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大全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大全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對聯吧,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還苦於找不到好的對聯?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修祠堂大門對聯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 篇1

  一、門楣

  1、廬江世德 廬江千秋 東海家聲

  【釋源】何姓宗祠門楣聯,源自何姓郡望堂號。史載,“韓改何”於秦末或漢初,發跡於廬江郡。魏晉南朝時期,何姓出現了七大郡望,其中以廬江何氏(安徽境內)、東海何氏(山東境內)、陳郡何氏(河南境內)最為出名。後歷代何姓人逐漸向南遷徙,最後播散全國乃至海外各國。何姓人遠遷他鄉,卻不忘先祖傳統,故表於楹聯門楣,以昭於世人。

  【釋義】廬江:指古代的廬江郡,非今天的安徽省廬江縣。世德: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東海:指古代的東海郡,非今天的海洋中的東海。家聲:指家族的名望、名聲。

  二、四言聯

  2、廬江世德,東海家聲。

  【釋源】佚名古聯。全聯典指何姓郡望堂號。

  【釋義】全聯歌頌廬江何氏的世代功德和東海何氏的家族名望。

  3、廬江世德,學海家聲。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廬江:指廬江郡。學海:指東漢何休。何休曾閉門十七年,精研六經,成書四部,世傳《春秋公羊解詁》,六經學問當時無人能及,被當朝封為“學海”。當時最高榮譽為:經神、學海。鄭玄獲“經神”稱號,何休獲“學海”稱號。

  4、廬江世澤,水部家聲。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世澤:先祖的恩澤。水部:指南朝尚書水部郎何遜。何遜:南朝梁詩人,東海郯人,何承天曾孫。官至尚書水部郎。後人稱“何水部”。

  5、廬江世澤,水部清華。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同上。

  6、廬江世第,學海家聲。

  【釋源】聯出廣東興寧何屋村。

  【釋義】世第:世代登第。第: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引伸為世代顯赫家族。學海:指東漢何休。

  7、三高世澤,四部家聲。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三高:指南北朝時期的“何氏三高”,即何點與兄何求、弟何胤。三人皆隱遁不仕,世謂“何氏三高”。四部:指東漢時期大學者何休所寫的書。

  8、中丞山峻,水部梅清。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中丞:指北宋“宰相”何慄。何慄(1089—1127),字文縝,仙井監(今四川仁壽)人。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狀元。歷官秘書省校書郎、御史中丞、泰州知府、尚書右丞、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金兵破京城,陷北庭,絕食而死。水部:指南朝梁代何遜。性好梅花,揚州任上,庭中有梅,曾在樹下詠梅。到洛陽任時,思梅若渴,便請再任揚州,以得以詠梅。

  9、家傳三桂,學貫六經。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三桂:指宋代何造子家族。何造子,封絳侯,和他孫子何修輔、曾孫何格非三代中進士登第,家中建有“三桂堂”。舊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六經:指東漢何休。何休曾閉門十七年,精研六經,成書四部,世傳《春秋公羊解詁》。

  10、清名第一,治行無雙。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清名:指三國魏國哲學家何晏。何晏好“老莊”,與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競尚清談。治行:指東漢何敞。何敞曾任汝南太守,寬和為政,百姓感化。

  11、稽山豹隱,水部梅清。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稽山:會稽。南朝梁代何胤,棄家隱居會稽,屢徵不起。水部:指何遜。

  12、貌同傅粉,祿惟養親。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傅粉:指何晏,人稱“傅粉何郎”。祿惟養親:南朝宋灊人何子平,侍母至孝而聞名。母親去世,他辭去官職,每哭都至絕氣。

  13、高風東閣,暖日南簷。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聯贊南朝梁代何遜。

  三、五言聯

  14、東海家聲遠,廬江世澤長。

  【釋源】佚名古聯。現收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地方誌和家譜中心內《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扉頁上的聯語。

  【釋義】此聯高度概括了何姓源流。東海:指東海郡中的東海何氏望族;廬江:指廬江郡中的廬江何氏望族。

  15、廬江出望族,淮水育賢孫。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淮水:指江淮流域。史載,“韓改何”大致發生在古代的江淮地區。

  16、賢婦散財帛,道姑列仙班。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上聯指永嘉王木叔之妻何氏屢勸其夫分資財給弟妹。下聯指永州道姑何瓊成仙而去,世謂何仙姑。

