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故里的現實意義
【導讀】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故里的意義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李白,到底其祖籍或者說籍貫在哪裡,聚訟紛紜。中亞的碎葉,四川的江油,湖北安陸,甘肅的成紀,都被認為是李白祖先生活的地方。而按照李白自己以及對李白非常知情的人士的說法,李白故里就是隴西成紀。這點,有李白的詩文等為證。應該說,按照這些記載,就可以確定李白的故里所在了。
雖然如此,但近年李白故里之爭有白熱化的趨勢,湖北安陸與四川江油就圍繞它而展開了口水戰。事實上,如果四川的爭論還有點靠譜的話,湖北安陸的可信度就更低了。當然,正如如今興起的許多名人故里之爭一樣,李白故里之爭實際上仍然是利益之爭,而不完全是學術之爭。而缺乏學術精確性的.歷史之爭,是沒有什麼價值的。
確定名人故里,必須以歷史事實為根據,需要的是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這種學術精神注重對歷史記載,出土文物等等文字的和實物的證據的考證辨,在拋開任何歷史偏見和利益糾葛基礎上,讓事實說話。
透過嚴謹的研究,確立李白故里所在地,其意義在於給歷史一個說法,給後世一個交代。李白這麼偉大的詩人,如果人們一直弄不清楚其故里籍貫等,是對於這個大詩人的不敬,是對中國文化的不敬。但是,由於李白研究中外在因素的干擾,這個問題複雜化了,因而其故里也雲遮霧罩起來。上世紀中蘇交惡的時候,郭沫若就力證李白出生於前蘇聯境內的中亞碎葉城,作為蘇俄侵佔了中國的領土的證。雖然蘇俄歷史上侵佔中國領土是不容抹殺的事實,但為了論證此事而把李白故里移到那裡,就不足取了。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管研究歷史的目的是什麼,歷史的真相不能改變。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出於經濟利益的驅動,開始了對李白故里的爭奪。他們不對史實進行考證辨,而是透過曲解念,玩弄文字遊戲方法,移花接木,偷樑換柱,以達到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目的。比如將“故里”定義為某人長期生活的地方,實際上就是對“故里”這個唸的有意曲解。這種做法得出的安陸是李白故里的結論,對於當地知名度的提升,對於當地經濟的影響,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建立在虛幻的基礎上的名人效應,無異於沙上建塔,是不牢靠、不負責的。
甘肅是一個文化大省,歷史文化悠久豐富,積澱十分深厚。歷史上的甘肅湧現出了很多文化名人。隨著宋代以後甘肅的衰落和邊緣化,一些影響深遠的歷史文化名人,其籍貫故里要麼被別的地方搶佔而去,要麼淹沒在歷史的沉沙中不為人知。將甘肅歷史文化名人挖掘出來,還歷史本來面目,激發後人的文化自信心,顯得十分重要。這也可以說是李白故里研究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