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課文的主要內容
在冰天雪地的雲中山裡,紅軍戰士穿著剛剛發下的舊棉衣,頂風冒雪前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豐碑課文的主要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豐碑課文的主要內容 篇1
《豐碑》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第4篇選讀課文,它對應於第四組課文——《再見了,親人》、《金色的魚鉤》、《橋》、《夢想的力量》,同屬於“可歌可泣的事,令人震撼的情”這一主題。
從題目上來看,它跟《金色的魚鉤》、《橋》這兩篇課文相似,都是用了比喻、象徵手法。“豐碑”本義指高大的石碑,這裡當然象徵軍需處長那種捨己利人、忠於職守的高大精神。巍巍豐碑,讓人心裡肅然起敬。
讀完《豐碑》,自然地聯想到前面學過的課文《金色的魚鉤》。這兩篇課文寫的都是發生在長征途中的革命故事。《金色的魚鉤》一文,寫的是紅軍老班長過草地時悉心照顧三個小戰士,最後犧牲的事,讚揚的是紅軍老班長捨己為人、忠誠革命的崇高品質;而本文寫的是紅軍爬雪山時,一位軍需處長因衣著單薄而凍死的事情,讚揚的是軍需處長捨己利人、克己奉公的崇高品質。從事情發生的時間來看,顯然是《豐碑》在前,《金色的魚鉤》在後。
作者對環境、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進行了細緻的描寫,所以讀來畫面感很強。讀的時候一幅幅畫面呈現在眼前,有“行軍圖”、“讓馬圖”、“凍僵圖”、“發怒圖”、“敬禮圖”等等。尤其是“凍僵圖”和“敬禮圖”,當我掩卷閉目,軍需處長“鎮定安詳”的神態和將軍莊重的軍禮總會清晰地出現在我眼前,揮之不去。我想:這應是全文最感人的畫面了!
下面,就讓我們隨著故事的情節,去細細品味這些畫面吧:
畫面一:天寒地凍難行軍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裡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要在這樣殘酷的環境中生存下去,我最先想到的是需要有禦寒的衣物:棉衣要吧?要!棉褲要吧?要!棉鞋要吧?要!當然還有帽子、手套、圍巾……然而“裝備很差”這四個字跳入眼中,無疑讓我心中一冷。“裝備很差”!到底有多差?文中沒寫,但我可以想象:有的戰士沒有棉衣,渾身瑟瑟發抖;有的戰士沒有棉褲,雙腿直打顫;有的戰士沒有棉鞋,腳都凍得失去了知覺。至於帽子、圍巾、手套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不僅如此,可能食物也不充足,那冰天雪地的雲中山,是不會慷慨地獻出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供戰士們充飢的;不僅如此,可能由於馬匹的缺少,一些炊事用具等重物需要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或背或扛或挑翻過雪山。在這樣的環境中,輕裝上陣都困難重重,更不用說負重登山了。看來,紅軍隊伍除了要面對“寒冷”的威脅,還有“飢餓”,還有“疲勞”,甚至還有“敵人”……這些猜想在文中第二段四個“可能”的排比句中得到了印證。一個擬人化的“吞”字形象地表現了紅軍隊伍與惡劣環境之間力量的懸殊。在如惡魔般張著血盆大口的環境裡,紅軍隊伍就如任它宰割的獵物,隨時都會被它吞噬。看來,紅軍隊伍要想翻越天寒地凍的雲中山,一個字,難!兩個字,很難!三個字,非常難!“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的擔憂及文章開頭對環境的渲染似乎預示著什麼事要發生,為事情的發展做了鋪墊。 文章一開始就交代了事情發生的人物(紅軍隊伍)、環境(冰天雪地、嚴寒、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地點(雲中山)。這些詞語在我腦中組成了這樣一幅畫面:在白茫茫的天地間,聳立著一座陡峭的雲中山,山上積雪皚皚,呵氣成冰。在這人跡罕至的雲中山,在這冰天雪地的雲中山,已無法找到一條通向遠方的道路。這支紅軍隊伍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緩緩前進,為後續部隊開闢一條通路。“大冰坨”讓我看到了紅軍隊伍走在被凍成大冰塊似的雲中山上,在這樣的山上行走一定很滑吧?可能會有戰士不慎滑倒,跌下山谷;“狂風呼嘯”讓我看到了風如惡魔般鼓著腮幫子肆意地吹著,我甚至還能聽到他發出的獰笑聲,可能會有戰士在山口被風颳下山谷吧?“大雪紛飛”讓我看到了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遮住了紅軍隊伍前進的視線,可能會有戰士因看不清前面的路而失足掉下懸崖吧?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幹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菸,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畫面二:鎮定從容淡生死
