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紅樓夢>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通用10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觀後感800字(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1

  最近,某地方臺重播經典電視劇——老版《紅樓夢》,閒暇時間便又追了幾集。經典就是經典,有嚼頭。無論經過多長時間,再看時總有一些新的體會與感悟。

  曾經看到很多的點評,在紅樓眾多女子中,最得人心的是薛寶釵。無論是讀者還是老太太、夫人、一眾的丫鬟婆子心中,她都是個端莊大度能容忍的主兒,俘獲一眾人心。就連寶玉身邊的襲人,將來是要做寶玉的妾,心裡都願意讓寶釵來做將來的寶夫人,只因為這樣的主子好相處。

  寶釵確實是個端莊的大家閨秀。不似林妹妹似的,動不動就與寶玉耍性子鬧脾氣,也不會因為禮物來的遲些便揣摩人情的冷薄。在王夫人因為金釧與寶玉調笑而將其打罵攆出府去後,金釧不堪這番遭遇投井身亡。後來王夫人回過神來,覺得自己難辭其咎,流淚傷心,懊悔不已,寶釵卻一味把責任推到了金釧的身上,道她年輕貪玩不小心失了足,縱使別的,也是腦子糊塗之人。看到這裡,驚覺寶釵之冷漠,竟如此說一個枉命的烈女子。寶釵的心機之深,令人發寒。她此時寬慰本就犯錯的王夫人,雖然能令王夫人欣慰,為他日自己的前程謀利,但到底於道義上有所失。寶釵到底是工於心計之人,縱然一味的不與人計較,多半也是因為並不把他人看重罷了。

  後又看到薛蟠因為妻子夏金桂的挑唆,對無辜的香菱一番怒打。薛姨媽怒而指責薛蟠,為香菱打抱不平,可以說是明是非,有愛心有正義感的了。寶釵是與薛姨媽一同聽到吵鬧聲前來的,卻沒有為香菱說上一句。只道不要因為一個香菱而傷了家人和氣,賣出去就是。劇情到此,更覺寶釵之人,真是面熱心冷之至了。從這兩件事裡,不難看出寶釵之人,雖是心中是非人情世故無一不察,卻從來沒有為誰而出頭為誰而打抱不平。在她心裡,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哲學。這哲學讓她從不沾惹是非,保她進退有餘,卻失了一份真性情。人無情字,縱然是一身的優點,也不會讓人覺得可愛。

  想來寶玉親近黛玉,也多是因為兩人都有一份真性情。在當時的社會里,這樣真性情的人少之又少,像寶釵一樣有一套處世哲學的人卻多之又多。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情況下,寶釵的心機與哲學只會為她添力增色,到底是不能對其指摘的。但是,時光流轉,唯有真字才能打動人心。就像寶黛的愛情。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2

  劃幾許流光,落幾許蒼涼,一世繁花似錦,奈何離散使人傷。情太真,意太濃,紅樓一夢,惹人怎敢忘。

  《紅樓夢》既是女子的歌頌,卻又是女子的悲劇,它是中國古典文學中不朽的鉅著,在以往的中國你,古典文學中儘管有許多美麗的女子形象被塑造,但最高也不過像《牡丹亭》這類,敢於為自己的愛和幸福而鬥爭的“女子覺醒”形象,而紅樓夢中卻帶來的是全新的也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對女子的尊重,就像曹雪芹本人所說:“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比裙釵,我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他依他所想而寫,也因此寫出了不朽。

  《紅樓夢》是對女子的頌歌,讚美黛玉“世外仙妹寂寞林”寶釵“山中高土晶瑩雪”,湘雲“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寄月光風耀玉堂”,妙玉“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孤僻世罕見。”……但又是女子的悲劇,含恨結鬱而死的是林黛玉,青春守寡的是史湘雲,李執,出嫁一年就被丈夫折磨而死的是賈迎春,遠嫁他方的是賈探春,對人生悲觀絕望而出家的是賈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釧,含冤而亡的事秦可卿和鴛鴦,被強盜強搶去的是妙玉……她們都是“紅顏薄命”是註定沒有好結局的人物。

