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韓愈> 韓愈《師說》中的教育思想

韓愈《師說》中的教育思想

韓愈《師說》中的教育思想

  韓愈的《師說》是一篇闡述“師道”的經典傳世佳作,並集中反映了韓愈的教育思想。 下面是應屆畢業生文學網的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韓愈《師說》中的教育思想,歡迎閱讀。

  韓愈《師說》中的教育思想

  韓愈所處的唐朝中後期,儒學的師道觀已逐漸淡化,世人不以相師為榮,反以求師為恥,特別是知識分子更是恥於學師。為了扭轉這種輕師道的風氣,韓愈以《師說》為宣言挺身而出,敢於為師。《師說》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很廣,本文只對幾個方面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1教師的任務

  文章明確指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就是說教師的任務。

  “傳道”,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進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這裡當然指封建社會的封建道德和為封建統治階級政治服務的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這是第一位的,也是根本。

  所謂“授業”就是指傳授什麼內容,既傳授儒家的經典。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這些知識,必然教給學生讀寫算的能力,也就是使學生受到文化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

  “解惑”是指在傳道授業過程中,學生總會遇到許多不明白的事,教師的任務就是解答學生在傳道和受業方面的疑惑。

  以上三方面不是並行的,而是以傳道為主。三者的位置擺得很清楚,第一是傳道,其次是授業,最後是解惑。教師向學生講授儒家的典籍或者解答疑難,都是以傳道為教育目的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古文典籍和儒家經典,受到文化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使其具有一定的讀寫和生存常識,並透過不斷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在“道”與“業”方面的疑惑,達到使學生領悟“道”的內涵,最終使儒家道統代代相傳的目的。韓愈指出教師最終傳授給學生不是“業”,更不是“惑”,而是“道”。

  韓愈認為教學目的與任務,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是文化知識教育,最終達到發展學生智力的目的。在現代教育中,教學的目的與任務仍沒有脫離這三方面,只是由於時代不同其具體內容不同而已。

  韓愈對教師任務的論述同樣可以為我們所用,用它來說明智育和德育之間的辯證關係,也是合理的。

  2教師的重要性

  《師說》中第一句話就說“古之學者必有師”。為什麼必有師呢?韓愈說:“人非生而知之者”,既然不是“生而知之”,就會有疑惑不解之事,就需要有人為之解惑。這樣短短的幾句話,就說明了教師的作用,如果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進一步說明了從師的重要性。

  3教師的標準

  韓愈說清楚了教師的任務及其重要性,但什麼才是師呢?他認為掌握了道的人就是師,他說:“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在那個時代談的是封建之道,衡量教師的標準始終是以政治為第一位,所以我們認為,如果把道理解為政治標準,韓愈的觀點是正確的。

  “道”必須透過授業解惑來完成,要能更好地傳道,就必須善於授業和解惑,所以教師不僅自己懂“道”,更要善於傳“道”。換言之,教師必須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專業修養,才能更好地傳道。

  4師生關係

  韓愈明確提出“聖人無常師”,並提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說不管什麼人,只要誰先懂得道,誰有學問,誰就是教師,實際上是在“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標準上進一步講清楚何以為師的道理,這是符合擇師之道的。

  他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連續運用兩個“不必”強調了三個問題:首先,強調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學生將來甚至現在都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超過教師;其次,強調了“師不必賢於弟子”,學生是求學者,但對教師來說,不是絕對的求學者,而是相對的求學者,師生關係是相對的;最後,強調既然師不可能事事“賢於弟子”,那麼就要求教師不應該滿足現有知識,而應學而不厭,精益求精,不斷前進。韓愈指出:“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日:‘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可見,韓愈強調的是一種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民主、平等、互動開放的師生關係,他極力主張“尊師重道”,卻沒有走向過分強調師道尊嚴和教師權威的極端,這對我們今天處理師生關係仍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總之,韓愈圍繞“教師”作了較全面的闡述,對教師的任務、作用、地位等各方面給予具體的說明並提出了聖者為師的觀點,實際就是能者為師的觀點,今天看來,仍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當然,由於時代與階級的侷限性,韓愈的《師說》中所表現的師道觀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辦教育的目的是復興儒學、排斥佛教和推行文學革新運動,因此他所強調的“道”是儒家之道,他所強調的教學內容是“聖人之書”。他的教學方式明顯地帶有枯燥說教和硬性灌輸的特點,不利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個性的培養。

  學史以鑑今。在教育事業大力改革和發展的今天,我們研究古代聖人的教育思想,是為了“溫故而知新”,在繼承中發展。《師說》中閃爍的積極教育思想,特別是通識教育觀、平等師生觀、創新學習觀及終身教育觀等無不對現代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借鑑和指導作用。

  擴充套件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貞元十九年(803年),因論事而被貶陽山,後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韓愈師說賞析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也就是說傳道應該是為師的第一要義。何為傳道,我覺得就是告訴學生如何做人,做什麼樣的人。這是我們教育的目的,談如何為師,其實就是談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麼?這也涉及迴歸古典,就是迴歸到教育的原始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這一最基本的道理進一步演繹就是教育應把人本身作為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把教育變成實現其他目的的工具或手段,即不是變成為政治服務的工具或手段,也不是為市場服務或實現某種特別技能的工具或手段。這裡我要強調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即“生存技能”與“生命質量”,並且要很決斷地說:我們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養“生存技能”,而是要提高“生命質量”。也就是說,教育應當把培養優秀的人性、培養有質量的生命作為第一目的。這一思路,正是回到教育的原始目的和古典目的。原始目的是指從孔夫子開始的把培養人作為第一目的,教育宗旨是學為人、學做人。換句話說,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養職業的技能、生存的技能,而是提高生命的質量。關於這點,李澤厚先生和劉再復先生的對話當中曾用哲學語言來表述,說我們應該是以培育人的情感本體與倫理本體(亦即“成人”)為第一目的,以塑造工具本體(亦即“成才”)為第二目的。我們培養學生,當然也要培養某些技能,比如當醫生、當律師的職業技能,但這是第二目的。第一目的應是培育倫理本體、情感本體,讓他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完整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這恰恰是當年孔夫子強調的,他強調教育在於學做人、學為人,這是中國教育非常優秀的傳統,我們應當迴歸這個傳統。

