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語文教學設計

《記承天寺夜遊》語文教學設計

《記承天寺夜遊》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藉助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培養獨立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2.反覆朗讀,體會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課文的朗讀與疏通。

  2.體會作者的特殊心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方法:

  1.反覆朗讀。

  2.創設情境,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回憶已學過的蘇軾的詞《水調歌頭》,背誦這首詞。

  2.交流收集的蘇軾的有關材料和寫作背景。

  3.《水調歌頭》是千古絕唱,《記承天寺夜遊》是抒情經典小品。

  二、反覆朗讀、疏通課文:

  1.組織全班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讀出文章的韻味,自由朗讀、齊聲朗讀、示範朗讀、配樂朗讀等形式相結合使用。

  2.組織學生以小小組為單位,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合作翻譯全文。

  3.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質疑,討論解疑,理解課文內容。注意一些關鍵詞語的意思:“欣然”、“相與”、“蓋”等。

  三、賞析月景、感悟意境:

  1.創造情境:譯完課文,請大家一起吟誦描繪月下美景的語句,並思考作者如何描繪月景的?學生思考,明確: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了優美的月景。

  2.探究:在作者寫景的基礎上,我們來續寫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適?

  (1、叢中蛙鳴不斷。2、村中狗吠雞鳴。3、幾處納涼人笑語陣陣。)為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明確:這3句,任何一句續在後面都不合適,破壞了寧靜幽閒、清麗淡雅的氣氛。

  3.教師小結:這篇短文不足百字,卻膾炙人口,堪稱古代小品文中的傑作。文章透過記事、寫景、抒情,以極精練的語言,創造出一種詩一樣的藝術境界,表現出作者曠達的人生態度,給人以美感和薰陶。請同學們課下反覆誦讀,深入領會本文語言運用的妙處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佈置作業:

  1、月光,曾激發過無數詩人的才情,留下許多傑出的詩篇。收集一些描寫月亮或月色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