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貼春聯講究介紹

貼春聯講究介紹

貼春聯講究介紹

  導語:迎春節,貼對聯!春節貼對聯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習俗,是家家戶戶新年必做的事情之一。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貼春聯講究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貼春聯的講究

  1、貼春聯的講究

  1.1、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

  一副春聯,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橫批大家都明白,可如何區分上下聯?王家安說:“關鍵秘訣在春聯的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結尾。”在之前本報推出的“嘉南說春聯”專欄中。

  1.2、上聯貼在面對門右手

  下一步就該貼春聯了。王家安說,根據古人習俗,上聯要貼在上方位。“就是當你面對家門時,上聯貼在你的右手方向,下聯反之。”至於橫批,按前人習俗,最好是從右往左書寫,但現在也有從左往右書寫的,也已約定俗成,怎麼都好,只要貼在門框上方,與上下聯位置左右對比居中即可。“貼春聯的同時,有的人家還喜歡貼‘福’字,但貼‘福’字不是都要倒著貼。”

  2、什麼是春聯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對聯的兩邊都要互相對應。春聯以前為桃符,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3、春聯的成對出現

  在農村或者小縣城時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別顏色紙張寫的春聯風俗:原先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家裡老人去世了,晚輩家一般從當年起三年不帖紅春聯,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服喪期滿才恢復用紅紙,故白綠黃三色的對聯俗稱“孝聯”“孝春聯”或“丁憂聯”。也有的地方頭年貼黃對聯,次年貼藍對聯,第三年貼綠對聯。也有的地方乾脆三年都不貼對聯以寄託哀思。

  貼春聯的禁忌

  1、選門神,過新年貼門神講究的是討個吉祥。現在市場上最流行的門神,有將軍、招財童子、福神、天仙四大類。這要根據家庭的情況來選擇。

  假如你們家是做生意做貿易的`,可以用招財童子、賜福天官,也有劉海戲金蟾、五路財神、關羽等。

  假如你家是上班做官走仕途的,最好選擇福神、文官門神,比如海瑞、包青天,還有福祿壽喜、(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等象徵官廉清正、平安吉祥、步步高昇的。

  2、敬門神。比較講究的人家,會在門兩邊點上兩盞燈,表示出入光明,也象徵是門神的兩隻眼睛,達到吉祥平安的功效,在除夕晚上和初一五更,在門前擺上供品,然後焚香燒紙供奉門神。

  春聯的故事

  我國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書法藝術精湛,被稱為“書聖”。有一年,他為自家撰寫了一副春聯:上聯是“春風、春雨、春色”;下聯是:“新年、新月、新景”,寫完就讓人把這副春聯貼到外去了。可是春聯貼出去之後,糨糊還沒幹就被別人揭走了,為的是珍藏他的書法作品。

  王羲之知道後,只好再寫一副:“鶯啼百里,燕語南鄰”,沒等糨糊幹了,又被人揭走了。於是王羲之就又寫一副春聯,又讓人把春聯貼到門外,這次沒有人再去揭了。

  原來,王羲之這次寫得春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眾人一看,這春聯不吉利、晦氣,誰還要啊?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王羲之就讓他兒子把這副春聯的下半聯再貼出去。下半聯寫得是:“今朝至”和“昨夜行”。連起來就是“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這麼一來,這副晦氣的春聯就變得大吉大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