  《紅樓夢》中的悲劇震撼人心,使人蕩氣迴腸,不僅僅寫了一群青年女子的毀滅,也寫了整個賈府的衰落。許多人曾說這就是整個封建社會衰落的象徵。但從精神上、思想上,卻是因賈寶玉,這種新思想人的出現,宣訴這個社會的不合理性,這才是封建社會衰落的真正預兆。

  寶玉在作者筆下是一個封建社會末期孕育的一個“新人”,他尊重女子,愛惜女子,她從小就宣佈“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尊敬每一位女子。魯迅就曾深刻的指出“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意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也。”他愛惜他身邊的每一位女子。把她們的悲歡哀樂,榮辱得失,都包括在自己的關心注念中,幾千年來被否認的女子價值,僅在寶玉眼中充分反映,幾千年來被遮掩的女子悲劇,也僅寶玉眼前展開,所以魯迅又說;“悲涼之物,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著,獨寶玉而已。”

  雲捲雲舒,踏遍世間繁華,風氣風停,盪滌紅塵煙波,昔日縱使榮華再過,到頭來,不過一夢而已,終究曲了人皆散,究竟誰奏的輓歌?又該為誰悲傷?紅樓一夢,閱盡世間滄桑!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3

  電視劇《紅樓夢》全劇共36集,由王扶林導演,堪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電視劇經典之作。

  我未曾看過《紅樓夢》一書,有幸觀看電視劇《紅樓夢》,內心一次次被觸動,整個劇情如曹雪芹在開篇詩中所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在劇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些爭奇鬥豔的丫鬟小姐了。她們指與賈寶玉關係密切的金陵十二釵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雲、妙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賈巧姐、秦可卿、李紈。其次是副金陵十二釵甄香菱、薛寶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煙、李紋、李綺、夏金桂、秋桐、林紅玉、齡官、嬌杏和又副金陵十二釵晴雯、花襲人、平兒、金鴛鴦、黃金鶯、紫鵑、白玉釧、白金釧、司棋、麝月、彩雲、芳官,她們也都個個俏麗,嫵媚動人。在劇中,三十六釵各具特色,她們都值得憐愛。林黛玉知書達理,心思縝密,擅長詩詞,教起香菱來也是一位好老師;薛寶釵聰明美麗,活潑愛笑,識大體顧大局,從不在小事上與人計較;探春身為賈府的三小姐,她精明能幹,志向高遠,不被富貴蒙昏了頭……

  在劇中,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最風光的場景莫過於“元春省親”的場面了。榮國府賈政的大女兒元春被封為貴妃,皇帝恩准她元宵節回賈府省親。賈府為迎接元春省親,專門修了一座大觀園。元宵節之日,元春乘坐繡鳳金鑾大轎,前呼後擁來到大觀園。大觀園內,畫棟雕樑,金碧輝煌,既有竹林掩映的江南風景,也有桑榆成蔭的鄉間田舍;大觀園內,上至賈母下到丫鬟,個個穿著綾羅綢緞,戴著金銀珠寶,喜氣洋洋地迎接元春。

  在劇中,作為封建社會的叛逆者賈寶玉,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不喜歡讀追求上進的書籍,卻偏愛讀《牡丹亭》、《西廂記》等雜書。他喜歡和女孩一起吟詩作樂,一比高低。他與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相愛了,愛得純潔,愛得執著,致使他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導致了兩人的悲劇。

  《紅樓夢》可謂大悲劇。起初,隨著元春進宮,賈府逐漸昌盛;隨著元春封為貴妃,賈府達到鼎盛。後來,隨著元春生病暴死,賈府逐漸走向衰敗,大觀園內的不幸事接二連三。被稱為“多愁多病的身,傾國傾城的貌”的林黛玉病死了,當年叱吒大觀園的二奶奶在牢獄受盡折磨,死後用席捲著埋葬,真可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寶玉和寶釵雖喜結良緣,但也難逃厄運……偌大的一個家庭,說敗就敗,一敗塗地,無不讓人惋惜啊!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4

