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將進酒》藝術特色淺析
《將進酒》的樂府舊題,含有以飲酒放歌為言之意。李白由此引發,將借酒消愁寫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氣勢與力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李白《將進酒》藝術特色淺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天寶十一載(752年),李白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處做客,登高飲宴,有感書懷,作《將進酒》。詩作想象豐富,極盡誇張之能事,極富浪漫色彩;豪情噴薄而出,一瀉千里,卻又收放自如,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感情一波三折,酣暢淋漓
這首詩詩人感情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①開頭四句寫悲。落筆寫黃河景象,頗顯浩大聲勢,但流光易逝,其基調是悲;由此聯想人生竟如朝暮短促,悲意更濃。②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立即轉悲為歡。儘管政治上不“得意”,但朋友間聚會同樣是人生快事。③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他鄙棄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他說“古來聖賢皆寂寞”,是為他們惋惜、抱不平。尤其是曹植,他讚揚其豪華酒宴,實為其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④“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乃狂放到極點。這種狂放,實為詩人悲之重、歡之濃、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想象大膽奇特,極盡誇張
詩中有些誇張用數字來表現,如“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斗酒十千”表現酒價昂貴,“萬古愁”表現愁思深廣;有些則屬於感覺的誇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從空間上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暮成雪”從時間上極言人生短促,且形成正反向對比效果。這些誇張都藉助於思接千里貫通古今的大膽奇特想象,體現了豪放飄逸的詩風。
語言狂放沉鬱,又不悖謬
詩起即氣勢磅礴,狂放不已: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朝如青絲暮成雪”,將人生濃縮於晝夜之間,悲嘆人生苦短,壯志難酬,由狂放而顯沉鬱。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酒宴至此,已漸入高潮,詩人更反客為主,頻頻勸酒,一曲高歌 “但原長醉不復醒”道出心中真實想法,其實詩人心中何等鬱悶,卻又借“古來聖賢皆寂寞”聊以自慰!沉鬱中又見狂放,且合情合理。
李白酒意已酣,欲將主人的“五花馬,千金裘”典當換酒,這種為飲酒一擲千金的豪爽狂放性格,在詩人身上再次體現得淋漓盡致。
理想主義的李白與中唐日趨頹敗的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註定了李白後期詩作的英雄式悲劇色彩:雖豪放,但又沉鬱。
用典清楚明白,首尾呼應
古來聖賢“唯有飲者留其名”,舉出“陳王”曹植,並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之句。何以偏舉“陳王”?因李白心目中的榜樣是謝安之類高階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絡較多。再者,“陳王”曹植於丕、叡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同情,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深廣的憂憤與自信,這種主旨至此就全清楚明白了。以人生苦短之愁開篇,以借酒消愁之句收尾,可謂前呼後應。
句式長短變化,徐疾有度
詩中句式長短錯落,七言為主間用雜言,音韻流暢而富於徐疾變化,均與詩中所表達的感情和諧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