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六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1

  一、匯入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靜夜思》嗎?我們一起來背誦一首古詩──李白的《靜夜思》。(背誦《靜夜思》)你能用說說《靜夜思》這首詩表達的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嗎?(“思”在這裡是“思念故鄉”的意思)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也是表達思念家鄉感情的。

  二、 學習新課

  1、介紹詩人的背景和詩的創作背景:

  師:我們看看本詩作者王維,誰來說說你對王維瞭解多少?找生說,然後師補充(老師這裡也有些大詩人王維的資料,同學們來輕聲讀讀,找一人讀)

  王維:唐朝詩人,15歲時離開了故鄉到長安去參加科舉考試,20歲時考上進士。在這段時間裡,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會想家,尤其是過節的時候,這種情感更加強烈。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師:遠在異鄉的王維透過這首詩是怎樣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呢?

  2、出示古詩(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首古詩,誰來讀讀這首詩1人,生評價,再找1人讀,師:本詩有兩個特殊的這,出示茱萸,茱是形聲字,萸注意它的寫法,觀察這倆個字,它們都有什麼特點?都是草字頭,和植物有關,一會兒我們再進一步瞭解它們。再齊讀古詩

  師:我們知道學習任何一首古詩要想悟詩情,首先要怎麼樣?(生明詩意)

  3解詩題:師:我們來齊讀詩題,哪位同學能說說你對詩題的理解?生解釋。九月九日重陽節王維思念家鄉的親人。師:對重陽節瞭解多少?生:是重陽節,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還有補充的嗎?

  (生先彙報師再補充)(九月九日——指的是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我國古代,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要舉行各種活動,如:登高、插茱萸、賞菊、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等。如今,這個古老的節日又增加了新的內容,成為一年一度的“老人節”。因為兩個九意味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出示圖片:菊花、茱萸。先了解一下)師:還有些關鍵字需要我們理解?

  生:憶——思念、想念

  師:“山東”是山東省嗎?(不是,陝西有座名山叫華山,華山以東有個地方叫蒲州,是詩人王維的老家;作者的家鄉。)

  兄弟——此處的“兄弟”可以是王維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維的親人,朋友;

  師:當過節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想念外出的親人,同樣外出的親人也會想念你們,就像我也是,我的家在松原我也時時想念在家鄉的親人們,尤其是到過節的時候就會更加思念他們。大詩人王維和我一樣在過節的時候獨在異鄉思念家鄉的親人,他又是怎樣透過詩句表達情感的?

  3、師:下面我們來自學這首詩:(大螢幕出示:自學提示)

  三、自由讀詩文,給合注釋和工具書來理解詩意。

  四、小組合作:畫出你認為哪行詩最能直接表達詩人此刻的思念之情的情感?細細體會並適著透過朗讀來表達詩人的情感。組員認真做出朗讀評價。

  師:哪行最直接表達了詩人思鄉的情感?每逢佳節倍思親。誰來解釋一下這行詩。師:哪個字最能表達作者更加非常的想家。生說倍字的解釋,倍,加倍,更加的意思。說明(特別、格外、非常)想家。

  師:一個“倍”字突出了詩人十分想念家鄉的親人,每到佳節良辰,思鄉之情就更為濃烈,讓我們一起讀讀這行詩來體會詩人內心的真實的情感。齊讀,再讀注意“倍”字加強語氣。

  4 師:作者為什麼那麼想家,作者想家的原因是什麼?哪行詩告訴了我們原因?