  故事開頭便帶著些許的宿命感與濃厚的造化意味,情節水到渠成,初看來並不覺得有什麼,但深入閱讀你就會發覺有許多相照應的地方,造化弄人的感嘆油然而生!比如開頭的甄士隱為賈雨村籌錢布上仕途,那時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尚還是個極普通的可愛姑娘,正巧碰上賈雨村離開後,那個本應該歡樂的元宵節便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甄英蓮被拐走,葫蘆廟被燒,連著甄家也給燒沒了,甄士隱傷心欲絕,便跟著瘸腿的道士出家了。而更巧的是,當賈雨村再回官場時碰到的案子之一便是那甄士隱之女的案子。此時不必說道賈雨村的內心活動,單單這條條相連的序幕已經足夠讓人震撼——這命緣夠巧夠妙,夠造化,夠揭示。

  不錯,賈雨村的第一個恩人確實是甄士隱。那麼他能夠在“護官符”前主動放棄自己頭頂的這頂烏紗帽嗎?這無疑是對任何一個人的考驗。賈雨村不是那樣過於正直的人,並沒有選擇與官場的潛規則作對,他很快便自然而然的融入進去,繼續實現他的仕途夢。

  為了烏紗帽。

  或許他曾經與甄士隱月下對酌時所作的愉悅,那未入仕的不甘、不隱、不屈的氣魄的的確確不是作假,但他在之後仕途歷經的影響中,怕是再也不能與月下暢飲時相提及了——他已被官場所汙染,跟著“金做馬”,敬著“如土”的“珍珠”,與未踏仕途時的自己怕是天壤之別。

  這倒不是一樁奇聞,別說當時,便是現下,也少不得些趨炎附勢的權利的走狗仍緊握著“護官符”,再來個官官相護,做盡貪汙之事。

  總的來說,若貼合全觀背景,我只能空空嘆這塵緣總招神仙捉弄,無可奈何罷了。或許也不一定是造化弄人,只是這之間存在著我們並不能感知到的玄妙的東西,那就姑且喚它做“神仙”。這天上的真神仙,是否真的像我們嚮往和想象的那樣潔白自由呢?

  那麼地上的凡人是否都知曉神仙呢?

  便同這開頭的頑石一般,做個下凡入塵的記錄者——心酸風霜,作萬里春秋客。

  緣來緣去,蘭因絮果。懶赴人間誤盤旋。不做痴情兒,偏吃痴情苦。兜來轉去,萬物只作一個“情”字了得。

  這荒唐一樁,不怪稱“夢”一場。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5

  近期,我看到了《劉心武續紅樓夢》出版了,十分高興。立即買了一本,讀了起來。雖然在網上也看到一些對於此書的批評之論,但是我感覺甚好。首先,讓我們這些紅學愛好者,大體知道曹雪芹原著的結尾應該是什麼樣子。因為劉心武、周汝昌先生對於紅樓夢進行多少年的探索。就拿劉心武先生的《百家講壇》開始,直到今天也確實不易啊!

  其次這本書我覺得寫的還是不錯的。因為劉心武畢竟是我國當代一位重量級的作家。雖然我到今天還沒有完全讀完這本書,但從我度過的內容來看,語言、內容和藝術技巧,都能讓人滿意的。從風格上講,雖然不能跟曹雪芹相比,但畢竟作者在接近。當然作者自己恐怕也沒有奢望與曹公媲美。所以我們這些讀者包括批評者,也不要拿曹雪芹的標準來要求劉心武先生的作品。

  當然,我最佩服是劉心武先生的勇氣和膽略。敢於在當今世界這個優秀作品作家不多,但“批評家”到處都是的背景下,確實不簡單啊!

  在作品中,包括我讀過的劉先生其他關於紅學的著述,還是能夠看到劉先生的那種追求真理的一種勇氣。關於《紅樓夢》,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何況像劉心武這樣的學者。把他對於紅學的理解告訴給社會,不僅是他的權利,也是他的義務。

  因此我也希望社會,對於學術上的別人的成果,我們更多去欣賞,少一點挑剔;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責備。假如拿名人開涮,那恐怕品質上有點問題了。

  當然話有說回來,今天的作家確實難以達到曹雪芹的境界,這不僅僅是一個人水平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環境給予曹雪芹的特定的人生經歷,是別人無論如何也無法體會的。曹雪芹接受文化的薰陶、人生境遇的變化,以及情感世界刻骨銘心的記憶,別人怎能體會出來呢?