  我們中國的教育結構一直具有三個維度,既有智育、體育,還有德育。近代思想家王國維、蔡元培還想在德、智、體三維之外開闢第四維度,這就是“美育”之維。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已。什麼是完全之人物?……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真善美之德。……欲達此理想,於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王國維認為,教育的宗旨在於使人成為完全的人,完全的人必須具備真善美的品德,對人除了要進行智育和德育的教育外,還須進行美育教育。他還認為,人只有當他具備審美能力時,才是“完全的'人”,教育就是要培育出“完全的人”。蔡元培為了強化人文教育,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論點,就是“以美育代宗教”,“鑑激刺感情之弊,而專尚陶養感情之術,則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純粹之美育。”在蔡元培看來,以美育代替宗教,讓國人的感情不受外物的汙染和刺激,使其接受藝術的薰陶變得純正,從而滿足人性發展的內在需求。儘管這一主張在當時就引起陳獨秀、羅家倫、周作人、周谷城、熊十力等多方爭議甚至反對,乃至今日也未能在學術界形成共識,但其在當時中國社會歷史的大背景下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遺憾的是,這個命題的意義到現在仍沒有得到充分重視。

  五四運動是發現“人”的運動。魯迅先生在《燈下漫筆》中把漫長的中國歷史劃分為兩個階段“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他發現中國人不是人,只當過兩種型別,一是暫時做穩了奴隸,一是連奴隸也做不得;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掙得過做人的真正資格,中國也從來沒有老百姓能真正擁有做人權力的時代,即使是太平盛世,哪怕是“唐宗宋祖”時期,人們頂多不過是奴隸,所以他們要重新發現人。所謂發現人,在廣度上包括髮現三個東西:一個是發現人,一個是發現婦女,一個是發現兒童。發現兒童,就是發現我們中國兒童的生命質量問題。沒有中外文化精華的積澱和補養,我們的生命質量就會降低,甚至會犯一種“缺鈣症”,或者說“貧血症”,這是文化的貧血症和文化的缺鈣症,就是缺少人文的鈣,靈魂的鈣,缺少情感本體與倫理本體的鈣。所以教材的豐富與多樣,以及教材具備真、善、美這些基本鈣質,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基礎教育要培養出真正合格的健全人格的人,作為教師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是對課本的選擇問題。何為課本?我認為,課本雖然是教育主管部門編訂發放的既定教本,但它只是一個用來教學的範本,它是自由而開放地存在著,教學者完全可以按需索取,讓它“為我所用”,而無需拘泥於它,更不必全盤依照。每個老師在課堂上其實是個相對獨立的個體,所以你的課堂以及你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引導是完全可以做到自由的。你可以引導孩子們用批判的眼光去解讀文字,這就要求老師有識別的能力和勇氣。

  其次老師自己的心智必須是健全的。如果說老師自己的心智有問題,人格有缺陷,自己是個類人孩,那麼別指望這樣的老師能教出多好的學生來,即使他能教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最後也是一種失敗。我們很多老師在心智這一塊是不合格的,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隱憂和傷害。其實我們不該去提倡那些以校為家的老師,一個不顧家、不愛家的老師你別指望他有多愛你的孩子。你想啊,連自己的孩子都不愛的人,他會愛別人的孩子嗎?在這樣老師眼裡,學生的成績只是籌碼,是自己升官或者賺取名利的籌碼。不少成功的優秀的老師後面其實有的是一個為之破碎的家庭。這樣的老師如果是我們整個中學教育的主流,那太可怕了。

  第三、教育必須去功利化。這點對老師來說是苛刻,不現實的。社會是功利的,學校是功利的,老師就必然是功利的。特別是那些80後的年輕老師,成為了學校裡最功利的群體,而他們恰恰是學校教育的生力軍,這對學生來說,對社會來說只會是一個災難。我們學校教育本該只是讓一個普通人成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為文明社會的正常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校教育就是應該以人為本的,而且應該以培養普通人為本的,尤其是基礎教育。中小學教育,根本不需要設定一個目標,需要考多少個重點高中或大學,需要教出多少出類拔萃的人。學校教育,其實提供的是一條中間線的教育,它不是按照智商最高的人的標準設立的,而是按照普通人的智商設立的,所以,學校教育中,快樂是一個重要的元素,它應該成為學生——同時更加重要的是——成為老師快樂的過程。今天,恰恰相反,老師不快樂,學生更不快樂。如果老師不快樂,這個教育過程的展開就會帶上很多陰影。我想到一個詞:尊嚴。如果一個時代的老師,尤其是基礎教育的老師,在社會上的地位不高,不能受到應有的尊重,他的生命的尊嚴就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滿足,我們的教育基本上就失敗了。何為師道尊嚴?就是老師在社會中能夠受到普遍尊重的那種尊嚴,如果連這個都沒有,這個時代的教育——哪怕它出了再多的高分學生——也是失敗的。當一切都以功利來評價的時候,基礎教育必然是失敗的。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