  17、人物東西晉,聲名大小山。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上聯指西晉何曾父子。何曾為西晉大臣,開國元勳,其子何劭官至司徒,太宰。還有東晉何充,廬江灊人,出身於西晉士族。歷官中書侍郎、東陽太守、吏部尚書、中書令參錄尚書事(宰相)。下聯指南朝齊梁時期的何求、何點、何胤三兄弟。他們學問廣博,不願做官,先後歸隱。何求死後,人稱何點為“大山”,何胤為“小山”。

  18、水部家聲大,桃溪世澤長。

  【釋源】聯出福建莆田荔城江邊朱墩何氏宗祠。

  【釋義】上聯說水部指何遜。下聯桃溪指河南固始桃溪巷。莆田荔城江邊朱墩何氏家族乃由該巷遷來。

  19、入堂思起敬,繩武樂明倫。

  【釋源】聯出浙江武義郭洞何氏宗祠。

  【釋義】繩武:意為沿襲武王之道,引伸為繼承祖先業跡。明倫:即明人倫,立志、博學、篤行也。

  20、雲初儀水部,旌表重煙橋。

  【釋源】聯出廣東南海九江鎮煙橋村何氏大宗祠。

  【釋義】

  四、七言聯

  21、千秋共識廬江郡,六皖先開宰相家。

  【釋源】聯出安徽省樅陽青山何氏宗祠聯。

  【釋義】上聯指廬江郡中的廬江何氏。下聯指明末宰相何如寵。何如寵,萬曆年間進士,歷官庶吉士、國子監祭酒、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宰相)。六皖:即安慶,古為皖國。明代安慶府轄桐城、懷寧、潛山、太湖、宿松、望江六縣,故謂“六皖”。

  22、六十地開基創業,九秋天飲水思源。

  【釋源】聯出福建省長汀縣何氏宗祠學海堂。

  【釋義】上聯指該支系開基創業,下聯告誡後裔須飲水思源。

  23、木叔妻原為賢婦,永州女得號仙姑。

  【釋源】佚名古聯。

  【釋義】上聯指南宋永嘉人王楠的妻子何氏。王楠,字木叔,乾道年間進士,歷官秘書少監、贛州知州。何氏多次勸他把錢財分給弟、妹,被當時人稱為賢婦。下聯指永州何瓊何仙姑。