  對於曹雪芹如此,對待魯迅也是如此。今天我還竟然看到有人竟然對於魯迅“挑剔”,如果不是腦子有點異樣以外,那就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聯想今天,不少作家名氣不小,卻無作品問世,靠“炒作”過日子,確實寒磣。我想,還是多學習,多深入生活,尤其深入民間的、底層的生活,真正思考探索一些問題為好。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6

  紅樓夢乃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穿越時空的鉅著,在我國小說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作者曹雪芹的人生也頗具傳奇色彩,小說圍繞榮寧二府由盛轉衰的過程,以及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展開。其故事情節曲折,內容豐富,人物性格各異,有非常高的文學、藝術價值,在當今也有紅學一門課,專門用於研究《紅樓夢》,可見其價值之高。

  看了《紅樓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各色各樣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筆下,每個人都描寫的栩栩如生,幽默風趣的劉姥姥,她幾進大觀園,一個農村老婦憑藉自己幽默贏得賈府的喜歡,看來具有幽默風趣的人在人際交往中確實有很大的優勢,一個有幽默感的人能給人以親切、快樂,沒有幽默就像灰濛濛天空,沒有生機;頗像女強人的王熙鳳,在處理賈府事務時遊刃有餘,深討史老太君的喜歡;溫柔賢惠的襲人,任勞任怨,一心服侍他的寶二爺,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當然,主角還是調皮的賈寶玉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他倆真心相愛,互相愛著對方,但由於受到封建思想的壓迫,最終導致了一場愛情悲劇,黛玉傷心而死,寶玉氣瘋出家,唉!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有情人終不成眷屬。在當今愛情悲劇時常發生,為的不過是利益而已,在我看來,愛情需要寬容,需要真誠,多些付出,敢愛敢恨,願世間少一些煩擾,願愛情少一些悲劇,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同時榮寧二府由盛轉衰也警示著人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榮寧二府仗著宮裡有人,家裡有權有勢就大肆浪費,毫不節儉,最終入不敷出,變賣家當,死的死,走的走,落得個家破人亡。俗話說得好讀史可以明鑑,我們應該牢記的是這些教訓。當今關於《紅樓夢》的見解很多,本人也不敢妄作評論,只想和大家分享下我讀《紅樓夢》的一些想法,如有不當的地方望老師多多指教。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7

  也許有人會反駁我,紅樓夢是悲劇,跟幸福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及時它是悲劇也不影響它傳遞給所有人,它其中包含著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什麼?字面解釋是指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簡而言之,幸福就是一種情緒。

  情緒人人都有的,並沒有誰會比誰多。幸福真實被感受,來源於每個人心的容量:容量大,即使有幸福感也會覺得空洞洞的;容量小,小小的舉動也會覺得心裡填滿了幸福。

  《紅樓夢》的幸福感並不體現某一個人身上,而是體現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上。因為只有品嚐過酸甜苦辣,才能更加品味到人生百態,更加明白幸福藏在身邊,不用無時無刻的追尋。

  寶玉和黛玉有桃花下共讀西廂記的快樂時光,讓黛玉忘記了之前葬花的傷感,這就是在身邊的幸福。

  可能是快節奏的生活打碎我們的步伐,讓我們無所適從,享受不到花雨下看書、松樹下品茶的意境了,又怎麼會細細品味身邊的幸福呢。

  和志同道合的人鬥嘴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可以談天文地理,他們說的卻是詩詞歌賦(先對自己不會的事情表示下佩服)。

  古人喜歡吟詩作對、風花雪月,出口就可以是一句一句押韻的詩句,為了鬥詩,他們還成立了詩社海棠詩社、菊花詩社、桃花詩社。

  就算作詩的時候,或有哀愁,或有無奈,或有讚美,但是鬥詩的過程終歸是幸福快樂的。

  就像大學這麼久,參加各種比賽時候,比如,心理劇,青歌賽等等,我們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表達出自己的心聲,但是比賽的時候,我們是享受的,我們是快樂的。過程是幸福的,哪怕是辛苦的準備過程。