這是描寫老戰士凍僵的一個畫面,因為他“凍僵”了,所以給人的感覺是靜止的。第一遍讀這段的時候,我只注意到“單薄破舊”的衣著描寫。試想,在如此寒冷的環境,卻穿著這樣“單薄破舊”的衣服,那該如何受得了啊!而且對方還是個老戰士!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老戰士瘦弱的'身上穿著一件又小又薄的單衣,那衣服還因為下雪變得溼漉漉的,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我甚至可以“看”到他的臉色凍得發白,嘴唇凍得發紫,牙齒凍得緊咬。他走累了,想休息片刻,於是靠著光禿禿的樹幹坐了下來。可這一坐,卻再也沒能站起來。他被凍僵了!其實在嚴寒與極度的疲憊面前,是不能久坐的,當人鬆懈下來,當疲憊席捲而來,當你沉沉入睡的同時,雪山也把你的體溫帶走了。紅軍爬雪山時,有不少戰士想停下來稍坐片刻,可坐下了再也沒能起來。因此有經驗的戰士總是催促戰友繼續前行的。作為經驗豐富的老戰士,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吧?這讓我想到了文中第四段“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這句話,將軍的喊是否也有這樣的用意在裡面?
等我讀到下文,明白了老戰士的身份是“軍需處長”的時候,我起初是吃驚,然後是深深地震撼和感動了。試想:作為掌管部隊衣物、軍糧的“軍需處長”,他是最有機會第一個吃飽、穿暖的啊!可事實呢?他的棉衣呢?讓我進行合理的推想吧:可能是他發現一個衣著單薄的小戰士在風雪中瑟瑟發抖,於是他脫下了自己的棉衣披在小戰士身上;可能是他看到擔架上凍得蜷縮成一團的傷病員,於是他脫下了自己的棉衣蓋在他身上;也可能是他遇到一個衣著單薄的老戰士,他脫下身上的棉衣塞到他手上……那麼,促使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出於對小戰士的憐愛?是出於對傷病員的關懷?是出於對老戰士的關心?還是出於職責的使然?我看,都有可能!然而,在這冰天雪地中讓出棉衣,就意味著把生的希望也讓給了別人啊!難道他不明白嗎?當然不可能!作為經驗豐富的老戰士,他比誰都清楚棉衣的重要性。想到這裡,軍需處長那種捨己利人的精神在我心裡頓時高大起來!
然再細讀之後,又有新的發現:那“十分鎮定”、“十分安詳”的神態似乎違反了常理。一個凍僵之人,他的神態應該是痛苦才對,怎麼會是“鎮定、安詳”的呢?聯絡他讓棉衣的行為,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斷想:他是義不容辭地讓,他是毫不猶豫地讓,他是無怨無悔地讓!他在讓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在讓之後更是從容淡定地面對死亡。可以想象,他死前心如止水、無牽無掛,不然臉上不會“十分鎮定,十分安詳”。但他死前真的心如止水、無牽無掛嗎?一個正常的人,就算他能不懼生死,但在臨死前能不想念父母,能不想念妻兒嗎?一定有一種超越親情、超越愛情的情感或精神使他輕輕提起,又輕輕放下了。或許,這是一種對戰友的愛;或許,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慈悲;也或許,這是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想到這裡,那“鎮定安詳”的“塑像”在我眼前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高大,簡直成了一尊寶相莊嚴的佛像了!
在後來的細讀中,我又發現那“無法辨認他的面目”跟“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似乎是矛盾的。既然無法辨認,又何以看出呢?最後還是一個標點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那就是“安詳”後面的那個冒號。原來“看”到的神態,是源於看到軍需處長動作後的猜想。他死前還抽著煙,似乎沒意識到死亡的來臨。他真的沒準備嗎?當然不是,在他讓出棉衣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畫面二:衝冠一怒因愛兵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麼不給他發棉衣?”