  24、莫虛作傳奇演舊,須學他耀祖光宗。

  【釋源】聯出浙江武義郭洞何氏宗祠(清明樂後柱聯)。

  【釋義】教導後裔要努力奮鬥,光宗耀祖。

  25、蔭德原從宗祖種,心田留與子孫耕。

  【釋源】聯出廣州番禺沙灣何氏宗祠“留耕堂”(始建於公元1275年)。

  【釋義】意即建祠堂造福後人。

  26、廬地吉祥光萬丈,江山永固耀千秋。

  【釋源】牌坊聯。聯出廣東佛山南海區大欖貽燕堂何氏宗祠。

  【釋義】

  27、荊花樹下頻回首,鴒鶺在原永結心。

  【釋源】聯出廣東佛山南海區大欖貽燕堂何氏宗祠。

  【釋義】

  28、瓜瓞綿綿人丁旺,螽斯蟄蟄子孫昌。

  【釋源】聯出廣東佛山南海區大欖貽燕堂何氏宗祠。

  【釋義】

  29、廬江尊祖敬宗地,巷口和親睦族園。

  【釋源】聯出福建仙遊縣鯉城何儼祠堂大門。

  【釋義】聯指何氏源流與宗祠功能。

  30、後車一過開名裡,宗譜千年系顯人。

  【釋源】聯出江西金溪縣左坊鎮後車村何氏宗祠。該村建於北宋初年,為後周屯田員外郎何輝所建,至今有千餘年的歷史。

  【釋義】全聯指該支何氏源流。

  31、籍自江西源流遠,落業黔播發達長。

  【釋源】貴州某地何氏宗祠聯。

  【釋義】

  32、系溯廬江源本遠,宦流古義豆邊長。

  【釋源】聯出廣西岑溪金康何氏宗祠。

  【釋義】豆:古代指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俎豆。

  33、祖德常扶家宅旺,宗功永賜子孫賢。

  【釋源】聯出廣西岑溪大業新定坑何氏祖屋。

  【釋義】

  34、何宅先祖崇道義,諧宗子孫尚孝賢。

  【釋源】何秀達撰。聯出海南儋州靈春何氏宗祠。

  【釋義】

  35、書香郁鬱光前烈,世澤綿綿洽後昆。

  【釋源】聯出廣州番禺沙灣何氏宗祠(留耕堂)。

  【釋義】光前烈:光,光大;前烈,前人的功業;洽後昆:洽,惠及;後昆,亦作“ 後緄 ”。後嗣;子孫。

  36、皖南廬江出望族,浙東芝水毓賢孫。

  【釋源】聯出浙江小芝何氏宗祠。

  【釋義】聯指浙江小芝何氏的來源。

  37、千年履舄遺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

  【釋源】聯出廣東增城小樓鎮何仙姑家廟。

  【釋義】履舄:鞋。上聯源自廣東增城何仙姑"遺履仙井"的'傳說:仙姑家廟中的井,原名天花井,又名何仙姑井,傳說是何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井邊的石鞋模型就是當年何仙姑投井遺留的繡花鞋。

  五、八言聯

  38、永團圓全福五星聚,春富貴雙紅百子圖。

  【釋源】浙江武義郭洞何氏宗祠清明樂前柱聯。

  【釋義】

  39、一龍蜿蜒形稱玉宇,五里拱衛勢接禹門。

  【釋源】清代何壽朋撰。聯出廣東大埔崧裡何氏協嘉堂。

  【釋義】玉宇:用玉建成的殿宇,傳說中天帝或神仙的住所。禹門:龍門。

  40、端水分符黃堂著績,閩邦接派朱紱傅家。

  【釋源】聯出廣東肇慶端州金渡何公祠。

  【釋義】

  41、脈接羅浮神山左股,源通玉洞仙界步頭。

  【釋源】聯出廣東增城石灘鎮沙隴村何仙姑廟。

  【釋義】

  42、修善積德,名存萬載;自始受姓,功蓋千秋。

  【釋源】聯出江西省贛州上猶縣何氏宗祠。

  【釋義】上聯教育子孫要行善積德;下聯贊受姓始祖功德無量。

  六、八言以上聯

  43、廬山樹千枝,看看還是一本;

  江河水萬脈,想想終歸同源。

  【釋源】聯出江西省上猶縣何氏宗祠。

  【釋義】廬山上縱有樹木千千萬萬,實際上都同一本;大江大河縱有千千萬萬條支脈,實際上都同一源。其意為何姓縱有多個支系,但實際上同根同源。

  44、世擅文明,雅重廬山之韻;

  家傳將略,克收石嶺之功 。

  【釋源】聯出康熙年間江西上猶縣何氏宗祠門聯。

  【釋義】上聯指南朝梁東海郯人何思澄。何思澄,歷官南康王侍郎、治書侍御史、武陵王錄事參軍。曾作《遊廬山》詩。下聯指北宋太原人、後周大將何福進的兒子何繼筠。何繼筠:太祖時官建武節度。開寶年間,太宗親征,攻北漢之晉陽,契丹派兵援助北漢,何繼筠領數千精銳騎兵在石嶺關拒契丹兵,生擒刺史二人,殺敵千餘,獲馬匹、兵器、盔甲無數。

  45、堂構溯先聲,慶衍雙雙兄弟;

  詩書綿世澤,祥符九九簪纓。

  【釋源】聯出某何氏祠堂。

  【釋義】上聯指明代何俊(明朝翰林院長孔目)、何傅(禮部郎中);下聯指西晉何曾(西晉大臣,開國元勳)、何劭(官至司徒,太宰)父子。

  46、見祖孝精神洋洋如在,

  來子孫瞻仰永永勿忘。

  【釋源】聯出廣州番禺沙灣何氏宗祠(留耕堂)。

  【釋義】

  47、殿宇巍峨千秋俎豆昭前列;

  香菸鼎盛萬年孝悌紹箕裘。

  【釋源】聯出廣東佛山南海區大欖貽燕堂何氏宗祠。

  【釋義】

  48、金石傍何祠,四禮磬鐘鳴左右;

