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李白的送別詩精選

李白的送別詩

李白的送別詩精選

  引導語:對於李白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李白亦流傳下來非常多的詩句,那麼有關李白的送別詩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李白的送別詩,歡迎閱讀!

  送楊山人歸嵩山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赤壁歌送別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餘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附加閱讀:《送楊山人歸嵩山》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從頭至尾不寫離愁別恨,而主要是描寫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寫嵩山景色的部分,清幽高遠;寫楊山人歸山後的生活,恬靜安適。通篇緊扣詩題,透過色彩鮮明的畫面,把送別之意、惜別之情表達出來。借用前人的話說,就是用景語代替情語。

  全詩可分三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寫嵩山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嵩山以及對昔日遁跡山林、尋仙訪道生活的眷念之情。首聯寫峰巒,起句豪邁。一個“我”字頗有“萬物皆備於我”的氣概。李白當年訪道嵩山,未必就棲身於玉女峰,在這裡選用“玉女”的峰名,是為了與上句的“萬古宅”相對應。“萬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異的氣氛更加濃厚,也更加令人嚮往。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麗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長留”,並且使它處在最恰當、最美好的位置上。而晶瑩的月亮懸掛在蒼翠挺拔的松樹之上,下面是長流不斷的溪水。它不只生動地顯現了嵩山秀麗的景色,而且寄託著隱居者高潔的情懷。

  五、六句為第二層,寫楊山人歸山後的活動。詩人想象楊山人歸去後將採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帶就散佈著開滿紫花的菖蒲。這種菖蒲“一寸九節,服之長生”(《神仙傳》),正可滿足他求仙的慾望。這聯上句寫人,下句寫山。而人之於山,猶魚之於水,顯然有“得其所哉”的寓意。“爾”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應,渲染出濃郁的別離氣氛。

  末二句為第三層,詩人向好友表示“歲晚或相訪”要和他一起去過求仙訪道、嘯傲山林的生活。結句把這種思想情緒化為具體的形象:彷彿在湛藍的天空中,一條白龍在向前蜿蜒遊動,龍身上騎坐著風度瀟灑的詩人,他那仙風道骨與“青天”“白龍”相表裡,構成了美麗和諧的意境。這種騎龍相訪的神奇畫面,亦顯得豪放飄逸。

  此詩所寫的“景”,既為外在的景物,也為內在的感情,是“情與景偕,思與境共”的統一體。又例如描繪嵩山秀麗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它的愛慕之情,就寓有懷念楊山人和嚮往棲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內。三者迭合在一起,惜別的情意,就顯得十分濃烈。惜別而不感傷,一往情深,而又表現得超奇曠達,這樣的送別詩是非常罕見的。它構思新奇,這如鏡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時空觀念的束縛,不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襲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現了詩作者驚人的創造力。

  李白寫詩還常常運用誇張的藝術手腕使描繪的物件理想化、神奇化,而以引起讀者想象與思慕的情趣。這在此詩中有典型的表現。例如,“宅”為常見事物,並無新奇之處,可是在前面加上“萬古”二字,就變得神奇、空靈而耐人尋味了。又如一輪明月掛在溪邊的松樹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僅僅如此,詩味並不很多。而詩人別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長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這樣人和物都發生了“超凡入聖”的變化,塗上一層神奇瑰麗的色彩,從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唐人張碧曾用“天與俱高,青且無際”(《唐詩紀事》)評價李白的詩,這八個字形象地表現了李白詩歌神奇超邁而又質樸自然的特色,是很恰當的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