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新作《病相報告》惹風波
上海訊被稱為“賈平凹封筆長篇小說”的《病相報告》,由於受到全國十多家出版社的青睞而備受矚目。然而,好不容易搶到該小說發表權和出版權的《收穫》雜誌社和上海文藝出版社,卻因出版時間上的爭議而產生矛盾,並驚動賈平凹出面調解。
昨日,上海文藝出版社文學部主任、《病相報告》責編陳先法說,賈平凹當初和他們簽約時寫得很明確:《病》在雜誌社的發表時間是第3期(即5月15日),而出版社出版時間是5月15日後。“現在才4月中旬,《收穫》雜誌社卻突然以增刊的形式推出,這明擺著是違背合同,搶佔了我們的市場份額。”陳先法直言將向賈平凹討說法。
對此,《收穫》雜誌社副主程式設計永新解釋說,他們推出的.增刊有260多頁,包括賈平凹的《病相報告》等4部長篇小說,是經過上海新聞出版局審批後合法發表的,並不存在不公平的市場競爭。“況且我們既沒有跟上海文藝出版社簽訂合同,也沒有跟賈平凹簽訂合同,只是要求我們在第3期發表。
從記者處得知此事的賈平凹十分意外,在電話裡不住地嘆息:“不會影響上海文藝出版社的利益吧?我的確跟出版社簽訂了小說在《收穫》第 3期發表的合同,但我並未跟《收穫》簽訂什麼合同。這事真讓我左右為難。”另外,賈平凹還特別向記者澄清:《病相報告》不是他的封筆長篇,他也沒說過想找經紀人。記者最後獲悉,經過賈平凹調解,程永新已給陳先法打去電話,表示這期增刊不會進入書店發行跟出版社競爭,雙方已和解。
【拓展】: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花鎮,當代作家。[1]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2] 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3] 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1997年憑藉《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4] 2008年憑藉《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5]
2011年憑藉《古爐》 ,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6]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