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黃庭堅> 黃庭堅典故軼事

黃庭堅典故軼事

黃庭堅典故軼事

  引言:黃庭堅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民間流傳許多關於黃庭堅故事,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幾個關於黃庭堅典故軼事,歡迎大家閱讀!

  黃庭堅典故軼事

  1、雙井神童

  黃庭堅出生於宋代洪州分寧縣(江西修水)雙井村明月灣。修水黃氏是個望族大戶,曾經擁有過“登科被薦者摩肩,名世建勳者接踵”的顯赫,在北宋科舉中取得過“十龍及第”的驕傲。其後,因誕生了“江西詩派鼻祖”、“宋代四大書家”之一、《二十四孝》中“滌親溺器”的大孝子黃庭堅,更加滿門生輝聞名遐邇。

  黃庭堅生於書香之家,父親黃庶和舅父李常皆是詩人。小黃庭堅自幼異常機靈聰明,《道山清話》記載,他五歲就已對五經倒背如流,並問老師:“人人都說有‘六經’,先生您為何只教了我‘五經’?”老師答曰:“春秋不足讀!”小孩立刻反駁道:“這是什麼話呀?既然被稱為‘經’,必有過人之處,焉得不讀?”於是找到《春秋》細讀,十日成誦,無一字遺。

  七歲時,小黃庭堅作了一首《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八歲時,見鄰居書生赴京趕考,小男孩便也躍躍欲試,特作打油詩相送,雲:“送君歸去玉帝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

  這些讓人讀後產生會心微笑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親切地把小黃庭堅被稱為“雙井神童”。

  2、“鐵龍爪”之禍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黃庭堅中了進士,登上仕途,更加致力於寫詩,因遊覽舒州三祖山的山谷寺時,“樂其林泉之勝”,便取了“山谷道人”的別號。

  熙寧五年(1072年),黃庭堅的岳父孫覺把詩文交給蘇軾欣賞,並把自己的賢婿推薦給蘇軾。蘇軾一見,聳然動容,驚為天人,說:“作得如此好詩,絕非今世之人也。”孫覺馬上接過話頭,急切地說:“可惜知道他名字的人還不多,希望你多向士人推薦,幫他揚名。”

  元豐元年(1078年),秦觀拜訪蘇軾,成為蘇門弟子;黃庭堅也給蘇軾寫了封信,表示仰慕之意,並呈詩二首。蘇軾當即覆信,讚美他的詩,“託物引類,真得古詩人之風”。兩人相見恨晚,從此結下至死不渝的`友誼。

  元祐年間,蘇軾在京,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俱遊於蘇軾門下,被人稱為“蘇門四學士。”

  在“王安石變法”的前前後後,多次受蘇軾的連累。雖然,他政治上比較超然,並不積極地介入黨派鬥爭,但由於和蘇軾、司馬光的親密交情,自然被人看成是反對變法的舊派黨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腳?黨派鬥爭的險惡漩渦,也把岸邊上的黃庭堅給無情地捲了進去,受盡折磨。

  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高太后逝世,哲宗親政。“新黨”章淳、蔡卞等人打著神宗和王安石的旗號,排除異已,打擊報復:司馬光、呂公著被奪去諡號,呂大防、範純仁和蘇軾兄弟等先後被貶,黃庭堅因參與修撰《神宗實錄》,也被羅織了“低毀先帝神宗”的罪名。在受到傳訊時,黃庭堅毫無懼色,據理力爭,逐條反駁,讓審訊者抓不到把柄,羅織的罪狀大都落了空。蔡卞等人不甘罷休,又別有用心地指出,黃庭堅曾書寫“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一語,逼問是否影射、攻擊先帝。所謂“鐵龍爪”,是由太監李公義設計製造的一種笨拙的疏浚河道的工具。

  黃庭堅十分忿怒,大聲答道:“我當時任北都官,親自看見‘鐵龍爪’挖掘泥沙,功效不大,勞民傷財、毫無效果,真兒戲耳!”