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像一頭髮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面對老戰士的犧牲,將軍非常生氣,這可以從“嚴峻”、“抽動”、“吼道”、“紅著眼睛”、“發怒的豹子”、“十分可怕”、“抖動”這些詞語中看出來。描寫人物憤怒的情景在《橋》這一課也出現過,如老漢“揪”、“吼道”、“兇得像只豹子”。但在本文,筆墨更濃了,作者對將軍憤怒的描寫可謂入木三分,幾乎達到了極致,似乎雲中山都要害怕得抖三抖。將軍顯然是認為軍需處長沒有盡到職責,沒有給老戰士發棉衣,所以才導致老戰士的犧牲。這可以從他的兩次話中看出來:“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麼不給他發棉衣?”“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從“叫來”到“跑步過來”明顯感受到將軍的怒火越來越大,甚至可以想象如果軍需處長被叫來,說不定如發怒的豹子般的將軍會把他撕成碎片。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連我這個讀者都感到了可怕,心中還隱隱替軍需處長擔心起來。
可一向紀律嚴明的紅軍戰士面對將軍的咆哮卻無動於衷。你看“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這是怎麼回事?“沒有人回答”是因為他們內心早已悲痛得無以復加?還是不忍心把這個事實告訴將軍?或許都有吧!“沒有人走開”是因為他們知道眼前這個凍僵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面對盛怒的將軍,終於有人“小聲”地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雖說是“小聲”,但在這裡卻無疑是一聲響雷,使將軍如遭電擊。太出人意料了,不僅將軍沒想到,作為讀者的我也沒想到。這個被將軍認為是失職,要被將軍狠狠治罪的軍需處長竟然就是眼前因衣服“單薄破舊”而“凍僵”的老戰士。然而,讀者也不會因為將軍的誤會對他產生不滿,相反,將軍的暴怒不正是他愛兵的體現嗎?聯絡先前他讓馬給傷病員的行為,讓我們對將軍也充滿了敬意。
畫面三:軍禮默默祭英魂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裡。他的眼睛溼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雲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將軍愣住了”,他“愣住”,是因為他沒想到這個凍死的老戰士竟然是掌管衣物的軍需處長。情勢突然逆轉,所以將軍“久久”地站在雪地裡。這個“久久”讓將軍想起了很多,也想明白了很多。他肯定想到是軍需處長把棉衣讓給了別的戰友才凍死了。他還肯定想到自己剛才對軍需處長的誤解。他甚至還想起了軍需處長以前的種種事蹟……因此,他愧疚,他感動,他悲痛,所以他“眼睛溼潤了”。為了緩解心中強大的悲痛,為了使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他需要“深深”吸一口氣。又因為心中升騰的對軍需處長的無限敬佩與失去愛將的沉痛心情,所以他是“緩緩”地敬了一個莊重的軍禮,這軍禮重逾千斤啊!此時,軍需處長的生命已化成了一座豐碑屹立在將軍的心裡。這裡,“久久”、“深深”、“緩緩”這些疊詞的運用對渲染氣氛,對錶達將軍震驚、愧疚、沉痛、感動、敬佩的複雜心情起了加深情感的作用。讀到這裡,我的心底也有一種感動、一種悲傷、一種敬佩慢慢地溢上來。此時,我就是“將軍”,“將軍”就是我。
畫面四:豐碑晶瑩樹人心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將軍什麼話也沒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預示著環境更加惡劣了。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將軍的“大步走”與戰士們“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以及“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的反問。之前,在文中第二段,將軍還擔憂“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為何在環境更加惡劣的情況下,他們反而堅定了信心呢?這是因為軍需處長捨己利人的精神與偉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鼓舞了將士們。將軍的“大步走”,是因為看到了這支隊伍的希望。戰士們的腳步“堅定”,是因為軍需處長的犧牲鞭策了他們。在“堅定”前面加了“沉重”,寫得真實,可見作者用詞的謹慎與準確。因為“沉重”既有戰士們失去軍需處長的內心沉重,也有因身體疲憊而顯腳步沉重的意思。 “無數”則告訴我們受鼓舞的人數之多。這就是“豐碑”的強大精神推動力。