  大觀園,他們把酒吟詩,溫文典雅;他們投壺競技,一展身手;醉臥花叢,聞花香聽鳥語。這就是他們生活的中的幸福感。望大學校園的我們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找到幸福感。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8

  講真,這部36集的劇我看了兩年多才看完。一方面是因為對結局基本瞭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部劇節奏的確很慢,適合有興致有心情時觀看,所以我往往是想看時就點開一集靜靜欣賞。不過,最後六七集我是一口氣看完的,因為原著我只看了前八十回,高鄂的續作我並沒有興趣看,所以電視劇後面幾集,演的是後四十回的內容,節奏相對加快,嫁的嫁,死的死,內部矛盾爆發,一步步演繹賈家的衰敗和傾倒,讓人唏噓不已。看到黛玉、迎春、探春、湘雲、寶釵等人的悲涼結局,我趕緊打消了看原著前八十回時對她們衣食無憂、吟詩作對、賭書潑茶生活的一絲羨慕,封建時代女人不能掌控自己命運的無力和無奈,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張愛玲說她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就是斷臂的維納斯,沒有人知道曹雪芹具體會怎麼寫後面的情節,這是最大的遺憾。但是,這部劇請了一堆紅學大咖,經過嚴密的研究,在不違背曹雪芹前面寫的判詞、詩句等伏筆原意的前提下,進行了合理的續寫,讓我得以欣賞完一個完整的`故事。從整體上看,劇組沒有對寶玉黛玉的愛情著墨太多,更注重的是整個家族發生的故事,這也讓人更直觀地感受到那個時代名門望族的生活風貌和思維模式。

  87版《紅樓夢》的藝術成就毋庸置疑,三十年快過去了,經典依然是經典。從演員到道具,從服飾到配樂,都稱得起精緻二字。男演員眉清目秀,女演員就更不用說了,那個時代的美女是真美人,美得千姿百態、風情萬種,臉是典型的具有東方美、古典美的臉蛋,不是清一色尖下巴錐子網紅臉,拉近鏡頭你看到的是炯炯有神的眼睛,而不是空洞無神的隱形眼鏡。

  電視劇看完了,那幾首經典的配樂依然在耳邊迴盪,又想多去看幾本紅學著作,畢竟,《紅樓夢》裡所蘊含的人生況味是一生都讀不透的。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9

  之前一直打算著看一下紙質的《紅樓夢》,因為一直不方便裝,所以就利用寒假假期看了電視劇版的《紅樓夢》,比想象中的劇情更悲一點。

  該電視劇主要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歷史。寧國府和榮國府兩座庭院相對峙而立,寧國府是以賈家為主,賈榮,賈珍為主的家族。榮國府是以賈赦、賈政、為主的家族,賈赦之妻是邢夫人,賈赦之子是賈璉,(賈璉懼怕王熙鳳,曾經在王熙鳳生病期間在外成親,其妾是尤二姐(尤二姐被王熙鳳接進賈府,最後受盡暗算懷胎三月而死,腹中胎兒未出生就夭折了。)),賈赦之女是迎春(嫁給了一個當地的宋府,受盡了折磨,最後的了痰症,因治療不及時而死去),賈璉之妻是王戲鳳,(王熙鳳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備受賈母喜愛,一直當家,從中獲得了不少好處,最後因為賈赦犯事,而被連累抄了家產,落得是人才兩空,最後也是因積恨成病而死去,其靈柩隨賈母的一同南遷。)賈璉之女巧兒,從小就生病,在賈璉外出探望生病的父親時,邢夫人在其他人的勸說下想將其嫁給一個外地的藩王做為丫頭使喚,最後在平兒和王夫人的幫助下,為了躲避這門親事,將巧兒藏到了劉姥姥的村莊子。

  王夫人是賈政之妻,為人溫和,做事也比較得體,生下的女兒和兒子大都沒有養大就夭折了。最後只剩下元春和寶玉,元春被晉封為元貴妃,為了迎接元貴妃回家探親,賈政特地命人修建了大觀園。之後賈家的個女子就都搬進院子裡了,更引出了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各種笑語。