  蔡卞等人質問:龍是誰?龍是皇帝,是天子。難道天子之爪是兒戲?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這種強硬憤慨的姿態,觸怒了年輕氣盛的哲宗皇帝,加上章淳、蔡卞等人的推波助瀾,黃庭堅於紹聖二年(1097)被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紹聖四年(1097),再貶一級,移戎州(今四川宜賓)。

  3、花甲老翁笑逝雨中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去世,徽宗趙佶即位,暫由向太后執政,詔復司馬光等人。在貶謫多年之後,黃庭堅終於熬到還朝,不禁歡喜;想到蘇軾和秦觀等人都已在歸途中去逝,又不禁唏噓。

  但還沒等他回過神來,新一輪更加殘酷的政治迫害就開始了。崇寧元年(1102年),徽宗親政,蔡京擅權,又興黨禍。四月,趙佶下詔銷燬三蘇、秦觀和黃庭堅的文集;六月,罷免黃庭堅的太平州知州的職務;九月,在各地立“元佑奸黨碑”,蘇黃都在其中。擔任副宰相的趙挺之,因曾與黃庭堅有過政見衝突,假公營報私怨,更是“痛打落水狗”,誣告他“幸災謗國”。至此,黃庭堅受到了人生最嚴厲的打擊:撤銷一切職務,流放宣州(今廣西省宜山縣)編管。

  當時,黃庭堅已經年近六旬,體弱多病,聽說要流放到宜州這種“南方瘴霧”之地,家人都為他憂心忡忡、傷心落淚。黃庭堅卻笑呵呵道:“你們都放心吧!我早在熙寧年間,就有鬼怪來送夢,提醒我會被貶宜州。宜州者,所以宜於人也;鬼怪之言,豈欺我哉!”

  黃庭堅很早就信佛,以之排遣人生的鬱悶和煩惱。第一個妻子孫氏死後,他寫了一篇祭文《文願文》,說:“今日對佛發大誓,願從今日,不復淫慾、飲酒、食肉。設復為之,當墮地獄,為一切眾生代受頭苦。”此後二十年,他基本上踐言而行,保持清心寡慾、超然淡泊的心態。據說他還和蘇軾一道拜訪高僧,高僧說東坡前身是五祖戒和尚,而山谷前身則為一女子。黃庭堅信以為真,恍然大悟地說,難怪在貶謫到涪陵時,曾夢見一女子來送夢,告之是她轉世云云。他特地記載了這件事,刻石於涪陵江上。

  崇寧三年(1104年)三月,黃庭堅到了宜州,卻沒有居所。他向小老百姓租房,卻遭無理官吏刁難,竟租不到一間房子。無奈之下,他搬進宜州唯一的一處寺廟居住,可這所崇寧萬壽寺卻是皇家專用的,又被人驅趕了出來,流落街頭。直到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五月,黃庭堅才好不容易在城頭尋覓到一間破敗閣樓,算是有了棲身之地。

  宜州潮溼悶熱,夏秋之交更是難捱;而秋老虎肆虐之時,小小閣樓裡悶熱、潮溼、狹窄,簡直就不是人過的。但黃庭堅並沒有怨天尤人,還讀書賦詩,寫詞唱歌,書法越練越精。

  九月三十日,乾涸多日的宜州下了一場小雨,酷熱的天氣倏地變得涼爽。黃庭堅高興得手舞足蹈,叫來好友範寥,破戒喝了幾兩小酒。飯畢,他坐在小凳上,挽起褲子,脫掉鞋子,把雙足伸到屋簷外。當雙足沾到清涼的雨點時,他舒暢極了,笑得散亂了滿頭白髮,還回頭對範寥說:“真爽啊!信中(範寥的字),什麼鐵龍爪,不過是黨派之爭的藉口罷了。我今天統統把它拋到九宵雲外。哈哈哈……信中,我一生從沒有這樣快活過!……”

  話音未落,他就慢慢地倒了下來,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拓展閱讀:黃庭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洪州分寧人。舉進士,調葉縣尉。熙寧初,教授北京國子監。蘇軾嘗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宣告始震。知太和縣,改鄂州。旋貶涪州別駕,移戎州,庭堅泊然不以遷謫介意,蜀士慕從之遊,講學不倦。徽宗即位,起監鄂州稅,知舒州,以吏部員外郎召,皆辭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罷,主管玉龍觀。復除名,編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聞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而庭堅於文章尤長於詩,蜀、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軾,故稱“蘇黃”。軾為侍從時,舉庭堅自代,其詞有“瓌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語,其重之也如此!初遊灊音前皖山谷寺石牛洞,樂其林泉之勝,因自號山谷道人云。(節錄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傳)

  庭堅詞行世者,有毛氏汲古閣宋六十家詞本山谷詞,朱氏強村叢書本山谷琴趣外篇。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宋本山谷琴趣外篇,為強村本所從出。

  他和蘇軾是好友。見《核舟記》:“蘇、黃共閱一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