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杜甫他的那首詩作文
一
茵茵綠草邊,一串暖色的陽光灑下,與境相融的是一座矮小的小茅屋,半敞的窗戶,隱隱飄出一股淡淡的茶香,縈繞於空間。
房中,比室外要黑,可能是屋頂的.茅草稀疏的緣故,有不少光斑跌入杯中。杜甫端起一杯茶水,露出皓齒對桌邊的白衣少年朗朗一笑,眉宇之間夾雜著一股憂鬱之氣。
“謝謝,‘安史之亂’改變了我,而你也改變了我顛沛流離。”
“呵。”一襲白衣,輕輕嗺了一口清茶。
幾片淡綠的茶葉在杯中悄悄浮動著……
向桌南而望,牆南一書桌,書桌旁一草床,牆上的白紙上是寫得灑脫不已的《登高》,盡顯年少之志。
春天,一切是那麼素雅,屋邊一叢不知名的小花依偎在下茅屋旁顯得頗有幾分可愛。
二
草屋內。
書桌旁,正埋頭看書論經的杜甫,緩緩抬過頭,窗外風力大作,風穿過茅草與茅草間的縫隙,把桌上的紙張吹伏在桌面打旋,北邊床邊的嬰兒已啼哭不止,黑漆漆的被子破洞有許多,把嬰兒的腳趾裸露了出來。
“哎。”杜甫轉身相南,走向自己苦命的孩子。
“快,快!”透過窗外一群衣衫不整的孩子正一人抱著一大堆茅草向竹林跑去,此時的杜甫望望頭頂的空洞,疾速向竹林跑去。一片片竹葉自眼前掃過,究竟是追不上了,杜甫半倚在竹樹旁,眉頭微皺,風吹得竹葉沙沙作響。
前方隱隱現出一個人影,是妻子回來了,手提一竹籃,竹籃蓋著一塊灰色的布,臉面無色的走來,那是一家三口的飯菜,自打工的飯館帶來。
“哎,算了,那些孩子太可憐,隨他們去吧。”杜甫悲嘆,挽起妻子向茅屋走去。
秋天,一切是那麼落寞,窗外漸黑的天,沒有停止的風,把小茅屋顯得那麼渺小,那麼搖搖欲墜。
三
飯桌旁。
一碟清湯,乾硬的饅頭夾著青菜。妻子給孩子喂稀的小米粥,桌上半燃的蠟燭被外界的風吹得左右不定,忽明忽暗。
夜間,勞累過後,三人相繼而睡。
“哎,著兩年,苦了你們了,如今,躺於著溼透之床,是何等地委屈你和孩兒。”窗外黯淡的雨下著,沒有月光,誰又能發現杜甫削瘦的側臉。
“沒事,只是苦了孩子。”床邊妻子輕描淡寫。
“哎,但願天下愛書之人,與吾等不同。”
“安史之亂’讓多少人受苦,此時卻要在此荒廢度日。”一行清淚落下,抱著孩子的手鬆了幾分。
“愛國,愛國,我如今這般落寞,將如何報之國家,愛書,愛文,愛學,誰又能讓天下窮苦讀書人過得好一些!”杜甫握拳“誰能?我連自己的妻兒都不能保溫保飢,我有何用?天下讀書人又會如何!”話中夾雜著萬分無奈與悲憤。
僵硬著起床,點燃燭火,臨桌揮筆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妻子給杜甫披上舊衣,孩童啼哭。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手凍死亦足!”停筆,妻子幾行淚灑落於紙上,杜甫起身面床落淚。
“哪裡有保暖之屋給天下寒士,我寧願死去,也會滿足!”
杜甫潸然不止。
清晨,風雨退去,天邊掛上一道彩虹,書桌上書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剛勁有力,灑脫不凡。
終伴著小茅屋永垂不朽。
杜甫之志。
永垂不朽。