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將進酒> 《將進酒》教案集錦五篇

《將進酒》教案

《將進酒》教案集錦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將進酒》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將進酒》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準確把握情感基調並背誦全詩。

  學習起興、用典、誇張手法在詩中的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賞析詩中情感脈絡之變化,能用準確流暢的語言概括全詩內容與情感。

  能品味詩人婉曲語言中的深層含義,並學會聯想比較的鑑賞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正確認識詩人對自我的肯定與對現實不滿的矛盾思想,認識“以酒銷愁”的歷史文化背景與人文精神。

  【教學方法】

  誦讀法 品味鑑賞法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以杜甫《飲中八仙歌》匯入,談談詩中禮拜形象。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簡介(略),聯絡《夢遊天姥吟留別》名句。

  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時何時換?

  2、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3、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三、朗讀全詩,教師範讀。

  (注意節奏點,用韻、語調變化)

  四、分層賞析,理清脈絡,幫助誦讀記憶。

  感情線索:悲——歡——樂←—歌—→願——恣——愁(首尾呼應)

  ↑↓

  自己高|潮 轉折 萬古(憤激、無奈——豪爽、曠達)

  (自信)

  全詩詩眼:悲愁——感情基調:憤激。

  全詩中心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品味思考交流】

  開頭四句與全詩主旨關係

  渲染慷慨悲涼氣氛,為第二段“歌弦”作鋪墊,也與“天生我材必有用”構成對比反襯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與開頭之“悲”,後來之“願”有矛盾嗎?你怎樣理解?

  思想情感的矛盾統一: 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憤激之情

  出世思想:聖賢寂寞

  作者為什麼舉“曹植”為例,說明“古來聖賢皆寂寞”?(略)

  “與爾同銷萬古愁”中“愁”的物件範圍有多大?試舉例。

  往古聖賢不被君王賞析之人。

  自己與自己同時代人。

  以後和自己同命運之人。

  五、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練習默寫全詩。

  二、談談你最欣賞的名句與欣賞的原因,說說若在作文中引用,可以適合什麼話題。

  【把討論結果寫出提綱,課後整理與同學交流】

  三、預習《兵車行》

  讀懂詩句,初步掌握內容及情感基調。

《將進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感受詩人情感變化。(重點)

  2、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背誦全詩。(重點)

  3、正確認識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難點)

  【教學設想】:

  本單元的主題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就是讓學生透過吟詠和誦讀從而領悟古典詩歌的韻律感和音樂美,讀出詩歌特有的詩境和詩情。本文時而奔放,時而深沉,感情大起大落,學生容易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感受詩人情感變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時時洋溢著詩情,處處瀰漫著酒香,而論詩酒之道,當首推李白。他愛詩若痴,嗜酒成狂,一生與酒結下不解之緣。酒中有他湧動的生命,奔騰的激情,還有那無盡的愁緒。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李白詠酒詩中的代表作——《將進酒》。

  二、欣賞名家誦讀 初步感知:

  我們這一單元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就是透過吟詠和誦讀領悟詩歌的韻律感和音樂美,體會詩歌特有的詩境和詩情。

  欣賞中央電視臺著名支援人任志宏的朗誦。

  朗誦的怎麼樣?感情是不是特別投入?話劇演員濮存昕的朗誦感情更投入。

  播放濮存昕的朗誦,進一步感知。

  三、因聲求氣 吟詠詩韻:

  透過欣賞名家的誦讀,我們對這首詩歌的重音、聲調等有了比較深的印象,老師在多媒體上把重音、聲調也做了標註。下面請學生結合註釋,自由大聲地朗讀,過一會找同學展示。

  四、分析問題 鑑賞詩歌:

  剛才同學讀的很好,但和名家的演繹還是有一些差距,一是因為我們的基本功不如他們,再就是對文字理解不夠透徹。接下來我們共同分析這首詩的內容。

  題目“將進酒”是什麼意思?將進酒就是請喝酒,這是一首“勸酒歌”。

  1、誰勸誰喝酒?