軍需處長用自己的精神和生命,在上至將軍,下至士兵的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使將士們都受到了鼓舞。其實,在長征中,又豈止是這一座豐碑?回顧一個個長征故事,都有軍需處長的影子在裡面。正是在這一座座豐碑的指引和鼓舞下,紅軍最終戰勝了艱難險阻,直至長征的勝利。因此,課文最後一句:“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就暗示著長征勝利與豐碑的因果關係。這裡,作者用了反問句來加強語勢,表達了對勝利屬於這樣的隊伍的強烈肯定。同時,照應前文第二段的“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起到了首尾呼應的效果。 “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從字面上看,是軍需處長的身體成了一座豐碑。這是暗喻,從外形上來形容的。但軍需處長坐著的身體又何以談得上“豐”呢?真正“豐”起來的是軍需處長那種捨己利人的精神,那種偉大的人格魅力。“晶瑩”似乎是說覆蓋在身上的雪聖潔剔透,其實是暗指軍需處長無私的精神如白雪般高尚聖潔。
讀罷全文,我不禁淚流滿面。這篇課文為什麼有這麼強的藝術感染力呢?我深深地思考著。細細想來,要說主人公是軍需處長,可全文共14個自然段,作者卻只在第7和第13兩個自然段輕描淡寫地寫了一下軍需處長凍僵的形象。相反,作者卻濃墨重彩地側面描寫了將軍。這不是弄反了嗎?細想之下,其實不然。軍需處長被凍僵了,他已無法說話,作者用精練的語言來描寫他神態衣著是比較恰當的,讓讀者產生了無盡的想象。而重點描寫將軍的暴怒,使讀者的心隨著將軍一起對軍需處長產生了強烈不滿。而後,軍需處長身份的揭曉出人意料,隨著將軍莊重的軍禮,大家一下子對軍需處長產生了無比的敬意與深深的感動。這裡,前面將軍的狂怒與後面他的默默敬禮形成了非常強的反差,形成了一種很強的張力,深深地感染了讀者。這種感覺,在讀《橋》的時候也曾出現。
後來,師父在點評《豐碑》一課時一語道破天機,原來這就是作者有意製造的巨大“落差”引起了我們讀者強烈的震撼。這裡有三個“落差”:
第一個“落差”是情感的“落差”,也是三個“落差”中最大的一個“落差”。這種巨大的情感落差集中體現在將軍由生氣到發怒到暴跳如雷又突然戛然而止,所以“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就給人一種情感上的巨大意外。《豐碑》是一篇小小說,而小說最注重的是它的敘事技巧和方式。作者李本深是個中高手,他先把讀者的心給吊起來,跟著將軍一塊生氣,一塊發怒,一塊暴跳如雷,然後突然知道“他就是軍需處長”,就像相聲裡的“抖包袱”,這個時候我們感到怎樣?就是震撼。為什麼給人震撼,它既有形象和情景這個因素在裡面,但是在這裡主要靠它的敘事技巧。
第二個“落差”是期待的“落差”——“最不應該凍死的竟然凍死了!”讀者會有個預期,他是軍需處長,棉衣是他發的,他最有條件穿上棉衣,最有可能不被凍死,這是正常的預期。但進入小說後,“最不應該凍死的竟然凍死了”,是一個巨大的落差,這個落差同樣讓人震撼。凍死的難道僅僅是軍需處長嗎?當然不是,前文中“裝備很差”已經點明,很多戰士會被凍死,也是豐碑,但不是“晶瑩”的豐碑。所以,他要選“最不應該被凍死的人被凍死了”,這是作者典型選材的高明處。因為軍需處長被凍死了,是最震撼的。
第三個“落差”是常理的“落差”——“凍僵了,臉上的神態竟然十分鎮定,十分安詳!”按常理,軍需處長衣著“單薄破舊”,在這冰天雪地的雲中山凍死了,臉上的表情應該是痛苦,是絕望才正常,而他竟然是“十分鎮定,十分安詳”。這平靜的表面引起讀者內心多大的波瀾啊!這鎮定安詳的神態背後折射出一個軍需處長在生與死的考驗中,在成全他人與保全自己的抉擇中的那種淡然與坦然。一般人是無法做到的,做到了也不一定有這樣鎮定的表情,這也是一個“落差”。
正是這三個“落差”才使這篇課文產生了那麼強的藝術感染力,才讓我們讀者有那麼強的震撼!或許,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吧!
豐碑課文的主要內容 篇2
《豐碑》講述的是紅軍在長征途中的一個感人故事:一個寒冷的冬天,隊伍在冰天雪地中行進,軍需處長把棉衣全發給了戰士們,自己只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在雲中山凍死了。讚頌了軍需處長為了革命的勝利,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紅軍在冰天雪地中艱難地前行,一位軍長髮現自己的軍需處長凍死了,是因為軍需處長把棉衣發給了別人,自己身上沒有預寒的衣物。將軍震撼了,他相信勝利一定會屬於這樣的隊伍。豐碑歌頌了紅軍戰士們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在最後一自然段中,“那聲音”表面指的是“沉重的腳步聲”,實際上指的是革命隊伍中的那種一心為公、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和團結一致的鋼鐵般的意志。因為有了這種精神、這種意志,任何艱難險阻擋不住紅軍前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