  鳳龍開勝地,千年攀附屬兒孫。

  【釋源】聯出福建仙遊何氏宗祠廳堂。

  【釋義】讚美宗祠;建宗祠造福後人。

  49、三何兢爽洵是廬江嫡派,

  四友其芳永作東海箕裘。

  【釋源】貴州某地何氏宗祠聯。

  【釋義】嫡派:指家族相傳的正支;一個系統的分支派系。箕裘:比喻祖先的事業。全聯指該支遠在貴州,但源流與廬江郡何氏、東海郡何氏同根脈。

  50、派遠流長,開我族文明基業;

  左昭右穆,序藤門世代綱常。

  【釋源】聯出江西雷源藤門何氏宗祠。

  【釋義】左昭右穆:昭穆是我國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廟、墓地或神主的輩次排列。古人在室內座次以東向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東向;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的左方,朝南,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右方,朝北,稱穆。簡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廟、墳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為昭,右為穆,故亦稱左昭右穆制。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 篇2

  【橫批:李白祠】

  上聯:我輩到此惟飲酒。

  下聯:先生在上莫吟詩。

  【橫批:周瑜祠】

  上聯:大帝君臣同骨肉。

  下聯:小喬夫婿是英雄。

  【橫批:蘇軾祠】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

  下聯:千古文章八大家。

  【橫批:孫夫人祠】

  上聯:畢竟阿兄生負漢。

  下聯:可憐之子死依劉。

  【橫批:夷齊祠】

  上聯:幾根傲骨頭,撐拼天地。

  下聯:兩個餓肚皮,包羅古今。

  【橫批:唐寅祠】

  上聯:身後是非,盲女村翁多亂說。

  下聯:眼前熱鬧,解元才子幾文錢。

  【橫批:趙氏宗祠】

  上聯:以忠孝仁恕傳家,無大盛亦無大衰,先世之貽謀遠矣。

  下聯:於困苦艱難行善,有厚德必有厚福,後人之繼述勉旃。

  【橫批:天后宮】

  上聯:補天媧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兩般神女。

  下聯:治水禹聖,濟川后聖,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樣聖功。

  【橫批:岳飛廟】

  上聯:若斯里朱仙不死,知當日金牌北如,三字含冤定擊碎你這極惡滔天黑心宰相。

  下聯:即此鄰關聖猶生,見此間鐵騎南旋,萬民哭留必保全我那精忠報國赤膽將軍。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 篇3

