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牧>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原文3篇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原文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原文3篇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原文1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江水侵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達。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題解

  本詞題為《隱括杜牧之齊山詩》,“隱括”,也就是對原作的內容、句子適當剪裁、增刪,修改成新的作品,用今天的話說,也就是改寫。《文心雕龍·鎔裁》:“蹊要所司,職在鎔裁,隱括情理,矯揉文采也。”由此可見,這種寫作方法,很早就有了。

  朱熹“隱括”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也就是借這首詩來寄興抒情託志。杜牧的詩是這樣的:“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對這首詩,歷來就有很高的評價。杜牧出身於顯赫的世代公卿之家,胸懷致仕用世的大志;朱熹是著名思想家,又是詩人。儘管他們生活的時間前後相隔三百多年,但都是主張積極入世的`,因為思想上有共通之處,朱熹仰慕小杜的詩,近而“隱括”成詞,也是可以理解的。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原文2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宋:朱熹

  江水侵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達。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原文3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宋代·朱熹

  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