  生: “獨在異鄉為異客”師:誰來解釋這句詩,也可以解釋一下字詞的意思。(瞭解本句詩意:獨——獨自一人;異鄉——他鄉;異客——陌生的客人;我獨自一個人居住在他鄉。)師: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

  師:詩人所處的環境是陌生的,所看見的人也是陌生的,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說說心裡話,這句表達了作者(生:孤獨寂寞)的心情。因為孤獨寂寞所以思念家鄉的親人,尤其是在重陽佳節,萬家團圓的節日裡,就他一個人不能回家跟家人,看到別人團聚,心裡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也就是他思鄉的重要原因。

  師:同學們,大詩人王維只有在重陽佳節,萬家團圓的節日裡想家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像這樣的傳統佳節,例如:中秋節、端午節、春節。遷移想像說話:1、是啊,春節到了,家家戶戶放鞭炮,吃年夜飯,只有王維孤身一人,他此時只能念著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2、中秋佳節,全家都圍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的時候,王維只有一個人形影孤單,此時口中念著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3、端午節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在一起吃著粽子,觀看賽龍舟,掛艾葉,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著節日的時候,王維身在異鄉,只能念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師:是啊,看著別人的家庭團團圓圓,王維內心倍感孤獨,所以就更加思念家鄉,當王維思念家鄉的時候他在思念家鄉里的誰?他們又在做什麼呢?後兩行詩告訴我們詩人思念的內容。出示後兩行: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誰能說說你對這兩行詩句的理解,包括字詞的意思。或者是(這兩行詩中哪些關鍵的字詞需要我們理解。)

  遙——遙遠;知:想到;登高處:登山;遍——都;少:缺少;一人:指王維。 茱萸:出示圖片(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古人在重陽節登高時,把茱萸插在頭上,或裝在小布袋裡帶在身上,認為可以避災。)生:我從“少一人”看出王維很孤單。因為以前每逢重陽節王維也會和家人一起共享天倫之樂。但這裡的“少一人”就是今年的重陽節少了王維一個人,他在陌生的地方,見不到親人,所以也享受不到這份天倫之樂,所以他很孤單。

  (翻譯:在遙遠的地方,想到兄弟們都登上高處,一個個都插上茱萸,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師:思念是一條線,線的這頭牽著王維,線的那頭牽著是他的親人,思念是彼此的,他的親人肯定也會非常想念。他們登高時會對異鄉的王維說些什麼呢?生:就差王維一個人,他在長安還好嗎?我們很想念他啊!多麼深的情意,重陽佳節,家鄉的親人也在惦念著他。異鄉的的王維將無限的思念,凝聚筆端不禁寫到: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找一生讀,再齊讀來感受他的思念之情。

  現在同桌快速地在下面練習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指名2人)

  我獨自一個人居住在他鄉,每到過節的時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鄉的親人。在遙遠的地方,想到兄弟們都登上高處,一個個都插上茱萸,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師:整首詩表達了詩人無限思念之情,下面同學們就透過朗讀來感受王維的內心情感。

  1、齊讀(師:古詩要想讀出韻味,得講究技巧。)

  2、出示分隔號和重點號。(停頓、重讀)

  3、配樂讀試著背一背。

  五、課堂小結

  師:聽著你們讀得那麼有感情,我內心有一種深刻的感慨:我們能生活在自己的親人身邊,是多麼幸福!我們能認識這麼多朋友,大家就像一家人似的愉快相處,是多麼幸福!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在感受親情的同時,更應該珍惜親情。時刻記得關心我們身邊的人,也讓他們感受到幸福。

  六、課後作業 (選擇性作業)

  (一) 1、試著讀熟並背誦課後積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並整理到積累本上,可以蒐集其王維其它的古詩。

  2、回家採訪一下你身邊的老人們,瞭解他們過節時的情景和感受。

  (二)試著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詩意;

  2、幫助學生體會古詩所表達的親情;

  3、指導朗讀,要求會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準確理解古詩的意思和感情

  【教學思路】

  課前,指導學生上網,搜尋有關資訊,讓學生透過預習理解生字詞。課上先組織學生交流,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翻譯古詩,透過朗讀、品味,深入理解古詩所包含的思念親人的真摯情感,體會“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精妙之處。再透過訓練,強化理解,達到檢查的目的。課後組織學生進行我國古代節日風俗調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具準備】