  1、[上聯]:宗功燦耀

  [下聯]:賢德世澤

  2、[上聯]:光耀祖先

  [下聯]:福廕子孫

  3、[上聯]:功重德澤

  [下聯]:登堂思敬

  4、[上聯]:清風為道

  [下聯]:忠孝正身

  5、[上聯]:堂上明月

  [下聯]:庭下賢林

  6、[上聯]:三忠世澤

  [下聯]:九牧衍派

  7、[上聯]:殷商忠烈

  [下聯]:武王賜姓

  8、[上聯]:三忠世胄

  [下聯]:九牧家風

  9、[上聯]:忠正為道

  [下聯]:謙儉養德

  10、[上聯]:秉承九牧

  [下聯]:彰顯三忠

  11、[上聯]:雙木高擎

  [下聯]:萬世福廕

  12、[上聯]:三忠堂訓

  [下聯]:九牧遺風

  13、[上聯]:林氏風骨

  [下聯]:比干後裔

  14、[上聯]:三忠厚德

  [下聯]:九牧清風

  15、[上聯]:丹心一顆

  [下聯]:仁德萬世

  16、[上聯]:九牧世澤

  [下聯]:三忠承德

  17、[上聯]:著績有三

  [下聯]:功德存忠

  18、[上聯]:三忠樹德

  [下聯]:九牧流芳

  19、[上聯]:溢彩三忠

  [下聯]:流芳九牧

  20、[上聯]:名望千秋

  [下聯]:功德萬古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 篇4

  上聯:長綿世澤

  下聯:丕振家聲

  上聯:衣冠百世

  下聯:俎豆千秋

  上聯:春秋匪懈

  下聯:繼序不忘

  上聯:昭假烈祖

  下聯:佑啟後人

  上聯:繩其祖武

  下聯:貽厥孫謀

  上聯:慎終追遠

  下聯:積厚流光

  上聯:千枝歸一本

  下聯:萬派總同源

  上聯:世代源流遠

  下聯:孫枝奕祀長

  上聯:禮樂家聲遠

  下聯:詩書世澤長

  上聯:典祀千年重

  下聯:綿延百世昌

  上聯:春秋享祀來格

  下聯:祖宗明命如聞

  上聯:昭穆明其禮教

  下聯:俎豆薦以馨香

  上聯:祖靈穆平不遠

  下聯:舊德煥若其新

  上聯:祖宗憑依在德

  下聯:子孫對越惟誠

  上聯:丁蘭刻木思親孝

  下聯:孟母斷機教子賢

  上聯:千百年祖宗如在

  下聯:億萬世子孫同薦

  上聯:不忘孝友為家政

  下聯:還冀詩書著祖鞭

  上聯:以燕以翼宏堂構

  下聯:孔惠孔時潔蒸嘗

  上聯:水源木本承先澤

  下聯:春露秋霜展孝思

  上聯:百代孝慈山仰泰

  下聯:萬年支派水流東

  上聯:祖德流芳思木本

  下聯:宗功浩大想水源

  上聯:樹發千枝根共本

  下聯:江水源同流萬派

  上聯:祖德振千秋大業

  下聯:宗功啟百代文明

  上聯:敬恭明袖則篤其慶

  下聯:昭穆列祖載錫之光

  上聯:休言別族與宗族

  下聯:但道吾翁和若翁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 篇5

  1、富貴貴在創業,幸福福於勞動。

  2、禮以待人恭以致昌,優然見位愾然聞聲。

  3、澤及後裔典萬古,姻怡鄉黨俎千秋。

  4、敬恭誠則篤其慶,昭格明戴賜之光。

  5、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陰陽障一方。

  6、萬葉薦餘慶,千齡光本支。

  7、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德行。

  8、子孫亦以為序,昭穆不失其倫。

  9、本支百世不易,蒸嘗萬古如斯。

  10、乃聖乃神監有赫,維宗維袒啟無疆。

  11、孰事有恪,明德維馨。

  12、百年樹德,奕代流芳。

  13、恭敬節讓明禮,語默動靜其誠。

  14、一脈源流先世澤,滿堂醞釀太和春。

  15、福星高照棟宇,禮樂幸來紫閣。

  16、聰聽祖考之懿德,思貽父母以令名。

  17、繩其祖武,佑我後人。

  18、衣冠陳俎豆,禮樂薦馨香。

  19、蒸嘗勿替,祀事孔明。

  20、祖則無私無為善長,宗能秉公師作明神。

  21、祖功宗德流芳遠,子孝孫賢世澤長。

  22、昭假烈祖,佑啟後人。

  23、春秋匪懈,繼序不忘。

  24、惟籍葵忱修俎豆,敢憑明德薦馨香。

  25、必有豐年人耕禹甸,貽爾多福家戴堯天。

  26、宗功丕著鍾麟趾,祖澤長綿起鳳毛。

  27、奉先思孝,敦族言歡。

  28、雨順風調四時無害,民安物阜一視同仁。

  29、心誠則靈,意虔便安。

  30、是訓是行贊乃祖武,有典有則貽劂孫謀。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 篇6

  上聯:餘地有亨泰

  下聯:慶盛多吉祥

  上聯:繩其祖武

