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范仲淹> 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介紹

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介紹

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介紹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介紹的相關詩歌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酬滕子京同年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

  謝家風雅若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

  疏懶幾忘傳筆夢,寂寥仍有負薪憂。

  欲歌蘭雪歸真隱,敢向簪軒競急流。

  如共茂先瞻氣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人物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他生於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卒於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終年六十四歲。仁宗時,他武官曾任樞密副使(大致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文官曾任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是一位出將入相,文武兼備的人才。他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范仲淹雖是蘇州吳縣人,但他卻是出生在徐州。他的老家是蘇州。范仲淹兩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病逝,幼小的范仲淹便隨其母親改嫁,來到了長山縣的朱氏家中,少年時期的范仲淹是在一種十分艱苦的境遇中度過的。他在博山的荊山寺刻苦攻讀。

  范仲淹在範泉邊勤奮學習。他的學習生活非常艱苦。范仲淹在追憶他的少年生活時這樣寫到:"我過去和一姓劉的同學,在少年時代的學習生活都是極為艱苦的,每天煮兩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塊,早晚吃二塊。把鹹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鹽,燒熟當菜,就這樣的生活過了三年多" 。雖然範公少年時代的生活非常艱苦,但他學習勤奮,胸有大志。曾有人在一座靈祠中聽到范仲淹的禱問:"我將來能當宰相嗎?"神說不能。又問:"我不能當宰相,做個良醫如何?"或當宰相,或當良醫,工作性質雖然不相同,但為民造福卻是相同的。范仲淹不做宰相就做良醫的思想,確實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思想的.精華。 "毅然出走"是說范仲淹在二十歲時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離家出走,到南部"應天府書院"讀書學習。當時他的母親哭著追出去很遠,他甚至都沒回頭看一眼心愛的母親。在南部應天府書院,他"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枕的舒適生活,寒冬臘月,讀書睏倦了,就用冷水洗臉,再繼續讀。日常生活也非常艱苦,經常吃不上飯,他就以喝粥充飢,一位南都官員的兒子和他是同學,非常同情他,便把他學習勤奮、生活艱苦的情況告訴了父親。父親便叫兒子把官府為自己準備的飯菜送一份給他,他婉言謝絕了,並說:"我吃粥慣了,一吃好吃的,就要以吃粥為苦了" 。就這樣他在南部應天府後院寒窗苦讀五年。

  經過五年"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生活,大中祥府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了進士,這年他二十六歲,做官後,他清正廉潔,辦事公正。

  詩作: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登表海樓

  一帶林巒秀復奇,每來憑檻即開眉。

  好山深會詩人意,留得夕陽無限時。

  遊石子澗兩首

  (其一)

  鑿開奇勝翠微間,車騎笙歌暮未還。

  彥國才如謝安石,他時即此是東山。

  (其二)

  飛泉落處滿潭雷,一道蒼然石壁開。

  故老相傳應可信,此山雲出雨須來。

  詞作:

  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