  中國地圖一幅、有關茱萸的畫片兩張、大字課文、練習紙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2、板書課題,指導學生理解課題,介紹唐代重陽風俗。相機教“茱萸”一詞。

  3、組織學生介紹自己是如何預習的,進行指導。

  二、指導朗讀,理解古詩意思

  1、組織學生自由的讀古詩,組內交流如何停頓。

  2、組織學生交流朗讀。相機教“佳節”一詞。

  3、指導朗讀,要讀出“××/××/×××”的節奏,讀出孤獨和無奈的感情。

  4、指導學生逐步翻譯古詩的意思。(直譯)在古詩的右邊完成以下板書:

  九月九日想念家鄉的兄弟

  獨自一人在外地作他鄉的客人,

  每逢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登高的地方,

  插遍茱萸只少我一個人。

  5、組織學生理解讀,比較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6、組織討論:古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7、小結,並過渡:詩人是怎樣表達的呢?

  三、品讀古詩,深入理解古詩

  1、組織學生讀古詩,思考問題。

  2、組織學生交流。

  3、逐步提問:

  ①第一句中的一個“獨”和兩個“異”字,表達了怎樣的心情?談談孤獨和思念的關係。

  ②怎樣理解“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每”字?

  ③“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王維怎樣的感情?它與“思念”有關嗎?為什麼?

  ④你覺得這首詩寫得最好的是哪句?為什麼?

  4、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再組間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5、小結古詩的寫法。

  6、組織背誦,組內檢查。

  四、組織練習反饋

  1、解釋帶點的詞,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⑴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獨_______倍______

  ⑵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兄弟”指的是_______“一人”指的是______

  2、填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王維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課堂小結

  讀一則關於茱萸現狀的新聞,讓學生懂得,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的感情都無法表達。

  六、興趣作業

  調查我國古代節日風俗,互相交流交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朝詩人王維在重陽節因思念家鄉親人而作。遊子在外,舉目無親,正逢佳節,百感交集。全詩寫得非常樸素,感情十分自然。“獨在異鄉為異客”,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就把那種獨自在外、人地兩疏的情形表達出來,同時傳給人們一種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為下面思念的內容奠定了基礎。“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個“倍”字,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在重陽節極度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此句也已成千古傳誦的佳句,表達了億萬炎黃子孫共同的生活感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想法新穎,對新鮮事物興趣濃厚,勤于思考,善於發現,敢於質疑,勇於否定,加上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針對學生情況,我追求了這三個字:“新、活、放。”

  【教學設計】

  一初讀,二淺思,三深悟,四背誦,五表演。

  【課堂實錄採擷】

  一、在解題中不經意地出現的小高潮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本課的前兩首古詩,大家還記得嗎?大家一起來背誦一遍,好嗎?

  生:(齊答)記得!學生齊背《望廬山瀑布》和《山行》。

  (開課前複習舊知識,既可以溫故,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壯大氣勢,烘托一個熱鬧的氣氛。)

  師:《望廬山瀑布》描寫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山行》描寫了深秋山間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深秋美景的喜愛之情。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又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感情呢?

  板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老師讚美的語氣回顧已學古詩,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到了古詩的美,也自然地進入了新詩的學習、品味中。

  師:(簡介詩人王維)請同學們齊讀題目。(生讀題目)

  師:看到這個題目,能說一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個題目的嗎?

  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古人有在重陽節登高,佩帶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

  生:我不明白茱萸是什麼意思?

  師:有誰知道,誰能幫助他?請高高地舉起你的手。

  生:我是從書上的註釋裡面知道的,茱萸是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據說可以辟邪、消災。

  師:很好,你讀書的時候很仔細,大家都要向他學習。課題中還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嗎?請繼續!

