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牧> 關於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翻譯賞析

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翻譯賞析

關於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翻譯賞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作者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前言】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詩詞賞析:

  傳承至今的民俗節日中,清明是以節氣兼節日的民俗大節。漢魏以前,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主要為時令的標誌,一般在現在公曆的4月5日前後。

  此時天氣溫暖清爽,在和煦春風的吹拂下,天地明淨,空氣清新,自然萬物生機勃勃,“清明”節令由此得名。唐宋之後,它將原來在其前一、二日的寒食節俗收歸到自己名下,尤其是其中的祭祀活動,具有時令與節日的雙重意義,而且節俗意義日漸增強,成為民俗中的大節。古時重要的寒食節日漸勢微,逐步離開了人們的視線。中國境內民族大多將清明作為祭祖日,每年清明時節,不僅長居祖籍的親人要上墳祭掃,遠離家鄉的人們回到故里祭拜,而且時至今日,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及港、澳、臺胞也紛紛趕回祖籍,認祖歸宗,虔誠拜叩,祭奠祖靈。

  除了祭祖掃墓之外,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節俗。清明時節,楊柳青青,芳草萋萋,百花吐豔,生機一片,人們趁祭奠而踏青郊遊,嬉娛歡樂。“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宋·程顥《郊行即事》)。

  杜牧的這首清麗可人的《清明》,描寫的就是江南清明的景象,別具新意,情景交融,是至今盛傳天下的七絕名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詩人一開端就點明“清明時節”。清明,時至仲春,一般都是氣清日朗,風和景明。此時的江南鶯歌燕舞,萬物萌生,桃紅柳綠,春色滿園,宋代詩人黃庭堅有詩“佳節清明桃李笑”(《清明》)。不僅是春耕春種的農事大好時光,也是古往今來人們忙裡偷閒、迴歸故里,親朋團聚、祭祖掃墓,並踏青遊春、觀花飲酒的重要佳節。“雨紛紛”,也是這個時節江南天氣的顯著特徵,春雨綿綿,濛濛密密。雖不像早春那樣寒冽,但煙霧茫茫、溼漉漉的春雨,卻給人陣陣料峭的清寒。尤其是道路,往往由於春雨的浸潤溼滑無比,泥濘不堪。畢竟是佳節,路上的行人依然,但祭掃的人行色匆匆,踏青的人遊興頓敗。而行旅之人,本應該與家人團聚,現在卻遠離家鄉,不禁思鄉念親,心事重重,十分惆悵。又趕上這陰霾的天氣讓人春衫盡溼,更使人悽迷紛亂,倍感憂傷。溼冷的天,溼滑的地;“行人”力盡神竭,身心俱疲。詩人非常誇張又十分生動地形容,“路上行人慾斷魂”。因此,“雨紛紛”不僅是清明時節江南氣候悽美迷濛的形象描述,也是“行人”包括詩人自己心情的隱喻描繪。而“欲斷魂”,不僅惟肖地勾勒出“行人”迎風趕路、冒雨趲行、一步三滑、跌跌撞撞的行走姿態,更惟妙地透露了“行人”觸景傷懷、欲歸不得、欲歇無門、感傷哀苦的內心愁情。“雨紛紛”自然界的景觀,與“欲斷魂”人的心理上的`狀態相攜與共,情在景中,景即是情。

  正當身心俱疲、“山窮水盡”之際,“行人”自然而然想找一個小酒店來暫避風雨、稍歇腿腳,一可解飢渴,二可緩溼寒,更能借此散散心頭的別緒愁情。“借問酒家何處有”?詩人順勢寫出人之常情的一句,卻並沒有說問誰。“牧童遙指杏花村”。極富詩情畫意的詩句脫穎而出,將全詩推向最高潮,不僅順理成章、極富情趣地回答了第三句詩的所問,而且幽默風趣地由稚氣十足的牧童的肢體動作來形象說明。令人欣喜的是,隨著“牧童”的“遙指”,輕霧瀰漫中、綠蔭濃深處,簇簇杏花,競相綻放,酒旗迎風,生意盎然。一掃前面所籠罩的陰柔頹唐之氣,清新優美,春意濃郁,豁然開朗,興味無窮。更為人叫絕的是,這個“遙指”的“遙”並不是遙遙無期,而是遙遙在望。既不是近在眼前,又不是遙不可及,妙在不遠不近之間。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有一處景緻名為“杏簾在望”,曹雪芹大概深得杜牧這句詩的箇中三昧而脫化而來,卻正好確切地註解了這句詩的意境。

  詩中所說的“杏花村”,由詩意可知似乎可以理解為泛指,並不是特指這個村名或那個酒店名,而是就在那美若仙境的燦若焰火、繁花怒放的杏林深處。

  但杜牧曾於江南的池州任刺史數年,而位於池州城西數里,就有一個曾經馳名天下的“天下第一詩村”———“杏花村”。村廣約十里,每年春天杏花爛漫。清·郎遂纂有《杏花村》十二卷,作為中國唯一的一部村志,被收錄進清代的《四庫全書》。不幸的是,清朝末年該村毀於戰火。但今天,以杏花村古井遺址為中心,體現杏花村“名人、名村、名酒、名詩”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又絢爛在長江岸邊的池州。“牧童遙指”的獨獨是“杏花村”,雖然不能肯定地說杜牧是特指,但不能不說杜牧對池州杏花村的一往情深。而全詩就在這“遙指”中戛然而止,為讀者留下興味無窮的想象空間。

  這首小詩,詩人以十分明白曉暢的語言,猶若一泓潺潺的溪流,雖一曲三折又流暢自若,娓娓道出,次第寫來。清明時節的風俗民情、特色景緻躍然紙上,迷茫中透出璀璨,曲折裡釋放期望,憂怨中跳躍著風趣,清新的景緻蘊涵著濃郁的親情,特別是令人神往的結尾,餘韻邈然。

  【註釋】

  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鞦韆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鞦韆,嬪妃做鞦韆之戲。

  ⑵紛紛:形容多。

  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悽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⑷借問:請問。

  ⑸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翻譯】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淒涼。問一聲牧童哪裡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賞析】

  此詩首見於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註明出唐詩,後依次見於《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託名謝枋得《千家詩》、清康熙《御選唐詩》。《江南通志》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杜牧,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如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於“遊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靈魂。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複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溼,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麼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太沒來由了。

  再回到“紛紛”二字上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中國古典詩歌裡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溼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詩人在第三句裡並沒有說出是向誰問路的。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是否答話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覆,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比如《小放牛》這出戏,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著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詩人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只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了“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裡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讀者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帘——“酒望子”來了。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絡,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紅樓夢》裡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裡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為杜郎此句作註腳。《小放牛》裡的牧童也說,“我這裡,用手兒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幾戶人家,那楊柳樹上掛著一個大招牌”,然後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從這裡脫化出來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隻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實際生活中,問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詩裡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店,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能“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遊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開展了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中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場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餘,索然興盡,而是餘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後人學習繼承的地方。

  創作背景

  此詩首見於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註明出唐詩,後依次見於《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託名謝枋得《千家詩》、清康熙《御選唐詩》。《江南通志》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經過金陵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

  作者簡介

  杜牧(803—約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詠史抒懷。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歷任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稱“杜樊川”。

  杜牧“小杜”,杜甫“大杜”。杜牧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杜牧的爺爺是宰相杜佑,杜牧的父親是杜從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