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范仲淹> 漁家傲范仲淹詩詞賞析

漁家傲范仲淹詩詞賞析

漁家傲范仲淹詩詞賞析

  漁家傲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註釋】:

  ①塞下:指邊境地區,設有城塞。風景異:指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

  ②邊聲:馬嘶風號之類的邊地荒寒肅殺之聲。

  ③角:軍中的號角。

  ④嶂:像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

  ⑤長煙:即荒漠上的直煙,因少風,煙直而高。

  ⑥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

  ⑦勒: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餘裡,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

  ⑧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未成。

  ⑨羌管:羌笛。

  ⑩霜滿地:喻夜深寒重。

  【譯文】: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裡,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迴歸無法預計。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徵人不能入寐,將軍頭髮花白,戰士灑下眼淚。

  【賞析】:

  上片描繪邊地的荒涼景象。首句指出“塞下”這一地域性的特點,並以“異”字領起全篇,為下片懷鄉思歸之情埋下了伏線。“衡陽雁去”是“塞下秋來”的客觀現實,“無留意”雖然是北雁南飛的具體表現,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字來自戍邊將士的內心,它襯托出雁去而人卻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透過“邊聲”、“角起 ”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徵性的事物,把邊地的荒涼景象描繪得有聲有色,徵人見之聞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異"字透過這十七個宇得到了具體的發揮。

  下片寫戍邊戰士厭戰思歸的心情。前兩句含有三層意思:“濁酒一杯”撲不滅思鄉情切;長期戍邊而破敵無功;所以產生“也無計”的慨嘆。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再次用聲色加以點染並略加頓挫,此時心情,較黃昏落日之時更加令人難堪。“人不寐 ”三字綰上結下,其中既有白髮“將軍”,又有淚落“征夫”。“不寐”又緊密地把上景下情聯絡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時之所聞;“霜滿地”是“不寐 ”時之所見。內情外景達到了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