  一開始應該是丹丘生勸李白和岑夫子,後來是李白勸岑夫子和丹丘生喝酒。

  2、為何喝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恰逢知己

  “與爾同銷萬古愁”——借酒消愁

  3、怎樣喝酒的?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喝的多

  “將進酒,杯莫停。”——喝的快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喝的豪爽

  4、《將進酒》感情奔放,氣勢雄渾。請你找出詩中帶有情感色彩的字詞。

  悲:“君不見,……朝如青絲暮成雪。”

  歡:“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

  憤:“鐘鼓饌玉不足貴,……斗酒十千恣歡謔。”

  狂:“主人何為言少錢,……與爾同銷萬古愁。”

  5、名句賞析

  ①“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前一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為空間範疇的誇張,後一句則是時間範疇的誇張。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髮”,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

  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天地造就我的才幹,必有它的用處,即使千金耗盡,還會重新再來。“有用”而“必”,一何自信!體現了詩人的曠達豪放,透露出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態度。

  ③“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在封建時代,只有衣食無憂的達官貴人才有閒情逸致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羨慕達官貴人的生活,實際是對豪門權貴的蔑視、否定,這是李白最可寶貴的性格。

  ④“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曹植舉行宴會暢飲,為的是空有超群才華,卻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澆愁。作者和曹植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有志難展 。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更是對現實遭遇的憤恨與控訴,兼以自況。

  6、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應該把酒言歡。狂放的李白卻為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後,政治抱負不得施展,心中難免鬱悶。《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八年來,李白憂國憂民的心情一直未變,可是又無用武之地,52歲的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間,放浪於形骸之外。這一年,他跟好朋友岑勳曾多次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藉著酒興,淋漓盡致地抒發不平之氣。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壯志未酬,懷才不遇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聖賢寂寞,陳王失意

  7、豪放飄逸的李白內心為何激憤?天生我材必有用與但願長醉不願醒相互矛盾,如何理解?

  李白的身上浸透著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兩個,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豐功偉業。追求精神自由導致他的一系列行為:反抗傳統,蔑視權貴,理想超出於王法所規定的社會等級秩序之外;建立豐功偉業,又使他與傳統妥協,求助於權貴,回到王法所規定的社會秩序之中。但現實中又不可能同時佔有以上二者。

  李白執著的兩種東西是悖論式的人生追求。兩者相互矛盾、衝突,使他在外在社會(人類社會)撞得頭破血流,內心世界則長期處於矛盾衝突騷動焦慮之中。這也使李白真正體驗到人生的大喜和大悲。正由於內心世界長期處於高度緊張,不同情緒總是處於高度碰撞,所以他的情感變化比較大,甚至相互矛盾。

  8、小結:

  ①人物:狂放不羈、豪放灑脫

  ②語言:奔放直率、渾厚雄壯

  ③藝術手法

  誇張:“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馬,千金裘”“萬古愁”。

  比喻、反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黃河的偉大永恆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借代:“鐘鼓饌玉”

  用典:陳王曹植。用以自比,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有志難展。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更是對現實遭遇的憤激。

  ④情感

  全詩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於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表現了一種懷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複雜的情感。

  9、當堂背誦

  按情感流程分4個小節背誦。

  五、結束語:

  《將進酒》是靈與肉、理想與現實、個人與社會猛烈碰撞的巨響,是一曲不羈靈魂的慷慨悲歌。李白是我們這個民族,尤其是盛唐民族活力的典型代表和最深刻的體現者。

  “天生我材必有用”,祝願同學們以自信豁達的人生姿態盡情的譜寫出你獨具特色的青春之歌。

  六、作業:

  默寫這首詩。

《將進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理清詩歌情感變化線索,理解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的複雜情感。

  (2)背誦全詩。

  2、能力目標體味詩歌頗具特色的起興和誇張手法的運用,領會李白淋漓暢快的浪漫主義詩風。

  3、情感目標:瞭解相關的詠酒詩篇及酒文化。

  4、教學重點:探究詩歌的藝術手法。

  5、教學難點: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6、教學方法:師生探討法

  匯入新課

  請大家猜一個簡單的謎語:酉時下大雨。“酒”是一種文化,它與中國古代詩人似乎結上了不解之緣。他們或仗酒力助發豪興,舉杯而靈感紛來;或借酒來排遣愁緒,飲酣而筆底奔騰。無數名句佳篇都與灩灩美酒相互輝映。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不見》還用“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來概括他的一生。現在就讓我們來欣賞李白的一首勸酒詩《將進酒》。(朗誦全詩)

  一、整體感知

  《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將,請、願之意,《詩經·衛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這個“將”與詩句“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將”音義不同。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容,這是值得重視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是一種消極行為,但這是他的傲世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所使然,是無法改變的。杜甫在結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試圖說服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杜甫這個批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李白的飲酒詩中仍包含著積極的內容。

  (給學生五分鐘朗誦全文,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變化。)

  二、鑑賞要點

  1、三種主要情感:

  (1)、顯示了詩人對未來充滿無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3)、表達詩人蔑視權貴,盡吐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感傷之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裡的“高堂明鏡”並非指母親,而是懸於高堂之上的鏡子。

  詩人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海”(《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是壯;這次則不同——詩人彷彿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著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儘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卻是悲。由此聯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兩鬢斑斑,真是“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但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悲為歡。所以“人生”以下六句轉而寫歡。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儘管詩人在政治上並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於是連呼“烹羊宰牛”(此處用典:“烹羊宰牛且為樂”語本曹植《箜篌引》),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且為樂”就是姑且作樂,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丟開不想。(提問:詩人的這種歡樂是真實的嗎?僅僅為了一醉方休嗎?)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於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為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鐘鼓”本意指樂器,這裡做“擊鼓作樂”解;“饌玉”指精美的食品。“鐘鼓饌玉”在這裡是富貴利祿的代稱。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為憤激,這是因為他要藉此把長期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齊宣洩出來。他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汙行徑,因而說“但願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聖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為統治者所用。(提問:詩人說他們“古來聖賢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們呢?)不是!這是為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讚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為結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這裡要注意,此處用典:“陳王昔時宴平樂”語出曹植《名都賦》:“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

  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花馬:唐朝開元天寶年間講究馬的裝飾,會把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馬,五瓣的就叫五花馬。在這裡指名貴的馬。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而且是“徑須沽取”,要毫不猶豫的去買,這就反客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極點。(提問:這種狂放是不是可信的,為什麼?)這是可信的,因為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給學生十分鐘,練習背誦。注意作者的感情。)

  提問:

  1.基調,指的是一篇作品整體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圍。基調常常可以憑直觀被感知,但只有經過分析才能得出確切的.結論。例如這首詩,初讀一兩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以後,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是占主導地位的。確切地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核心則是憤激。

  2.首先要正確理解“古來”二句的意思;“聖賢”,不是單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飲者”,決非一般酒徒,而是“聖賢”中逃之於醉鄉的人。說聖賢“寂寞”,並非貶抑,不過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之意;說飲者“留名”,固屬偏激之辭,表現了詩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強調飲酒的意義,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來解釋這兩句,則詩人以曹植為例的意圖就昭然若揭了。

  3、誇張的運用是李白詩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要啟發學生對此作一點比較深入的分析,從詩人的思想性格、氣質修養等方面瞭解這種寫法的實質。這首詩具有震撼古今的氣勢和力量,與誇張手法的運用不無關係。詩中的有些誇張寫法是憑藉數字來表現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於感覺的誇大,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讀者指引到波濤洶湧的黃河岸邊,觀賞水從天來,東流入海的壯觀景象,“朝如青絲暮成雪”則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誇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飄逸不群,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我們在領略詩句內涵的同時,也感受到其中的藝術魅力。

 (提問:學了這首詩,大家覺得李白是個什麼樣性格的人?學生回答後,說一下李白在華陰縣的逸事。)李白的“痛飲狂歌”是他的侷限性的表現,學生對此可能有各種不同的見解,讓他們說出來比不說好。教師可以有選擇地看幾篇,做一個小結,幫助學生認識詩人侷限性之所在,以消除負面影響。

  作業:

  背誦該詩;完成練習冊該課內容;預習《兵車行》。

《將進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主要字詞,進行必要的詞語積累。

  2、能力目標

  聲情並茂的品讀詩詞,培養學生朗誦詩歌、鑑賞詩歌的能力。

  3、素養教育目標

  瞭解作者懷才不遇的苦悶和豪放不羈、樂觀自信的情懷。

  【教學重點】

  品讀詩詞,培養學生朗誦詩歌、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由悲而歡而憤而狂放的複雜矛盾的思想情感。

  【教學設想】

  透過誦讀與探究討論來鑑賞作品。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授課步驟 自主地帶 互動空間 教師站點

  匯入新課

  回憶中國古典詠酒詩,以酒與詩的“緣分”匯入新課。

  詩歌初讀

  此詩氣勢豪壯,又情感起伏較大,學生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討論並把握詩人複雜多變的思想情感

  教師指導下,學生可個別誦讀,可集體誦讀。

  1. 校正字詞。

  2. 個別誦讀,教師指導。

  3. 齊讀。

  4. 體會文章情感。

  教師適當指導,各組代表各抒己見。情感脈絡如下:

  1、感傷之情:如“君不見”兩句。

  2、歡樂之情:如“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

  3、憤激之情:如“鐘鼓饌玉不足貴──斗酒十千自歡謔”。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為言少錢──與爾同銷萬古愁”。

