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黃庭堅> 黃庭堅的定力閱讀練習及答案

黃庭堅的定力閱讀練習及答案

黃庭堅的定力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黃庭堅的定力

  很多年前,我插隊落戶在一個偏僻的山村,從十里外一位鄉村老師那裡借的兩本黃庭堅字帖,讓我知道了文學藝術那種使人激動和崇高的東西,伴我度過了艱難的歲月。直到現在,我仍然熱愛著它們,而且讓我進一步瞭解藝術的持久和文學的浩瀚。這兩本字帖一為行書《範滂傳》,另一為草書《李白憶舊遊詩》。

  我們知道,黃庭堅的一生始終奔走於“出沒風波里”的仕途。

  他二十二歲中進士步入官場,任北京(大名府)國子監教授期滿後,朝廷本欲提拔他。不想烏臺詩案發,朝廷在查抄蘇軾的家時,也抄出了黃庭堅寫給蘇軾的兩首表達欽慕之情的詩和信函。這算是他的第一次倒黴:原本擬任的職務一筆勾銷,然後逐出京城,改派知江西吉州太和縣。在太和縣任上,他宵衣旰食的'身影,不斷出現在百姓告狀的故紙堆中;為了實施朝廷頒行的鹽令,他還下鄉巡訪,逐家逐戶核實戶籍徵收鹽稅。他曾作詩說:“民病亦我病,呻吟達五更。”憂國憂民之情可謂躍然於紙上。

  元豐八年,他的人生忽然時來運轉。哲宗繼位,罷王安石新法,司馬光復出主國政。謫居黃州的蘇軾奉調入京,黃庭堅也隨後北上,供職於秘書省。對於這樣一個大轉折,黃庭堅不僅沒有絲毫得意之色,相反卻表示過他深層次的憂慮,他曾和兄弟這樣說:“新舊黨爭,消長紛爭,以小弟見,非國之福也。”果如其言,八年之後,新黨重又登臺,罷黜舊黨人物,蘇東坡謫惠州,“蘇門四學士”亦均遭貶黜。黃庭堅再次被逐出京城。這時黃庭堅已五十多歲,垂垂老矣。四年後,黃庭堅又遷徙戎州,未隔幾年,又再貶於宜州,直至老死。

  在宜州的那段日子裡,他應邀為友人書寫《範滂傳》。當他寫至“(滂)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行路聞之,莫不流涕。時年三十三”,不覺義憤填膺,竟將手中毛筆折斷,回視旁人說道:“黨錮之禍,以至於斯,天下忠義為之扼腕太息,其忠烈之舉,大義凜然,千載之下猶覺生氣逼人。”然後,擲筆於地。

  我不想重蹈前人以書論書的老路,只想在這裡大聲發問:黃庭堅在他即將走完生命旅程的最後時日,為什麼要大書《範滂傳》?

  範滂何許人也?東漢汝南人,曾任清詔使、光祿勳主事等職,按察不法官吏,彈劾權豪之黨,為時人所重。桓帝時被誣為鉤黨下獄,釋免南歸時,朝野數千人往迎;靈帝時,黨錮之獄再興,範滂又首當其衝。督郵奉命前去逮捕範滂,因內心悲哀無奈,在驛舍哭泣,恰好被範滂聽到,他聞聲而悟,自動到縣衙投案。縣令郭揖見到範滂後大驚,立即交出印綬,要與範滂一起逃亡,並對他說,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容身?為什麼一定要去自首呢?範滂慷慨陳辭,說只有我死,才能使眾人免禍,我怎麼能連累你呢?何況老母年高,我如果逃亡,不是要連累老母嗎?於是縣令急令迎接其母與其子,與之訣別。之後,範滂自往投案,不久屈死獄中。

  觀史可鑑古今。黃庭堅之書《範滂傳》,只是為他自己的人生信念寫下最後的一筆,舍此,別無其他解釋。黨錮之禍最終導致了東漢王朝的覆亡,那麼,宋朝的朋黨之爭後果如何呢?我們還是把公正與結論交給歷史吧。黃庭堅是不著一字,止乎於此,可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無獨有偶,黃庭堅還留下了另一件代表作草書《李白憶舊遊詩》。手扶柺杖的黃庭堅,在舟行三峽時,見兩岸亂石穿空,看腳下驚濤拍岸,多少往事如江水一般湧上心端。他忽然想起四十年前的一個冬天,峨眉山依然籠罩著皚皚的白雪,山下一戶姓蘇的人家正在收拾書卷,檢點行裝,他們也是沿著這條水道下江陵,然後北行重入汴京的。那時,一家三蘇皆以文壇奇才而知名於時,前程可謂無限,蘇東坡更是壯志凌雲,才氣縱橫而不可抑制……可是,命途多舛的東坡先生現在又遠謫嶺南的惠州,關山萬重,這一生中怕再難以相見了,於是他提筆寫就了草書《李白憶舊遊詩》。

  風風雨雨中,師友朋好凋零散落海角天涯,他也和李白一樣有了“星離雨散不終朝,分飛楚關山水遙”的喟然長嘆和不盡的思念,還有對暗礁叢生、殺機四伏的政治與官場的一點兒清醒。

  人的生存環境是有限的,然而,精神世界活動的天地是無限的。在顛沛流離的幾十年間,幾冊詩書,一枝筆陪伴著他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人生聚散也好,官場浮沉也好,黃庭堅的精神恰恰在於:不以己悲,不以物喜,隨緣流水到天涯,活著,不管江南江北,依然磊磊落落、堂堂正正。

  一個人,當他把自己的生命融於世間萬緣,與天地同流的時候,他的生命也就獲得了永恆的寧靜與永存。與此同時,作為他人生吐納和抒情寫意的另一個重要載體書法,也就意到筆到,進入到通神入妙的境界。

  (取材於劉長春同名散文,有刪改)

  15.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 黃庭堅的字帖《範滂傳》和《李白憶舊遊詩》只在作者插隊落戶時給予他力量與感動。

  B. 黃庭堅借兩幅書法作品表現出對朋友的思念以及對官場的清醒認識。

  C. 作者認為是很多的偶然因素造就了黃庭堅一生接二連三的宦海沉浮。

  D. 作者認為評論書法不應單純以書論書,更要關注書法背後蘊藏的情懷錶達。

  16. 中國古代影響最大的思想有儒、釋、道三家,本文塑造的黃庭堅是_________家思想的踐行者。(2分)

  17. 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黃庭堅的“定力”體現在哪些方面。(5分)

  18. 在《黃庭堅的定力》一文中,作者說:“人的生存環境是有限的,然而,精神世界活動的天地是無限的。”在很多文學作品中,也有類似的情況。請結合下列任意一部作品中的具體內容,談談你對這類現象的認識。(8分)

  ①《巴黎聖母院》②《紅巖》③《老人與海》④《平凡的世界》⑤《四世同堂》

  答案:

  15. (2分)D

  16. (2分)儒

  17. (5分)①身處逆境,不以己悲,宵衣旰食。②身處順境,不以物喜,具憂患意識。③宦海沉浮,不改忠烈之心。④人生風雨,不變的是對朋友的思念。

  18. (8分)對這類現象理解準確。困境中,心中有理想、有寄託,就可以活得充實而愉快。結合作品內容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