  (孩子們長在城市裡,都沒有見過茱萸,雖然書本上也解釋得很清楚,但如果能親眼看一看這種植物,就可以使得抽象模糊的東西變得直觀清晰。所以,應該在學生介紹茱萸這種植物的同時,老師即可出示有茱萸的畫面。)

  生:山東,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說明作者的家鄉在那裡。

  生:不,你的說法是錯誤的。山東是指華山以東,今山西一帶,因此王維的家鄉應該是在山西。

  師:對,這裡的山是指華山。那麼兄弟你們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兄弟就是弟弟的意思。

  生:不對,應該是哥哥和弟弟的意思。

  師:大家想一想,既然作者的家鄉在山西,那他的家裡僅僅只有哥哥和弟弟嗎?他就沒有別的親人了嗎?

  生:老師,我明白了,兄弟除了指他的哥哥、弟弟,還包括他家鄉所有的親人。

  生:老師,我補充,兄弟還可以包括他在家鄉的朋友。

  師:這樣理解就更加全面了,有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兄弟這個詞的意思?

  生:“兄弟”指作者的親人和朋友。

  生:老師,我發現還有一個字被我們漏掉了,就是“憶”字。

  生:我知道“憶”就是回憶的意思。

  師:沒錯,但誰能把這個“憶”字的意思說得更貼切一些呢?

  生:我覺得“憶”字在這裡解釋為“思念、想念”更好,因為從“憶山東兄弟”可以看出作者是身在他鄉,重陽節到了,他不能和家鄉的親人朋友在一起登高,暢飲菊花酒。而往年他在家的時候,卻可以和親人們一起歡度重陽節,所以回想起以前那些美好的日子,此時的他是多麼想念家鄉的親朋好友啊!(熱烈的掌聲)

  (僅僅是解釋詩的題目,孩子就能透過一個“憶”字領悟出整首詩的深刻意義,確實是我沒有想到的。孩子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快速地捕捉出詩的內涵,其一在於之前逐詞逐詞理解的鋪墊做得很好。其二在於一個“憶”字用得好,用得妙,用得神。重陽節時憶親人,不就已經明明白白地訴了讀者,此時的作者正是背井離鄉,孤單寂寥,落寞惆悵,正是在這樣舉目無親的時候,才會更加真切地思念家鄉親朋。因為有了解題時的深切領悟,所以進入古詩學習環節時,不管是小組討論,還是課堂彙報,學生能把握住重點,水到渠成,異常輕鬆地學習。)

  二、在表演中捕捉學生靈魂,強化訓練目標

  師:詩人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天,滿懷心事的他獨自出來散步,一不小心誤入了時空隧道,來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而你就是王維,今年又正好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你的面前就放著一部電話,詩人王維,你能緊扣住自己所寫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中所表達的感情,發揮你大膽的想象,向你遠在家鄉的.親人傾訴你的思念之情嗎?

  眾生:(笑)好啊,好啊,我可以!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王維在現代社會,那他的親人不是在唐朝嗎?唐朝那時侯有電話嗎?

  師:你的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就是想象,大膽的想象,這不正是“超級變變變”嗎?(齊笑,掌聲)

  注:“超級變變變”是日本的一個娛樂節目,該節目要求參賽者發揮出大膽的想象,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道具表演出生活中的事物或者現象。該節目不僅在日本創下了很高的收視紀錄,在全球發行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績,我班就有很多這個節目的超級fans。老師急中生智,用上這個孩子喜歡的節目的名字,在無意當中為這個環節激了趣,造了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下面是兩個學生的表演:

  生1(扮演王維);生2(扮演姑姑)

  生1:喂,您好,請問是姑姑嗎?我是您的侄子王維。

  生2:喂,你好,我是姑姑,你是王維啊!你現在在哪裡呀?

  (在口語交際中隨時注意使用禮貌用語,表示對別人的尊重,這樣的訓練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生1:姑姑,今天是中秋節,我是在兩千多年後的現代給您打電話,姑姑,我可真想家裡人啊!大家都還好嗎?

  生2:大家都很好,剛才在賞月的時候,我們人人可都記掛著你呢!

