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馬說課件
引導語:韓愈就是一匹千里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會,他懷才不遇,屢遭貶斥。他對在位者的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有強烈的憤慨與不滿,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來,所以,他就託物寓意,借寫千里馬的遭遇,來寫封建社會人才的遭遇。
教學目標
1.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歸納這一類懷才不遇的文學作品的共同特點,做一點初步的文學探究。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異義詞。
如:“然後有千里馬”“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虛詞“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對照註釋初讀課文,也可以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
2.學生查詢有關馬的成語,並作解釋。
3.教師準備一個關於千里馬的`故事,有關“伯樂相馬”“知己”等詞的來歷。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請學生彙報查詢到的有關馬字的成語。就其中的“伯樂相馬”,給學生講關於伯樂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解題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帶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難字的讀音。
2.學生讀課文,並且討論、瞭解全文大意。
3.思考討論:
(1)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麼?
要點提示:比喻人才。
(2)伯樂指的是什麼?
要點提示:比喻識人才的人。
(3)歸納:本文就是透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對馬的認識?
要點提示: ’ (1)無識馬者則名馬無名。
(2)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群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裡,識馬就成為前提了。 、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請一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要點提示:
(1)無識馬者則千里馬無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3.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請一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式?
(3)三個“之”字,用法是否一樣?
(4)你是怎麼理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
要點提示:
(1)妄言無千里馬者,恰是不識千里馬者。
(2)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3)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喂)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裡“鳴”是(馬)鳴,而不是鳴(馬)。這樣用使句式整齊而又靈活富於變化。
(4)表現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不滿和憤慨。
3.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歸納課文。
1.讀了本文請你談談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要點提示:
1.本文圍繞著有千里馬還是沒有千里馬的問題反覆論述,慨嘆世無伯樂致使千里馬陷於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沒人才,並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2.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鍊自己,使自己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還知道哪些懷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寫了些什麼作品?
2.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麼內容?
3.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結果,寫成一篇小短文,下節課交流。
六、佈置作業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項作業。
2.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