  下聯:佑我後人

  上聯:聰聽祖考之懿德

  下聯:思貽父母以令名

  上聯:是訓是行贊乃祖武

  下聯:有典有則貽劂孫謀

  上聯:德葉南離飲食烹調有賴

  下聯:廚稱東道善惡彰昭無私

  上聯:元吉光耀在上

  下聯:福祿繁榮來成

  上聯:宗祠對名山左青龍右白虎祥瑞上騰萬丈焰

  下聯:門前環古水襟東江袖西洲彩練直湧百川雄

  上聯:樹發千枝根共本

  下聯:江水源同流萬派

  上聯:春秋匪懈

  下聯:繼序不忘

  上聯:孰事有恪

  下聯:明德維馨

  上聯:奉先思孝

  下聯:敦族言歡

  上聯:靈通本乎聰明山川並壽

  下聯:顯應由於正直人物增輝

  上聯:祖遺世澤長新禮樂詩書先哲燕冀鬚髮揚光大

  下聯:宗留家聲勿替衣冠文物後裔蟬聯要繼往開來

  上聯:百族重四民士農工商各歸本業

  下聯:兩房源一脈伯叔兄弟須念同胞

  上聯: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麥

  下聯:興隆四序德遍動植飛潛

  上聯:一脈源流先世澤

  下聯:滿堂醞釀太和春

  上聯:何須溯趙錢孫李周非一脈正宗

  下聯:實只求工農商學兵能五體同心

  上聯:雨順風調四時無害

  下聯:民安物阜一視同仁

  上聯:禮以待人恭以致昌

  下聯:優然見位愾然聞聲

  上聯:富貴貴在創業

  下聯:愉悅福於勞動

  上聯:人至上聖賢書可耕可讀

  下聯:德為繩祖宗恩當報當酬

  上聯:土能生萬物

  下聯:地可發千祥

  上聯:福星高照棟宇

  下聯:禮樂幸來紫閣

  上聯:本支百世不易

  下聯:蒸嘗萬古如斯

  上聯:百年樹德(.)

  下聯:奕代流芳

  上聯:土產無價寶

  下聯:地生有道才

  上聯:乃聖乃神監有赫

  下聯:維宗維袒啟無疆

  上聯:祖功宗德流芳遠

  下聯:子孝孫賢世澤長

  重修祠堂大門對聯 篇7

  【橫批】

  上聯:祖德流芳思木本

  下聯:宗功浩大想水源

  【橫批】

  上聯:敬恭明袖則篤其慶

  下聯:昭穆列祖載錫之光

  【橫批】

  上聯:壯士奮揮錐,報韓已落秦皇膽。

  下聯:大王煩借箸,興漢終函項羽頭。

  【橫批】

  上聯:風奧境,紫氣氤氳,李氏宗族枝葉茂

  下聯:龍脈地,祥雲繚繞,唐家後人樹根深

  【橫批】

  上聯:江夏黃童,天下無雙,公樹勳庸垂漢史;

  下聯:瓊南孫枝,海外生聚,世傳孝友振家聲。

  【橫批:趙氏宗祠】

  上聯:以忠孝仁恕傳家,無大盛亦無大衰,先世之貽謀遠矣。

  下聯:於困苦艱難行善,有厚德必有厚福,後人之繼述勉旃。

  【橫批】

  上聯:渤海延陵分兩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讓傳家,實二千餘年來共稱鼻祖;

  下聯:閩派瓊支聚一堂,歡聯異域,最喜四方觀禮,在數萬幾里外大振家風。

  【橫批:張氏宗祠】

  上聯:揮公肇始,弓長為張,一姓五千年,相王扶政,輔國安邦,仰吾先賢垂青史;

  下聯:道清發眷,人言立信,百世萬代基,修身齊家,經商富民,看我後輩著華章。

  【橫批:名門望族】

  上聯:得姓自軒轅,大儒一人,銘垂二篇,輔漢三傑,功高四相,將封五虎,博物六史,貂蝶七葉,原是清河流脈;

  下聯:揚名昭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戎十策,書忍百字,金鑑千秋,青錢萬選,道德億尊,依然文獻宗風。

  家族祠堂對聯:

  還冀詩書著祖鞭。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以燕以翼宏堂構;

  先代貽謀由德澤;孝友傳家繩祖武;

  萬年支派水流東。孔惠孔時潔蒸嘗。

  後人繼世翼孫謀。詩書禮樂盡修齊。

  孝孫弟恭皆學問;金鼎焚香香結綵;

  春露秋霜崇祀典;秋霜春露懷先澤;

  先祖是皇禮莫愆。銀臺秉燭燭生花。

  父慈子孝篤倫常。霞蔚雲蒸啟後人。

  儼若思孝孫在慶;祖功宗德流芳遠;

  祖澤百年惟禮樂;祖硯父田垂燕翼;

  祭如在明德惟馨。子孝孫賢世澤長。

  家風十世有箕裘。階蘭庭桂肇鴻圖。

  神至尊一誠可格;致孝思高曾以上;

  祖德流芳思木本;樹發千枝根共本;

  祖德振千秋大業;宗功浩大想水源。

  江水源同流萬派。宗功啟百代文明。

  本支百世不易;禮樂繩其祖武;

  名垂天地不朽;聽聰祖考遺訓;

  春秋享祀來格;烝嘗萬古如斯。

  詩書貽厥孫謀。神與日月同明。

  思貽父母令名。祖宗明命如聞。

  昭穆明其禮教;祖靈穆乎不遠;

  祖宗憑依在德;恭敬節讓明禮;

  子孫亦以為序;俎豆薦以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