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死因
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為後人留下了許多佳作,被後人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人說韓愈晚年蓄養姬妾,亂吃丹藥
長慶二年(822年)二月初二,剛剛就任不久的兵部侍郎韓愈,面臨著一項棘手的使命。
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縣)發生叛亂。起因是朝廷派去鎮州做節度使的田弘正,講究奢侈排場,不知體恤部下。結果,引起鎮州將士的極度不滿。鎮州兵馬使王庭湊有心作亂,乘機激怒將士,把田弘正與他的幕僚,連同他們的家屬一起殺了,要求朝廷正式委派王庭湊做節度使。這是中唐以來,大唐帝國的頑疾——藩鎮割據自立的又一次活生生的復發。
此等武力威逼,朝廷當然不願,也不能同意,於是,派遣15萬大軍討伐。王庭湊只有1萬多人的軍隊,卻利用中央各軍的內部不和,聲東擊西,不但將他們各個擊破,還圍困了重鎮深州(今河北省深州市)。朝廷無力作戰,只好暫且同意讓王庭湊做節度使。隨後,派年過半百的兵部侍郎韓愈,前往鎮州“宣慰”——勸說王庭湊解除深州之圍,放出城內的守將牛元翼。
為什麼會派韓愈去宣慰王庭湊呢?這對韓愈的人生會有什麼影響?
一人面對叛兵
據說,在韓愈奉命啟程後,時任宰相的元稹對唐穆宗說:“韓愈可惜!”元稹可不是隨便感慨的。那時的藩鎮,極其跋扈與殘暴,簡直就是草菅人命。尤其是,他們根本沒有把朝臣放在眼裡。因此,韓愈的出使,的確冒著很大的危險。連唐穆宗也馬上領悟到了這一點,於是連忙派人阻止。可是,為了維護朝廷的尊嚴,韓愈視死如歸。他對皇帝的使者慨然說道:“止,君之仁;死,臣之義。豈有受君命,而可以逗留自顧的道理!”於是,疾馳而往。
一路上,因為皇命在身,韓愈格外警醒,恨不得馬上就到鎮州。日夜兼程之中,他兩次寫詩酬答舊日的上司裴度:“竄逐三年海上歸,逢公復此著征衣。旋吟佳句還鞭馬,恨不身先去鳥飛”(《奉使鎮州行次承天行營奉酬裴司空相公》)“銜命山東撫亂師,日馳三百自嫌遲。風霜滿面無人識,何處如今更有詩?”(《鎮州路上謹酬裴司空相公重見寄》)可見韓愈一心完成使命的赤膽忠心。
那邊,王庭湊已經嚴陣以待,領著全副武裝的甲兵“夾道歡迎”韓愈這位欽差。甲兵們刀出鞘,箭上弦,一片殺氣騰騰。進了鎮州館驛,韓愈、王庭湊落座堂上,甲兵佈滿庭下。韓愈早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面對充滿敵意的叛亂之兵,毫無懼色。他的凜然正氣,反倒使做賊心虛的王庭湊膽怯了三分。
王庭湊先是推脫責任,以試探口風。他說:“局面的紛紛擾擾,都是不聽話計程車兵造成的。”同時,庭下的甲兵按照王庭湊預先的佈置,一起擁上堂來,氣勢洶洶,上前圍住了韓愈。
韓愈不動聲色,義正詞嚴地對著這班甲兵說道:“兒郎們,且不要亂鬧,聽韓愈來說。我且同你們談談叛逆與忠順的利害吧。姑且不需遠引古事,只看今朝安祿山、史思明這些叛賊,他們的子孫還在嗎?還有當官的嗎?”
甲兵說:“沒有。”
韓愈接下去說:“令公(指田弘正)忠義,封為節度使,又封中書令,子孫還在幼年,已經授了好官,其榮其寵,光耀天下。”
甲兵們喊道:“田弘正待我們刻薄,所以軍心不安。”
韓愈說:“然而你們三軍把他殺了,還說什麼?”
甲兵們聽了,只得道:“侍郎說的是。”
王庭湊一看軍心動搖,苗頭不對,擔心部下被韓愈說動,便立即命令甲兵退出,對韓愈說道:“侍郎這次來,對庭湊有何指教?”韓愈答道:“軍中像牛元翼這樣的將領不少,朝廷不是特別愛惜他,但是為了顧全大局,還不能隨便拋棄他,你又何必死死盯住他不放呢?”王庭湊見風使舵,馬上說:“放!放!我馬上放他走。” 韓愈說:“如真能這樣,那自然好。”
於是,王庭湊擺好酒宴,款待韓愈,並答應解除深州之圍。與此同時,牛元翼開始艱難突圍,王庭湊聽從韓愈的警告,不加追擊。於是,一場干戈,暫時化為了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