  教師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指導誘發,營造高昂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適當引導,並相應補正。

  誦讀指導

  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掌握詩歌朗誦的相關技巧,學會聲情並茂地朗誦詩歌。

  適應著詩人情感的變化,朗誦時,可注意以下技巧:

  1、 注意節奏:例,“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節奏要適當加快。師範讀,生跟讀。

  2、 讀重音:例,“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三百杯”須重讀,要讀得鏗鏘有力。生讀,師範讀,生集體跟讀。

  3、 讀四聲:例,“將進酒”,三字聲調要讀足,飽滿,教師示範。

  4、 拖長調:例,“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節奏要加快,“與爾同銷萬古愁”可兩字一頓,並加長音調。師範讀,生自讀。

  在教師指導的基礎上,學生有感情的誦讀,學生代表展示誦讀。

  根據詩人情感,點撥朗誦技巧,並示範誦讀。

  課堂拓展、引申

  藝術特色

  分組討論,深入探究,賞析詩中經典名句。

  相互討論

  展示答案

  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對於上述經典詩句,你是怎樣認識和理解的?(適當結合自己的專業)

  根據教師引導,學生引申發揮。

  學生思考:

  本首詩歌哪些詩句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分別寫出了什麼?

  參考答案如下: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言黃河源頭之高。

  2、會須一飲三百杯:言飲酒之多。

  3、斗酒十千自歡鱈:言酒價之高。

  4、與爾同銷萬古愁:言愁怨之深。

  師生共同賞析經典名句。

  引導、分析、補充

  小結

  號召學生繼承和發揚中國古典文化精華

  佈置作業 結合自己的專業和本文作者所表現出來的樂觀自信的精神,寫一段文字來談談自己的感想。

  檢測題目:

  一、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將領(jiàng) 將出(jiāng) 將進酒(jiāng)

  B.金樽(zūn) 酌酒(zhuó) 千金裘(qiú)

  C.饌玉(zhuàn) 戲謔(nuè) 岑夫子(cēn)

  二、填空題

  在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開頭四句寫__,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寫___,“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主人”句至結尾寫_____之情。

  三、下列對詩中的詩人形象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 詩人懷著平生之得志,又逢老友相聚,縱酒狂歌,互訴衷腸,感到無限快樂。

  B. 詩人大聲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罷休,表現他已暫時從悲感中突破,豪氣洋溢。

  C. 詩人頻頻舉杯相邀,氣氛熱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來。

  D.詩人高歌后酒興更濃,不惜寶馬金裘換酒暢飲,活現慷慨爽快之態。

《將進酒》教案 篇5

  教學重點

  1.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2.瞭解李白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和激憤之情

  3.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

  教學難點

  1.把握全詩由悲而歡而激憤而狂放的感情基調

  2.鑑賞全詩。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杜甫有一首詩為《飲中八仙歌》,內容如下: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提問:讀過詩後,你能透過這四句詩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嗎?

  明確:詩酒同李白結了不解之緣,李白自己曾說過“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興酣落筆搖五嶽”。杜甫描寫李白的幾句詩,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詩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長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後,豪氣縱橫,狂放不羈,即使天子召見,也不是那麼畢恭畢敬,誠惶誠恐,而是自豪地說:“臣是酒中仙!”而這首《將進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勸酒歌。

  二、寫作背景介紹

  本詩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年)李白“賜金還山”之後。他當時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這首詩可能是三人飲酒宴上的祝酒辭。

  三、分析鑑賞

  提問:李白的詩歌風格一向是豪邁不羈的,你認為這首詩和他的一貫風格有區別嗎?

  明確:這首詩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於豪放之情。這首詩中詩人的感情變化極快。

  (參見人教社《教師教學用書》152頁)

  提問:你能簡單總結一下這首詩感情的起伏變化嗎?

  明確:詩的開頭悲嘆人生短促,轉眼即是百年。接著因悲尋歡,想要痛飲一場。然後轉入正題,聯絡自己遭遇,借酒抒發憤世嫉俗之情。結尾變得狂放,要將這種種複雜的心緒統一為“萬古愁”,一同消除、忘卻。

  四、寫作特點

  提問:本詩你讀來有何感覺?

  明確:略

  提問:以往我們學習的古詩多以七言為主,那麼這首詩有什麼特點呢?

  明確: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參差錯落。且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節奏疾徐多變,奔放而流暢。

  五、學生誦讀全詩

  六、作業

  課後練習第二題。

  板書設計

  將進酒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