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化石吟> 《化石吟》教案與習題

《化石吟》教案與習題

《化石吟》教案與習題

  《化石吟》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讚美之情。以下是《化石吟》教案與習題,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化石吟》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奏韻律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結合生物課瞭解生物的進化;拜訪教師或專家,瞭解化石。寫篇介紹某種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學內容】

  《化石吟》是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作者先透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然後具體書寫遐思的內容:科學家透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讚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詩歌節奏鮮明,語調和諧,富有音樂美。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悉心體會。

  【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晉代葛洪《神仙傳·王遠》中寫道:“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大海變為桑田,桑田變為大海。在地球的歷史上,真的如此嗎?如果真的這樣,何以為證呢?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資訊卻被化石儲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透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讚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二、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即教學目標,投影顯示)。

  2、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

  3、範讀課文(或放錄音帶)。

  ⑴學生聽讀,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詩歌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

  ⑵小組討論,完成上述題目。

  寫科學家透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讚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第1、2節為一層,透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第3~6節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結構上首尾呼應。

  ⑶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兩遍,體會詩歌的特點。

  三、重點研討

  1、指名朗讀3~6節,思考問題(投影顯示):

  ⑴“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⑵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⑶“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⑷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獁的復原圖片)

  2、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後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3、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質疑釋疑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光碟等,並宣讀自己撰寫的介紹古生物的短文。

  六、佈置作業

  1、將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等辦成手抄報,在班內交流。

  2、當參觀自然博物館或在翻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你的思想感情?

  《化石吟》習題

  課內檢測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駭骨(hái) 潛行(qián) 軀殼(ké) 一幅畫(fú)

  B.化石吟(yín) 窺見(guī) 腐朽(xĭu) 蔥蘢(lóng)

  C.猛獁(mă) 引頸(jìng) 萬載(zăi) 兩棲(qī)

  D.描繪(huèi) 卓越(zhuó) 檔案(dăng) 裹藏(guŏ)

  2.下列加粗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窺見(偷看) 海枯(乾涸)

  B.蔥蘢(遮蓋、罩住) 造物主(上帝)

  C.卓越(高明、高超) 幽雅(美好、大方)

  D.化石吟(讚頌) 骸骨(屍骨)

  3.下列詩句朗讀停頓錯誤的一項是( )

  A.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

  B.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

  C.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D.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4.填空題。

  《化石吟》是一首讚頌化石的__________詩。吟,是______________的一種名稱,這裡是___________的手法。這首詩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辭。

  5.詩歌以一連串的問句開篇,有什麼好處?詩句中為什麼用“你”而不用“它”?“你”代表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①最早的魚兒怎麼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麼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怎麼沒有腿?

  最早的樹兒怎麼不開花?

  ②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

  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

  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③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

  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④肉體雖早巳腐朽化為烏有,

  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

  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⑤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

  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向近代進發。

  ⑥復原的恐龍、猛獁彷彿在引頸長吼,

  重現的遠古林木多麼蔥蘢、幽雅,

  啊,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⑦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

  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

  你講的故事多麼令人神往、驚訝!

  6.詩中“沒下巴”的“魚兒”是指_________;“嘴長牙”的“鳥兒”是指_________;“沒有腿”的“最早登陸的魚兒”是指__________;“不開花”的“最早的樹兒”是指____________。

  7.③節中的“你”指代的內容是( )

  A.奇幻的神話 B.沉睡億年的石頭

  C.剛甦醒的化石 D.逝去萬載的世界

  8.③節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9.“密碼”的本義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④節中的語境義是_____________。

  10.④節中加粗的“珍貴”能否刪去?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⑤節畫線句運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如果不用修辭手法,把它變換成平實的說法,應這麼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⑥節中破折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詩中“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的本體是____________。

  13.第②節與最後一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創新

  14.老師讀了一道數學題:“5加4乘3等於多少?”小明的答案是27,小紅的答案是17。根據小明的理解,把這道題用文字簡明準確地表述出來。(包括標點,限15字之內)

  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魚化石

  艾青

  動作多麼活潑,

  精力多麼旺盛,

  在浪花裡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