人在他向做客,白天忙忙碌碌,到晚上夜深人靜時,孤獨籠罩自己,不免泛起思念家鄉的波瀾,半夜縷縷月光透過床前的窗戶,灑在床前,白茫茫一片,睡夢初醒的李白誤以為是濃霜鋪在地上,霜代表了季節的寒冷,也烘托出詩人李白漂泊他鄉的淒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透過詩人李白自己動作描寫,深化自己的思鄉之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是看,看到那天空明亮皎潔的月亮,更讓詩人思念家鄉的親人,低是沉思,思念,思鄉的意義表達。他思念故鄉的一山一水,思念故鄉的親朋好友,思念故鄉的父母妻兒,讀詩人李白的這首,如同眼前勾勒出他鄉遊子在夜深明月下思鄉的淒涼美感畫面。
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清心樸素,單純易懂,內容豐富,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讀到這首詩後如同看到了一副明月思鄉的傷感圖畫,讓讀者領悟到對思鄉之情別有一翻孤獨淒涼知味。
【賞析】
在古典詩詞中,明月成為思鄉懷遠的代名詞,跟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首詩沒有新奇的想象,也沒有精美的詞彙,只是淡淡地敘述所見所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上的月光,猛的看上去,像一片白霜。起句,看似平平淡淡,但比喻卻十分精妙,將月光的輕盈生動地刻畫出來。再者,霜除了潔白之外,還具有清冷的特點,暗示夜的清寒,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寥之情、漂泊孤獨之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舉”,一“低”,看似無意,其實是詩人微妙心理活動的描寫。詩人一抬頭,是一輪皎潔的明月,“隔千里兮共明月”,此刻,家鄉是否也有這樣皎潔的明月呢?身為異鄉之人,對容易勾起鄉思的事物特別敏感,一旦鄉愁被勾起,又將是難以排解的巨大的失落。所以詩人只好無奈地“低頭”,低頭去沉思,低頭去回想,回想那遙遠的故鄉。這兩句對情感的描寫十分細膩,對遊子心理的把握也十分精準到位,千百年來,為人所稱道。“低頭思故鄉”,簡單的一個“思”,卻不知道包含了多少遊子的思鄉夢。更多描寫思鄉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明人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藝圃擷餘》)放到這首詩裡,短短四句,寫得清新樸素,明如白話。內容單純,但同時思想卻又是複雜的。容易理解,但同時又是讓人解讀不盡的。構思細緻,但卻又是脫口而出、了無痕跡的。說太白“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這形容恰當之極。
【說明】
李白《靜夜思》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26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其《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篇。
賞析
這是一首月夜思鄉詩。一個秋天的深夜,明亮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到床前,也照到了在外鄉旅行的詩人身上。詩人揉揉朦朧的眼睛,望望地上,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雪白的濃霜。再仔細看看,這分明又不是霜。它像霜一般白,又像水一般清。它讓人感到清冷,也給人帶來光明。詩人不由得抬起頭來望望天空,天空像鏡子一般明淨,一輪皓月掛在當空。哦!原來是月光呀!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月光顯得分外明亮。月亮有缺也有圓,離鄉的人啊,你什麼時候才能與親人團圓?月光照到我的床前,也照到家鄉的土地上,家鄉的親人是不是也看著這同一輪明月,思念著我呢?想著,想著,詩人又漸漸低下了頭,他開始深深地懷念起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親人,故鄉的一切。他的思想也和這月光一樣,飛得很遠,很遠......
創作背景:
李白在今湖北省廣水市壽山龍泉寺隱居三年,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題目“靜夜思”點出了這首詩特定的寫作背景:寂靜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遲遲不能入睡。潔白的月光透過窗灑滿床前,那潔白的顏色讓人覺得又像是地上鋪滿了片片銀霜。這一比喻十分貼切而巧妙。詩人抬起頭來看到那一輪掛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遊子(離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樣地照在故鄉的土地上。故鄉的親人啊,他們是否平安幸福?詩人無法回到故鄉,與親人團圓,只好借這一輪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對他們的思念之情。想到這裡,詩人已經不知不覺地低下頭來,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靜夜思”是詩人離開家人後,寫出的詩句。全詩僅短短四句,每句五個字,共二十個字,卻意味深長地表達出一位遠在他鄉的遊子對故鄉那深深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