  生1:姑姑,中秋佳節,正是人月兩團圓的時候,你們吃著香香的月餅,可千萬別忘記了我,一定要記得給我留一份啊,我已經好久沒能吃到家裡的月餅了。

  生2:好的,一定不會少了你的那一份。你什麼時候能回家來看一看啊?

  生1:姑姑,窗外是萬家燈火閃爍,窗內是家家戶戶共享天倫,而我就只能一個人孤單的在這裡,我真的是很想念你們!雖然我不能和你們在一起,但是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我現在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等我做完了手頭上的事,我一定儘快和家人團圓!姑姑,祝大家中秋節愉快!再見!

  生2:別難過,我們會想著你。保重身體,早點回來,再見!

  (這段學生的表演不可否認是經過了老師的加工,但學生能基本上扣住本詩的主題來進行即興的表演,優點是應該值得鼓勵的。但我也不得不看到其中的不足:學生的語言功底太過淺薄,語言隨意且不夠嚴密。誠然在表演的時候可以生活一些,但任何說出來的話都應該緊扣住整首詩的基調和感情,而學生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還有就是學生的颱風太過拘謹,緊張,學生不是完全的在一種放鬆的狀態下來進行拓展想象表演的。學生所表現出的不足與老師平時是否嚴格訓練大有相關。和諧的課堂氛圍能使人的精神鬆弛,心境坦然,能提高生命的張力,倡導人性的釋放,因此要讓我們的課堂真正做到童言無忌、童真無損、童趣無限、童心無畏、童愛無拘將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重大的責任!)

  【自我思索】

  聽聽學生在彙報時的精彩發言,品品學生在朗誦時的入情陶醉,讀讀學生在黑板上所寫的板書:“思念親人”,“想念朋友”,“孤單寂寞”,看看學生精彩的即興想象表演,不僅聽課的家長為之動容,為之喝彩,就連我自己的心裡也在激越著,澎湃著。一位家長在參加完開放日的活動之後,激動地在“學生成長記錄手冊”上寫道:“聽了兩節課,感受非常深,我深深地體會到,現在的孩子是多麼幸福啊!這是一個尊重的課堂,這是一個開放的課堂,這是一個生命的課堂!老師不僅注重了對知識的傳授,還注重了對孩子品格的教育,引導……”另一位家長聽完課以後,就急忙拉著我的手,激動地說:“老師啊,我從來沒有上過這樣的課,真的。以前都是由我們的老師講授,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現在的孩子們腦海裡可充滿了無數的小問題,做老師沒有兩把刷子可真是不好做啊!”家長的讚譽固然可喜,但無形中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一種責任!

  古代詩歌言簡意豐,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是不朽的文化財富。教科書中節選的詩歌,以及老師的排疑解難,悉心誘導都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教學古詩的最終目的,是要激發孩子對古詩的興趣,要孩子做到發自內心喜歡它,愛上它,不捨它。不用太多的表白,只是那寥寥幾字,就足以令人振奮、傷懷,這正是古代詩歌的魅力所在。學習詩歌也好,散文也好,讓學生在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鼓勵,相互競爭,相互幫助中思維得到啟迪,精神得到喚醒,潛能得到顯發,心靈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共鳴,身心得到愉悅正是新課標中要求的人文精神的教育,生命發展的教育,而這,正是需要我們老師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真心,飽含對孩子的真誠,傾盡我們的真愛去努力實踐,熱忱奉獻!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生齊讀課題兩遍。師範讀。(老師讀得時候請同學們思考這首詩說了些什麼?)

