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第二課時說課

蘭亭集序第二課時說課

蘭亭集序第二課時說課

  以下是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蘭亭集序》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

  《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一) 學生齊讀課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二) 分析課文,理清思路

  第1、2段為第一部分,主要是敘事、寫景,先敘述集會的時間、地點,然後渲染出蘭亭優美的自然環境。在這裡足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可以自由地觀察、思考,滿足人們目視耳聞的需求。這裡正是與會“暢敘幽情”、盡興盡歡的絕好處所。這些描寫都富有詩情畫意,作者的情感是輕鬆愉快的。

  第3、4段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議論,作者由美景妙時引發出樂與憂、生與死的感慨。他認為人生的快樂是有極限的,待快樂得到滿足時,就會感覺興味索然。往事轉眼間便成為歷史,人到了生命的盡頭就會死亡。作者由“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認識,產生了一種珍惜時間、眷戀生活、熱愛文明的思考。雖然文中的壽夭、生死不能自由決定,從而有些傷感,但作者仍然認識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無常,時不我待,故著文留傳後世,以承襲前人,啟示來者。

  (三)問題研討(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 文章第1、2段概述了蘭亭集會的情況,說說作者為什麼會有“興可樂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點:一、前來聚會的人多,“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二、聚會的地點環境

  優美,“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三、聚會時的活動高雅有趣,“流觴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歡的遊樂形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四、聚會時天氣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以“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

  2、 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第3段議論的中心問題。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樣由“樂” 轉

  而為“痛”?

  第3段議論的中心問題是生死觀問題。

  作者由開始時“興可樂也”的感覺,聯想到人的兩種不同的生存狀態。美麗的山水、盡情的歡娛,可以令人忘記煩憂,“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覺中時光已經流逝,“不知老之將至”,等到時過境遷後,往日的美好已經成為陳跡,人不能永遠保有美好的記憶。想到此處作者不免感慨橫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嘆。“死生亦大矣”,自然轉而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