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原文翻譯

記承天寺夜遊原文翻譯

記承天寺夜遊原文翻譯

  美麗的月,悽慘的光,那莫的傷. 站在人生低谷的蘇軾,卻寫出來《記承天寺夜遊》這篇名作,實為闊達,以下便是小編整理的《記承天寺夜遊》原文以及全文翻譯,供大家瞭解。

  《記承天寺夜遊》原文

  作者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橫(héng),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遊》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於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可以與我)共同遊樂的人,於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於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閒的人罷了。

  《記承天寺夜遊》寫作技巧

  1.比喻傳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3.抓住了瞬間的感受: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虛實(動靜)結合:把竹柏(實、靜)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虛、動)

  《記承天寺夜遊》細化賞析

  《記承天寺夜遊》是蘇軾在被貶於黃州的困苦境遇中寫的,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當時,作者正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張懷民,名夢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縣)人。他於元豐六年貶謫到黃州,處逆境而無悲慼之容,是一位自制力很強,性格倔強的人。這就無怪乎蘇軾要引他為同調和知己了。

  全文短短的八十餘字,分三層,第一層敘事,第二層寫景,第三層議論。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詩作者見月色而“欣然起行”,充分顯示出內心的喜悅,進而想到要與人分享喜悅,應該有人共同賞月,才不致辜負如此良夜。“念無與為樂者”這個“念”字,由“欣然起行”的.“行”字轉化而來,寫出心理活動的發展過程。作者在寂寞中求伴侶,見明月而思同心;這就很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句:“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至”二字下得十分輕淡,好像不假思索,卻包含著能一同賞月者只有這個人,非這個人不可的意思。由此可見張懷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了。

  “亦未寢”的“亦”字,寫出這一對朋友情懷相似。對方的“未寢”,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他不必具體去寫張懷民如何如何,只這一句,就足以表達出兩人的同心之情了。“相與步於中庭”,可以跟“無與為樂者”一句對照起來讀,前後顯得有照應,有變化。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是寫月光的極度傳神之筆。短短三句話,沒有寫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四個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可謂鉤魂攝魄,精練得無以復加。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作者連發二問,卻用不著作答。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敘事簡淨,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閒”。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們這樣賞月的“閒人”卻不可多得啊!寥寥數語,感慨深長。它包孕著作者宦海浮沉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種慰藉的餘甘。試想,一個被丟擲喧囂的功名利祿之場的“閒人”卻能有“閒情”來欣賞大自然的美妙景色,這是有幸呢,還是不幸呢?看來作者是以“閒人”自居,也是以“閒人”自傲的。當時他雖有微官在身,卻有名無實,“閒人”二字,也許不無牢騷吧?但他自寬自慰,從官場仕途的失意者,變為大自然的驕子,他投身於自然的懷抱,在大自然的撫慰中治癒政治鬥爭的創傷,從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獲得精神的復甦和心境的安寧。他發現自然美,吟詠自然美,同時也在發現自己,吟詠自己。美學中所謂“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蘇軾這類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現。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作者最後這一句慨嘆,誠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較多的還是惆悵和悲涼。世間如此孤寂者又有幾人呢?被罪之人,謫居的境遇,就像一條無形的繩索無時無刻不纏繞著他。雖然作者情懷豁達,盡力在排遣內心的苦悶,但消極的情緒還是無可奈何地流露出來。

  《記承天寺夜遊》具體分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積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前者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之感,後者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一正寫,一側寫,從而創造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