  生齊讀全詩。

  小組討論這首古詩說了些什麼?並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二、解題。

  解題: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首先請同學們想一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課題的意思?(放幻燈片1、2)(學生思考討論)

  1.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師:重陽節又是什麼節?(生:老人節)

  2.憶:想念,思念。

  3.山東是指的什麼地方?(古時候指華山以東的地區,並非專指今天的山東省。在這裡專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蒲州。)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詩人王維:(幻燈片3)

  王維(701—761),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他多才多藝,擅長繪畫、書法,精通音樂,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他與另一位唐代詩人孟浩然並稱“王孟”。

  三、初讀課文,瞭解詩的大意。(自由讀)

  四、讀懂全詩。(下面我們來學習這首古詩)

  1、獨在異鄉為客

  獨:孤身一人;獨自一人。

  異鄉:他鄉、外鄉。就是家鄉以外的地方。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詩意:我獨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做外鄉的客人。

  2、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每當。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節指的是什麼節日?(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為什麼這一天王維倍思親?(因為他獨自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

  詩意:每當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知:在遙遠的地方猜想。

  為什麼要登高?(古時候有這樣一種習俗,就是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登高避災。)

  茱萸(zhū

  yú):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一種香草)古時候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人們都喜歡插戴茱萸,據說這樣可以避邪、消災。

  詩意: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陽節兄弟們一定都登上了高處。他們都插戴著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遺憾的是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4、齊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加深理解全詩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可分為幾層?每層寫了什麼?

  第一層(前兩句):寫身處他鄉異地的詩人,每逢佳節就更加思念親人。

  第二層(後兩句):寫作者想象兄弟們重陽節登高的情景。

  五、朗讀、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齊讀、個人背、男女生背、師生背、全班背。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思考:1、誰能來說說詩的哪兩句最能表達出詩人的思念之情?

  (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為什麼他每逢佳節倍思親?

  (生:1、每當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2、因為他獨自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孤單。)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以敘述的口氣,把這首詩編成故事,講給同學聽。

  (詩人王維因為要在長安謀取功名,不得不與自己的故土和親人告別,作客他鄉。遠在外地的他,時常想起家鄉的朋友和親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王維想:家鄉的親人、兄弟們一定在插滿茱萸的高山上祝願我在外鄉一帆風順吧!遺憾的是,我無法與親人、兄弟們一起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師: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達了身居外地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更加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師: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你們還學過哪些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古詩?請你來背一背(生:李白的“靜夜思”)

  課後題解:P118

  注意帶點的詞,說說詩句的意思。(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獨:孤身一人;獨自一人。

  倍:格外;加倍、更加。

  (我單獨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每當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練習:

  1.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話說說你對他的思念嗎?

  2.如果你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會對身處外地的王維哥哥說些什麼話,來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總結。

  板書設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3、重點學習生字“插、遍、遙、異”等。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2、體會詩中的思鄉情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麼特殊的日子嗎?(是重陽節)重陽節是農曆的什麼時候?(農曆九月九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王維在重陽節這一天寫的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生齊讀課題兩遍。

  二、解題。

  1、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詩人王維:

  王維(701—761),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

  2、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師:重陽節又是什麼節?(生:老人節)

  3、憶:想念,思念。

  4、山東是指的什麼地方?(古時候指華山以東的地區,並非專指今天的山東省。在這裡專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蒲州。)

  過渡語:在瞭解了詩的題目後,我相信大家現在一定很想讀讀這首古詩吧?!現在就請大家自由朗讀古詩。

  三、初讀課文,瞭解詩的大意。(自由讀)

  1、自由讀。

  2、指名讀。

  3、正音。

  4、討論:讀了這首古詩,你讀懂了什麼?(不做彙報)

  過渡語:我們現在一起來品讀古詩,看看你的理解都正確嗎?

  四、讀懂全詩。(下面我們來學習這首古詩)

  1、第一句:獨在異鄉為客

  獨:孤身一人;獨自一人。

  異鄉:他鄉、外鄉。就是家鄉以外的地方。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詩意:我獨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做外鄉的客人。

  2、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每當。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倍:加倍,更加。

  思:同“憶”,思念,想念。

  “佳節”指的是什麼節日?中國傳統的重要的團圓節日。

  詩意:每當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知:在遙遠的地方猜想。

  為什麼要登高?(古時候有這樣一種習俗,就是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登高避疾。)

  茱萸(zhū yú):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一種香草)古時候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人們都喜歡插戴茱萸,據說這樣可以避邪、消災。

  詩意: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陽節兄弟們一定都登上了高處。他們都插戴著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遺憾的是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4、齊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加深理解全詩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小組討論)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前面2句和後面2句各寫了什麼?