  寶玉之所以取名為寶玉,是因為生下時嘴裡銜著一塊玉,王夫人因老來得子,對寶玉寵愛又加,賈母也是拿他當寶貝來待,真是捧在手心裡怕涼著,含在嘴裡怕化了。賈政見了也是打不得,罵不得啊。

  再說一下園裡的姑娘們,寶釵,黛玉,史姑娘還有惜春,探春等一些姑娘丫頭們,寶釵不僅知書達理,更是為人處事也都深得園裡的姑娘們喜歡,最後因為王熙鳳的一計,使得她半輩子的青春就都浪費了啊。黛玉生的面孔恐怕是無人能及,也是滿腹詩書,惟一的一點就是從小多病,生的嬌嬌弱弱,而且心事比較重,這也使得她後來知道黛玉要和寶釵成婚的時候硬是這樣傷心死了。黛玉和寶玉從小一塊玩耍,兩人一直心投意合,最後寶玉也是沒有放下她啊。

  探春遠嫁邊疆,惜春除了家,晴雯也因病死去,襲人嫁給了寶玉的好朋友,蔣公子。寶玉和賈蘭一同進京趕考,最後兩人分別中了舉人,最後聖上開恩,返還了賈家沒收的財產。

  紅樓夢觀後感800字10

  《劉心武續紅樓夢》粗略的看了一遍。要說觀後感,那就是“無可奈何,盡力而為,可嘆可敬”。對續書情節,個人感覺尚未圓滿,後來又一想,這才正常。

  劉心武所續的紅樓,是語言跑偏。簡言之,缺失古人風采。當然,要求當代作者寫出古人的意味,是不切實際的苛求。或許是由於這種語言風格的差異,讀這本書的時候,始終拿不出讀原著的精氣神來。語言方面的遺憾,還有一點:對文字的解釋太多,文字顯得冗餘。記得小時候讀《紅樓夢》,經常是讀了兩句就得翻後面的註釋,搞得自己思維經常斷線,看到小圈圈裡的一二三,就覺得頭大。劉先生續紅樓,全書好像都沒有註釋。這原本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吧,但總用正經文字解釋前面的語句,效果似乎更不如小圈圈的註釋來的輕省。時間一長,不禁產生劉先生低估讀者智商的低惡想法。

  或許是我的功力不夠,沒有看出作者獨具匠心的安排。文中的很多語句,都讓我覺得不恰當,以致發笑。比如,巧姐被拐賣,哭喊著“我媽媽叫王熙鳳”。試問,大觀園裡面有幾個人是這樣叫她的?下人們叫“璉二奶奶”,老人們叫“鳳哥兒”“鳳丫頭”,寶玉叫“鳳姐姐”,就連對她恨之入骨的趙姨娘,似乎也不敢如此呼人名諱,可偏偏是她的親閨女這麼叫了,不知道是誰教的。類似這樣的橋段,似乎還不少。

  比較遺憾的是,續本對林黛玉的發揮,讓人覺得不過癮。我一直覺得,林黛玉這一角色,著實是傳統文學的瑰麗所在,單憑她在前八十回中的詩詞、語言、行為、心理活動,就已經夠完成一部滿堂彩的小長篇了。但續本中,有關林黛玉的描寫寥寥。不過,關於她死前立下的那俗俗的遺囑,倒算是卸下了看客們給林妹妹套上的層層枷鎖,還原了一個心懷悲憫的小姑娘的本型。關於寶釵的情節,亦少,大概是作者刻意抑主揚奴、升發作品的靈魂。

  通篇讀下來,最讓我感到不解的是,為何除了紫鵑、雪雁之外的眾丫鬟都對林姑娘有如此大的偏見,又為何一向恭謹、謙順的李紈賈蘭母子會被安排成為那樣冷漠的人。曲筆也好,敗筆也罷,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精心奉上,能用近三十萬字把這麼大的鉅著攢出個結尾,都讓人心生敬意。

  面對《紅樓夢》全貌已不能呈現於當今世人面前的現實,我們無可奈何。

  懷著對《紅樓夢》的虔心喜愛,頂著艱難,探軼至此,實屬不易,可以說是盡力而為了。

  對《紅樓夢》的命運,可嘆;對劉心武的精神,可敬。

  我會將劉心武先生的續書推薦給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