  前兩句:寫身處他鄉異地的詩人,每逢佳節就更加思念親人。

  後兩句:寫作者想象兄弟們重陽節登高的情景。

  思考:

  1、誰能來說說詩的哪兩句最能表達出詩人的思念之情?

  (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說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為什麼他每逢佳節倍思親?

  (生:1、每當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2、因為他獨自一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孤單。)

  練習: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他的思念嗎?

  五、朗讀指導

  1、劃分節奏

  2、部分重點詞語重讀

  六、朗讀、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齊讀、個人背、男女生背、師生背、全班背。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七、指導書寫

  幾個容易錯的字:“插、遙、異、遍”等

  八、小組討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以敘述的口氣,把這首詩編成故事,講給同學聽。

  (詩人王維因為要在長安謀取功名,不得不與自己的故土和親人告別,作客他鄉。遠在外地的他,時常想起家鄉的朋友和親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王維想:家鄉的親人、兄弟們一定在插滿茱萸的高山上祝願我在外鄉一帆風順吧!遺憾的是,我無法與親人、兄弟們一起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師: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表達了身居外地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更加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師: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你們還學過哪些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古詩?請你來背一背(生:李白的“靜夜思”)

  練習:

  如果你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會對身處外地的王維哥哥說些什麼話,來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

  2. 誦讀古詩,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3. 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或課件)、錄音磁帶。

  教材簡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17歲時寫的。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題目的意思是,在重陽節這天思念家鄉的兄弟。

  全詩抓住重陽節登高這一習俗,抒發了思念親人的感情,發自肺腑,情真意切,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傳誦。特別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常常被人們引用,以表達思親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瞭解詩意,背誦古詩。

  建議本課用1課時完成。

  * “獨在異鄉為異客。”“獨”,獨自一人;“異鄉”,他鄉,這裡指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異客”,指陌生的客人。這句詩的意思是:我孤獨一人在外地。

  * “每逢佳節倍思親。”“逢”,遇到;“倍”,加倍、更加;“佳節”,美好的節日,這裡指重陽節。這句詩的意思是:每當遇到節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遙”,遠;“兄弟”,哥哥弟弟,詩中指在家鄉的哥哥弟弟;“登高”,民間風俗,重陽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外出登高。這句的意思是: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到兄弟們一定都登上了高處。

  * “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古人重陽登高,將茱萸插在頭上,據說可以防災避疫;“遍”,全都。這句的意思是:兄弟們都插著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 古詩教學以學生誦讀為主。要留出時間讓學生多讀。

  可以參考以下節奏朗讀: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 課後第1、2題可在教學過程中完成。

  * 課後第3題:要弄清字、詞的意思,再正確選擇。

  * 課後的選做題教師應先了解學過的有關詩句,以作提示。

  教學設計參考

  一、揭示課題

  1.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千古流傳的詩歌。

  2.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 解題。

  二、學生自讀詩歌,初步感知

  1. 學生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詩句通順連貫。

  2. 檢查學生自讀詩歌情況。

  3. 學生藉助註釋、插圖,瞭解詩的大意。

  三、自讀自悟,體會意境

  1. 再讀詩歌,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 全班交流。

  3.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四、背誦詩歌

  五、拓展延伸

  你讀過哪些思念家鄉和親人的詩歌?(如:李白的《靜夜思》)

  (楊蔚、李金瑤)

  參考資料

  王維(701~761)字摩詰,蒲州人(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著名詩人。少年聰慧,9歲時就以文才出名。他多才多藝,不僅能做詩,而且懂音樂、繪畫。他的詩,題材、風格多樣化,特別是田園山水詩,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